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恐怖主义和包括“东突”势力在内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等“三股势力”是危害我国社会和谐、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坚持依法打击和防范是治本之策,但现行相关法律还存在着许多空白和不足之处,亟待完善。为此,建议国家积极与周边国家签订或完善打击防范“三股势力”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协定,充实协作机构;进一步完善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刑侦、安全、边检、金融等法律在打击和防范“三股势力”犯罪方面的具体规定;适时出台《反“三股势力”法》。  相似文献   

2.
郑国梁 《国防》2005,(8):25-26
1950年,借朝鲜战争爆发之机,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并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的谬论,台湾问题从此成为中美两国关系之间最大的争议问题。随着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签署,“台湾地位未定”论已经寿终正寝。然而,“台独”势力却想借尸还魂,不仅恶意攻击抗日战争结束前明确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文件《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说什么《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是“没有正式法律效力的战时宣传文件”,《开罗宣言》在“本质上是新闻稿”,“事实上连一张新闻稿都不如”,企图否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性质和法律…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德治”各有所长 ,但都有致命的缺陷。儒家认为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 ,强调道德教化调整社会关系以及官员以身作则的道德示范作用 ,确有可取之处 ;但过分夸大统治者人格的作用 ,淡化法律作用 ,将法律降低为推行“德治”的工具和附属地位 ,从而走向“人治”。法家“以法为本” ,“事断于法”“法不阿贵”“法与时转则治” ,强调法的重要性、公正性和发展性 ,但它否定德教作用 ,成为不折不扣的“法律万能论”。实际上 ,道德和法律是治国的两种基本手段 ,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二者并驾齐驱 ,并行不悖 ,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4.
“‘法律驿站’的律师真是帮了大忙了!”6月26日,在河南省商水县一处建筑工地上,军属赵宏伟在“法律驿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拿到了建筑企业老板拖欠的l万多元工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5.
王传友 《政工学刊》2004,(11):10-11
江泽民同志指出“从严治军,关键要从严治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从严治军的方针,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事实反复证明,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一身正气,说话就硬气,官兵才会服气,部队才有好风气。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坚持从严治军的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落实到持续发展的工作实践中,就是要带头尽好三个方面的责任。一、尽好法律之责,争当知法、守法、用法的“明白官”。依法办事,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原则的重要标志,是衡量领导干部称职与否的起码标准。(一)认真学法。“徒法而不以自行”、“知之深切,方能行之自觉”。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  相似文献   

6.
殷东海  王绍东 《国防》2007,(4):81-81
近日,北京市大兴区武装部、区双拥办和区司法局在驻区部队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这是大兴区组织的“法律服务进军营”系列活动的一项具体内容。为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提高法律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兴区武装部协调区双拥办和区司法局以“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法律援助热线”为依托,积极为驻区部队官兵及家属提供法律服务和维权咨询。  相似文献   

7.
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思想意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道德等多个领域。具体说来,可归纳为以下原因。(1)思想原因。包括封建特权思想,“官本位”、“权本位”思想,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2)社会原因。包括市场经济的负效益,不正之...  相似文献   

8.
在军事斗争中,我军应准确把握法律战的含义,使军事斗争与法律战有机结合。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法律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法律战只有与舆论战、心理战相结合,才能发挥出“三战”整体效益。军事优势是法律战获胜的前提和关键。武警部队应结合军事工作的基本特点,努力提高法律战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9.
早在1987年,国家教委就明确规定“法律基础”课为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将该课列入教学计划.有关大纲指出:“通过讲授法律基础知识,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严格履行公民义务,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该大纲列举的教学主要内容包括“法学的一般理论,资产阶级法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与其它上层建筑的关系,法的制定、实施和遵守,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继承法、婚姻法、诉讼法的基本内容等”.编制学时为36学时.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各高校都开始开设法律基础课.随着全国普法教育的展开,公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大学法律教育的目标也必然水涨船高.为此,国家教委在研究教学改革时又明确提出要加强高校法律课程.各高校开始新一轮教改研究,如何加强高校法律课已列入日程.  相似文献   

10.
因学校对学生及其家长施加种种压力而产生的学生“隐性流失”是“普九”中的普遍现象。“隐性流失”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 ,其实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律关系中义务人对权利人接受并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权利实施侵害甚至剥夺的结果 ,是对我国教育法律规范侵犯的结果。从违法行为人主观方面看 ,“隐性流失”包含的违法有两种 :一是主观故意的违法 ,二是主观过失的违法。确保学校和政府的“义务人”法律地位 ,应该成为控制“隐性流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阐释了“法律战”的概念,认为在21世纪冲突中,法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决定性要素,敌我双方都可以将法律作为进攻或者防御的武器。作者认为应该将法律“实战化”,指挥官要做好“战场法律准备”,包括教育训练部队、听取专家法律建议、提前与媒体建立联系,并争取敌对方民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论语》中的“知”是一种知识、才智、智慧,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它的内容广泛,可粗分为“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知”来源于“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孔子主张通过多见、多闻、多习、多行等方式“学而知之”。“知”是为了获取一种“智”的生命智慧,为了培养一种“仁智”双修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3.
司法三境界     
艺术境界与法律文化血脉相通。如果“境界”的“境”是阶梯、阶段的话,那么司法也有三个阶段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下称“三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与武力并驾齐驱的另一个战场,是战争是否正义、是否胜利的关键因素。我军提出的“三战”理论,是对现代战争形态变化及其特点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深入研究近几场高技术战争和世界新军事革命的丰硕成果,是对中国特色军事理论的开拓创新。“三战”互为联系、各有侧重“三战”是现代战争中交战双方在信息领域中进行的对抗,是信息化战争本质和特点的体现。“三战”以攻击和抗击为斗争形式,针对敌方军人、政府要员及民众的思想和心理,采取舆论造势、心理攻击、法律斗争等作战行动,与武力战互相配  相似文献   

15.
深化武警院校改革,聚焦“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必须构建武警法学学科体系。武警法学经历了孕育萌芽、研究探索、创立形成的发展阶段。构建武警法学学科体系,必须紧贴武警部队职能任务实际,发展武警法学的特色和优势,为部队培养“会指挥、懂法律的指挥警官和初级指挥人才”。  相似文献   

16.
各级领导机关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军理政的“指挥部”,必须牢固树立夯实强军之基首先要建设法治机关的思想,使脑中有法、遇事找法、决策依法成为党委工作的规矩、机关指导的习惯,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和保证。 一、必须着力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层次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所谓法治思维,其实质是按照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将法律规定、法律知识、法治理念付诸实施的认识过程。必须从增强法治素养入手,下力提高领导机关法治思维的能力层次。  相似文献   

17.
“德”与“得”音同形近,但字义相差甚大。“德”即道德、品行、素养、修养。人的品德至关重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今天,“德”的分量不可小视。“得”是获取、占有、达到之意。正当劳动所得,无可非议值得尊敬,可怕可憎的是非法所得。作为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自律之心,明白“德”与“得”的区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这样计算“德”与“得”这个人生道德能量的转换:“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报偿我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现  相似文献   

18.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与我们党的宗旨和价值追求永远水火不容、格格不入。“四风”蔓延,将割裂党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脐带”,最终会失去人心,带来“不测之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大扫除,顺乎党心民意,必将加固和畅通党与群众血脉相连的“脐带”。  相似文献   

19.
曹彦群 《政工学刊》2002,(11):40-40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迎来送往 ,礼尚往来 ,实属人之常情。然而 ,纵观近年来贪污受贿大案要案却并非如此。不少贪官污吏把别人给他们送钱、送物辩解为“人情往来” ,矢口否认受贿指控。在他们眼里 ,贿赂成了“人情”的“礼金” ,权钱成了“往来”的“交易” ,并以此作为其贪污受贿的理由。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人情往来”是我们的传统。但我国历来又有“人情大于王法”之说 ,法律之网的漏洞也是不少。其实 ,人情无处不在而又奥妙无穷。西晋哲学家欧阳建曾在《临终诗》里有“真伪因事显 ,人情难豫观”之说。可见 ,人情关系有…  相似文献   

20.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海城市西柳镇一个村的民兵排长,就是想用“金钩钓鱼”致富,才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枕上协议西柳镇素有“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之美称。这里比其它地方富得快。特别是有闻名全国的“西柳服装市场”。因此,幢幢小洋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可是,家住西柳大集附近的民兵排长刘小刚家中一贫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