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最近党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群众公认”作为选人用人的一项重要原则.“群众公认”是指人民群众对所选拔干部的反映、评价和认可程度.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就是要在选任干部中,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看法和反映,并把其作为考任干部的依据,保证选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那么,在实践中怎样把握和运用“群众公认”的原则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正确领会“群众公认”原则的实践意义首先,“群众公认”原则保持了与我党根本宗旨的一致性.我党是创建初始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井冈山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的“保家保田保饭碗”等,把我党的政治路线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人民群众看到党的干部是在带领他们向前走,就拥护.如今,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目标与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要求相一致,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并有政绩的人,人民群众才赞成,才“公认”.  相似文献   

2.
团结是“德”。评价一个干部的“德”,大体上包括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政治品质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政治品质的首要问题是政治立场问题,也是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问题。因此说,政治品质是干部“德”的核心,对“德”的其他两个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很显然,“德”这一整体是通过干部的职业活动反映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在革命战争年代 ,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鱼水相依”的关系。象“鱼儿离不开水”那样 ,党一刻也不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和保护。共产党员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 ,不惜流血牺牲 ,英勇奋斗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生活在群众之中 ,和群众同吃一锅饭 ,同睡一张炕 ,朝夕相处 ,心心相连。我们的人民群众在敌人的刀枪之下 ,宁死不屈 ,冒着生命危险来掩护共产党人 ,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千古佳话。鱼水相依 ,血肉联系 ,是战争年代对党和人民群众亲密关系的形象比喻。革命胜利之后 ,共产党掌握了全国的政权 ,成了执政党。这是一件大好事。我们党在执政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内容安排上 ,坚持“荣”和“辱”的统一 ,防止和克服“夜郎自大”或“自轻自贱”的偏向。从我国的历史发展看 ,有荣光 ,也有屈辱 ;从国情方面看 ,有优长 ,也有不足 ;从改革开放的历程看 ,有辉煌成就 ,也有困难挫折 ;从现实情况来看 ,积极的东西虽然是主流 ,但又确实存在着不少“阴暗面”。如果把这里的“荣光”、“优长”、“辉煌”、“成就”、“主流”等看做是“荣”的一面 ,那么“屈辱”、“不足”、“挫折”、“阴暗面”等则属于“辱”的范畴。有的单位爱国奉献教育的效果之所以一直不够明显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  相似文献   

5.
“三讲”教育给人一个深刻的启示就是: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人民利益,自觉坚持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原则上“讲政治”。江泽民主席说:“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自从她诞生至今,所做的一切艰苦奋斗和努力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所以,“讲政治”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维护和实现党领导的人民政权的巩固和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上“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始终坚持科学决策的人民性 ,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江泽民指出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 ,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我党 80年来的实践证明 ,凡是科学的有价值的决策 ,无不符合这一最高衡量标准和根本原则。  一、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和觉悟程度为决策的基本依据  党的 80年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了一条真理 :实现决策的人民性 ,必须遵循两条原则 ,即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和现实觉悟程度 ,否则 ,就会发生错误。首先 ,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全部工作的新要求。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体现党的先进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主席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目前,各级领导干部在本职岗位基本上把这一思想付诸于实践,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但也有个别领导...  相似文献   

9.
《兵录·论将》中说:“一己之见有限,众人之智无穷。”在这里,作者强调了一个脑袋总不如多个脑袋聪明的道理。应当说,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 古人在谈论智愚和决策问题时还时常讲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以及“众志成城,众智成谋”的道理,这也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总是受着他自身的种种局限性的限制。这样,为了避免片面性,提高自觉性;为了集思广益,将众人的智慧拿来充实自己,就要遇事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尽量减少主观武断,就不能搞“一言堂”,就不能个人说了算。 我党三大作风中,有一条叫做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毛泽东生前曾大力提倡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要求工作人员能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人民群众学习,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他提出的民主集中制,也是为  相似文献   

10.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实干是一种素质,这种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对上级的命令指示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能够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就是无论大事小事都毫无例外地认真对待和处理,件件有回音就是无论好办与难办都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并通过适当的方式给上级机关和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现在有些单位,是好办的有回音,难办的就没有:有的表态积极,行动消极,“回音”很好听,“着落”很少见;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下基层,或跑面,或蹲点,或全面检查,或专抓某事,只要时间许可,都应尽可能做好“四件事”:听听“数家珍”,帮帮“挠头事”,点点“当局迷”,谈谈“心里话”.这是联系群众、学习群众的重要渠道,是抓基层、抓落实工作的需要,也是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一、听听“数家珍”,才能向群众学习,全面了解基层每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光荣传统,在工作实践中都有一套自己的招法,即使一个后进单位,它工作中的某个方面也可能是颇有见地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下基层时,一定要抽出专门时间,十分重视地听听人家“数家珍”,让人家把自己最满意的工作、最受益的做法说出来,这对于基层的同志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鼓励;对领导和机关来说,这是了解基层情况,掌握部队动态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2.
一要当好维稳尖兵。安定有序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广大民兵作为人民群众的中坚力量,要认识到维护社会稳定不仅是自己应尽的历史责任和义务,更是民兵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积极发挥“兵、民”一体的组织优势、作为“民”,要注重触摸社会最深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八十年代有句很流行的话:“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这句话出自特定的战争场景,体现了广大官兵为祖国、人民甘于流汗、流血甚至牺牲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包含了官兵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喜悦之情.我们宣扬它,是因为它表现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宗旨.如果说,这次讲“吃亏”,还起到了积极作用的话,那么,在九十年代的今天,一些报纸、刊物上又常常有这样一句话,“当兵亏三年,不当兵亏一辈子”,它又表达了什么呢?有人解释说,“当兵可能少挣三年的钱,吃点亏,但军营锻炼却机会难得”,并以此“奉劝战友一句话:当兵要安心,一辈子不吃亏!”乍一看,这话和所作的解释,道理很实在,也很入时.但是当宣传媒介和思想工作以此教育、鼓动战士时,我们是否该想想它的思维的出发点、价值标准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负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党中央领导下,一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正在全党全国蓬勃展开。关于这次活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已得到广泛认同,其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必将贯穿中华民族奋力建构全面小康社会的全部进程。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当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思考,以期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最终目的。作为一名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参与者,  相似文献   

15.
一位领导干部谈起学习“三个代表”重思想的体会,说到,深刻领会和坚决贯彻泽民同志倡导的“执政为民”思想,要在作实践中正确处理“量力而行”与“尽力为”的辩证关系。听后很受启发。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是我们党组织义容辞的责任,也是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现。因此,我们的干部、特别是刚被提拔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动性强、热情高,这是可以理解的,也很得提倡。但是“热情高”是一回事,能不能得好又是另外一回事。实现这两者的完结合,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握“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关系问题。回顾或反思以我们工作中的某些失误,…  相似文献   

16.
有一首歌的歌词写得很好,著名女歌唱家张也小姐的歌喉也很甜美,唱红了大江南北。记得其中脸炙人口的两句:“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形象生动、淋漓尽致地把建国50年来的世事沧桑和翻天复地的深刻变化都唱出来了。一个“站起来”、一个“富起来”,引起人们对往事的多少感叹和对毛泽东、邓小平这两位共和国伟人的不尽怀念。“站起来”和“富起来”是辩证的统一。“站起来”是‘富起来’哟前提和条件,不站起来就永远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掠夺和奴役,那就根本不可能富起来。“富起来…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临出门前都要照一照穿衣镜,整理一下自己的仪容,希望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形象。这不仅是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用好“穿衣镜”不仅是为了注重自己的“仪容”,更重要的是要照一照自己“灵魂”,看一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和党的宗旨不相符合,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不相一致,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决策上来。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给“致富”专栏谈“扶贫”有点文不对题,不过,还是提一点建议。这是发自基层的心声,供编辑部和责任编辑参考。最近,中央领导纷纷就扶贫开发工作发表讲话并题词。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贵刊的《致富山海经》办得很有特色,在“村一级读者”中“点击率”颇高,大受基层民兵和群众欢迎。尽管最近还扩大了  相似文献   

19.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大凡画家都非常重视在画眼睛上下功夫.相传我国古代有位擅长画龙的画家,叫张僧繇.他画的龙神形兼备,主要是在画龙的眼睛方面练出了一手“绝活”,有“画龙不点睛,点睛飞去也”的说法.如同画画一样,进行思想教育也有一个点“睛”的问题,这就是要为每堂思想教育课设计一个好的题目,使之有个美丽的“眼睛”.有了这个美丽的“眼睛”,不仅在讲课前能引起教育对象急于听课的兴趣和愿望,而且教育结束后也能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甚至成为一个警句广为流传,从而大大强化了教育的效果.然而,据笔者调查了解,认为题目无关紧要,不重视画好教育点“睛”之笔的现象非常普遍.一是把教育题目与教育内容等同起来.如进行遵纪守法教育,讲课题目就是《要遵纪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系统和科学的理论,也是丰富和具体的社会实践。所以,经常听到一些同志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亲民、爱民、为民的理论,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理论。人们每每看到自己身边的变化,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环境变好了,人民群众的困难有人关心了,干部作风改进了,就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有更深切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