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近几年来,经过各级的共同努力,人武部的全面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最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人武部建设上,一些人武干部存在着“五轻五重”的错误思想认识,严重影响着人武部的全面建设和人武干部素质的提高,必须予以纠正。 一是重实际工作,轻理论学习。在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上,多数人武干部把实际工作摆在第一位,认为实际工作是“硬指标”,而理论学习只是“软指标”,往  相似文献   

2.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了加强县(市、区)人武部建设的指示,随后有一大批在野战部队工作的优秀干部被调整补充到县级人武部,而且今后野战部队的干部仍将成为县级人武干部的主要来源。这是人武干部工作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必将对新时期人武部建设产生重大影响。野战部队干部调整补充到人武部,疏通了人武干部进出交流渠道,增强了人武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怛是,野战部队和人武部的工作性质完全不同,人武部是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它的主要任务是征兵和从事民兵工作、开展国防教育、组织民兵参加“两个文明建设”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这就要求人武干部必须具备“一专多能”的本领,既要通军事  相似文献   

3.
邓华 《国防》2006,(7):66-66
人武部既是军队编制序列的一级军事指挥机关,又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是人民群众认识了解解放军的“窗口”和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桥梁”。人武部的职能、地位、作用和面临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人武干部必须强化“六个意识”。(一)强化军人意识。人武部虽然接受双重领导,担负双重工作任务,但它毕竟是军队编制内的一个团级军事机关,干部都是现役军人,特别是在没有其他驻军的地区,人武部的形象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军队形象,人武干部的形象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军人形象。因此,每一名人武干部都要有很强的军人意识,牢记我军的性质、宗…  相似文献   

4.
改归地方的县(市)人武部,军事机关的性质正在逐渐退化。表现在:人武干部的“军事意识”不断淡化;人武部与军事系统的联系松散;人武干部对军队情况的实际了解越来越少;对军事问题的关注程度降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讲,是人武干部的军事机关、军事人员意识淡化,认为“工作军事化,编制地方化”,“是穿军装的老百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武部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仅去年以来,就先后迎接了全军56位将军和200多名人武战线同行的参观指导。前来“取经”的同志常问我,你这个“武常委”有什么“高招”把人武部与地方党委的关系理得这样顺当?“高招”当然没有,体会倒有一点。  相似文献   

6.
在辽阳市弓长岭区人武部有一对好主官,部长左宝坤,英武彪悍,工作果敢干练,素质过硬,是有名的“军事通”;政委贺树林,气宇轩昂,透着自信刚强,精明于练,是个“老政工”。这一武一文,相得益彰,甩开膀子干工作,同心共谱兴武曲,人武工作是一年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孝义市人武部作为县、市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指挥部,能够连续13年被省政府和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武部”,实属不易。他们不愧是吕梁山上人武系统的一面旗帜。纵观他们前进发展的全过程,使人深受启迪的是党委“一班人”始终保持和发扬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断与时俱进,超越自我,把全部精力用在民兵预备役建设上,把工作标准定在打赢未来战争上。他们的实践证明。人武系统要真正做到“打得赢”、“不变质”,军分区、人武部党委必须立足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实际,立足人武干部的实际,抓好经常性的党员先进性教育。  相似文献   

8.
热血铸军魂     
郭青恩部长给人的印象是“精神”、“实在”。到山西省太谷县人武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勤奋扎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由民兵工作的“外行”逐渐成了一名武装工作的行家里手,两年中一次立功,两次受奖,并被北京军区评为“人武之星”。太谷县人武部的训练、整组、正规化建设等十几项工作也走在了全区前列,受到军分区、省军区乃至北京军区的表彰。  相似文献   

9.
人武部改建地方后,浙江省长兴县委、县政府当“开明婆婆”,让人武部充分行使自主权,有足够的精力抓好军事工作。为了防止有些部门随便到入武部拉“公差”,县委明确规定,人武部有自己的工作职责,要保证人武干部在职在位,各部、委、局、  相似文献   

10.
春节前夕,一包从北京《中国民兵》杂志社邮寄来的《雷锋在人武战线》的书籍.吸引住了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武部的全体干部,个个爱不释手地捧着它;发出赞叹不已的笑声。前几年,社会上出现一些“拜金主义”现象,雷锋精神一度在社会上不太盛行,新华书店也难以买到关于雷锋事迹的书籍,特别是有关雷锋在人武战线上的事迹的书籍更是没有。我们曾多处邮购有关民  相似文献   

11.
“到了人武部、别想再进步”,这是少数人武干部的片面认识。而实际上.对一些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人来说,到了人武部可能是军旅生涯的“最后一站”,但河南省开封县人武部党委“一班人”却把这“最后一站”当做人生的第二个起跑线,  相似文献   

12.
有的人认为,“在人武系统干,压力不大,工作轻松,比在作战部队舒服多了。”也有的人认为,“人武部的干部每年也就是征兵的那段时间忙点,平时闲得没什么事……”。 然而,当你深入到军分区的工作中去,当你和人武部的同志“亲密接触”一番,耳闻目睹的却截然不是那么回事,恰恰相反,我们却时常听到他们说:“难!”“忙!”“忧!” 这每一个字里都交织着矛盾和困难,这每一个字里又汇聚着人武系统干部的努力和艰辛。为此,济南军区政治部的李居清、吴四清、徐强同志通过专题调查有关人武干部,试图为排解“难、忙、忧”“把脉问诊”,期望能引起大家更多的关生。正如某军分区一位主要领导所说:“我们不怕当前武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可怕的是不敢正视和面对这些问题与矛盾。”我们期待并相信,有了大家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一些人武干部的“难、忙、忧”,将会逐步地远离我们。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云南鲁甸县人武部在人武专武干部中广泛开展了革命人生观教育,集中解决人武专武干部在热爱国防,献身武装,增强爱国奉献意识,抵制“酒绿灯红”影响等方面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一批“老武装”因年龄、职衔受限等原因陆续退出人武工作岗位,有一批野战部队及其它岗位上的干部已经并将继续调整充实到人武战线,整个人武干部队伍建设处于重大的转折时期,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人武部的全面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因此,必须全面加强人武干部的教育训练。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一方面,要引导大家充分认识人武部建设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  相似文献   

15.
当前,要建设高素质的人武干部队伍,必须从人武部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出发,帮助人武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高7种结合的能力。一是“上情”和“下情”相结合的能力。人武部既是地方部队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前沿阵地;既是做部队工作的,又是做地方工作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对上级的指示照搬照套是不行的;强调特殊性而影响落实上级的指示,  相似文献   

16.
位于嘉陵江畔的四川省武胜县,提起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陈彬,人武系统的干部职工无不称赞他是一位心系国防建设,为国防建设呕心沥血办好事、办实事的“武”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全县拥军爱民蔚然成风,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武胜县被四川省命名为“双拥”县,征兵工作连续3年受到省征兵办表彰,人武部被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武部。  相似文献   

17.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一些代表呼吁,建设新农村,务必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村民整体法律素质。笔者以为这一建议切中时弊,非常必要。如果说,提高农民整体法律素质是目标任务的话,方法途径则有很多。笔者认为,“有作为才有地位”的一些偏远地区人武系统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如主动取得司法、宣传部门支持,利用人武部“军人军属维权中心”,给每个基层武装部以及再往下的  相似文献   

18.
提起云南省开远市市长马汝祥,人们称他是“一位具有国防观念的好市长”,“武装工作的贴心人”。2000年3月,成都军区廖锡龙司令员到开远市人武部检查指导工作,看了人武部办公大楼,民兵武器仓库,民兵训练基地建设后,高兴地说:“开远市人武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西南战区人武系统一流水平,感谢市委、市政府对武装工作的大力支持。”马市长说:“关心武装工作是我们应该做的,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关心人武部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365天也许很短,而对于走马上任一年的宜春市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的杨晓宁却有着特殊的感受,这一年杨晓宁帮人武部办了许多实事,使该市人武部机关正规化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有8项工作14次受到总部、省、地表彰;人武部被江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武部。今年4月份,江西省军区又深入人武部进行思想作风整顿试点,总部、军区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并在全区人武系统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1、“一个合格的书记,首要的标准是武装工作需要你的时候,是不是出征挂帅了?”去年6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广汉市人武部在“三讲”教育中,紧密结合人武干部的思想实际,针对现实的思想问题,在理论学习中帮助大家寻找解决思想问题的“钥匙”,使干部职工进一步振奋了革命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武装部的建设,受到上级好评。 学好“五种革命精神”理论,帮助大家解决“到了人武部,别想再进步”的问题,争当创业人。广汉市人武部在“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