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县、市人武部移交地方后,如何继续提高人武干部的军事素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人武战线所关注的问题。人武干部的素质与未来战争及四化建设的需要,客观上存在着“先天不足”的差距。人武部移交前,绝大部分干部未进过院校,缺  相似文献   

2.
倡议书     
全国广大人武干部战友们: 在县(市)人武部即将改归地方建制的时候,我们应《中国民兵》杂志编辑部之邀,来京参加部分县(市)先进人武干部代表座谈会。会议中,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文件,讨论了如何搞好人武部移交以及移交后怎样进一步做好武装工作的问题。会议期间,受到中央军委领导同志的亲切会见,聆听了总部领导同志的批示。这使我们深  相似文献   

3.
呼声与回声     
编辑同志: 人武部移交地方后,总参、总政及劳动人事部就人武干部工资待遇问题专门发出(1986)102号文件,文件规定原正团级部长、政委继续留任的要“保留原级待遇”。但我们地区9县1市移交地方的正团职9人其工资标准一律按公安干警副处4级对待(月工资137元)。地方组织部门的理由是:  相似文献   

4.
呼声与回声     
应尽快理顺人武干部服装发放渠道编辑同志: 自1986年人武部移交地方以来,我们人武干部的服装发放渠道一直不畅。至今不少单位只发过一套夏常服,使人武部平时很难统一着装,直接影响人武部的正规化建  相似文献   

5.
人武部移交地方以来,我们在现行体制下设法疏通人武干部进出渠道,5年中,共调整7名县人武部领导干部,提拔235名人武、专武干部担任了乡局领导,有效地调动了人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人武部移交初,我们就依据新情况,提出并实行了“六个同步”。即:地、县组织部门考核干部,同时考核人武干部;调整配备干部,同时考虑人武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部分人武干部来信、来电话,咨询人武部干部转业(复员、自主择业)费的计算问题。本刊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军区联勤部财务部工薪处的蔡志国、杨超两位同志。 问:人武部干部在1986年—1996年人武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期间,从地方单位  相似文献   

7.
在县(市)人武部移交的前夕,本刊记者就广大人武干部关心的问题走访了军委总部有关部门,请他们就如下一些问题作了解答:问:关于县(市)人武部门改归地方建制有些什么政策规定?答:这些政策规定已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文件,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布  相似文献   

8.
中央军委已决定:县(市)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目前,移交活动正积极准备中。对于我们具有光荣传统的广大人武干部来说,怎样才能经受住这个转折关头的考验?这确实是值得深思和认真对待的。在我的案头上有两份  相似文献   

9.
以前人武部参谋干事的调职有部队管,移交地方后,这些干部的调职怎么办?河南遂平县委为适应这一新的情况,参照部队机关干部晋职条件,提升了两名科员级干部为剐科级参谋干事。人武部移交地方后,这个县的某些人武干部曾一度认为:人到家门口,提升没盼头,干好干坏差不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人武部移交地方后,人武干部一度出现死水一潭的状况,近年来开始缓解,一些地方的人武干部已开始流动。但从一些单位的做法来看,人武干部流动又过份强调年龄,规定县市人武部部领导不得超过50周岁,科级干部不得超过45周岁,一般干部不得超过40周岁。这种搞硬性交流的规定和做法,我认为同样不利于加强后备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云南大理军分区先后派出4个工作组,到全区12县、市人武部,对人武部党委班子建设情况和149名人武干部进行了全面考察。针对人武部移交地方后存在地方化倾向突出,军人和军事机关意识淡化的问题,在全区人  相似文献   

12.
近段时间,本刊陆续收到专武干部来信,询问在县(市)人武部移交地方后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关事宜。为此,记者走访了全国县(市)人武部交接办公室,请他们作了解答。问:县(市)人武部移交地方后,专武干  相似文献   

13.
县级人武部改为地方建制后,如何调动人武干部的积极性?青海省海西军分区采取具体措施,做到“培养、提拔、使用、调整”相结合,走活了人武干部这盘棋。一是广开培养渠道。自人武部移交以来,军分区自办或联办经济管理、农牧科学、人武业务等各种培训班8期,将全区人武干部普遍轮训了一次。对于有发展前途的干  相似文献   

14.
县(市、区)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处于军队与地方的“接合部”,军队的干部进不去,地方的干部干不了,使人武干部队伍进出两难,因此,搞好人武干部队伍的调整交流,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县(市)人武部交接工作中,不少单位和个人给本刊来信,提出移交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希望给予答复。为此,记者走访了全国县(市)人武邮交接工作办公室。问:对于人武部缺编的部长、政治委员如何配备和移交?答:人武部的干部继续由军队配备后移交。凡1986年3月3日以前任命的部长、政治委员,均按正团职移交。在此之后,部长、政委除平职调动的,按正团职移交外,新任命的部长、政治委员一律按副团职配  相似文献   

16.
在县(市)人武部移交工作即将全面展开的时候,不少人武干部给本刊来信,提出移交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希望给予解答。为此,记者走访了军委总部有关部门。问:移交中如何配备好人武部的人员? 答:要按人武部新的编制表配备好人员,不得超配。干部的调整,先在省军区内进行,仍配不齐的,可从部队选调一部分当地籍干部到人武部工作。超编的干部,由军队安排其他工作或作转业安置,安置前的管理和供应工作,由所在的军分区(警备区)负责。人武部的职工,要按编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军区发动县(市、区)人武部积极支援地方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去年组织人武干部近千人深入农村,培训专武干部教员4000多人,配合地方党组织  相似文献   

18.
人武部改建后,军分区干部由于进出困难已面临着“三多”:资历深的多,职务高的多,本地籍的多,“上不了、下不去、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日趋突出。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科学合理的流动,才能用好用活干部,保证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疏通军分区干部合理流动的渠道呢? 一是疏通与人武系统交流的渠道。县(市)人武部移交给地方后,从编制上切断了与军队交流干  相似文献   

19.
人武部移交以后,应该说广大人武干部工作热情是很高的。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领导体制没有理顺,干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与一些部门的关系没有疏通,使得人武部门许多事情难办。这个问题如果不因势利导加以解决,武装工作要开创新局面是很难的。县级人武部移交后,由于从军队序列变为地方序列,领导关系出现了“断层”,许多问题很难解决。  相似文献   

20.
基层之声     
编辑同志: 县(市、区)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干部就医由原来地方财政拨给经费就近就医改为军队医院定点医治。但人武部分散于各县(市、区),大多远离定点医院几百上千公里,人武干部看病就医实难方便兑现。若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