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唐朝诗人杜甫在四川奉节观看了诸葛亮当年训练部队的八阵图遗迹后,为抒发缅怀之情所作的《八阵图》诗中的警句。提起八阵图,很容易使人想到《三国演义》中的神秘描写,如陆逊被困阵中,赖黄承彦指引才得以脱险;诸葛亮以八卦阵挫败司马懿等等。很显然,那是罗贯中对诸葛亮八阵图的艺术夸张,并非史实。那么,八阵图究竟是怎样的?阵,就是战斗队形,图,就是法度①,阵图则是阵法。古代军队临战之前,必然要根据自身的兵力、战场的地形和敌军的情况来部署军队、确定队形。这就是《司马法·定爵》所说的:“…  相似文献   

2.
钟少异 《军事历史》2016,(4):32-33,74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诸葛亮《八阵图》是三国军事史中的一个公案。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实战阵法与阵法理论之间的悖反现象来审视《八阵图》研究,并从可靠的基本史料入手来认识诸葛亮《八阵图》。  相似文献   

3.
<正>诸葛亮所作八阵图,历来为兵家所重,然其形象在唐代经过道家改造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界对诸葛亮八阵法之研究,历来已久,成果颇丰。如邱剑敏《诸葛亮八阵图的作战布阵原则》[1]、李伯勋《古代八阵渊流及诸葛亮八阵考略》[2]、钟少异《试论诸葛亮〈八阵图〉》[3]、谭良啸《试论诸葛亮的八阵图》[4]、余大吉《诸葛亮八阵图及阵法试探》[5]。在诸多成果之中,研究者已经提到了唐代道家对诸葛亮八阵法的改造,并将后世八阵法复原引向歧路,但是对于诸葛亮八阵法在唐代发生变化的具体内容和产生的影响则鲜有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根据对传统文献的梳理考证,  相似文献   

4.
阵与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伴随军事技术的进步、战争形态的更替、战争指导者指挥素质的提高而不断演进。诸葛亮推陈出新,在古八阵的基础上创新而成八阵图,指导了当时蜀伐魏的作战行动。本文立足军事学术视角,从战略指导、兵种协同作战、兵器配置、奇正作战四个方面探讨八阵图作战布阵的基本原则,以期进一步深化八阵图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5.
东汉末年,战乱纷纷,军阀割据,群雄四起。力单势孤、寄人篱下的刘备,在屡遭挫折后,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之大计。诸葛亮深为其谦恭诚恳的态度所感动,便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套谋求天下统一的战略对策。他说:“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相似文献   

6.
(三) 作者研究古代兵书,应该尽可能弄清楚兵书作者所处的时代、主要经历和政治倾向,这对于深入理解兵书的思想是有裨益的。今天存世兵书的署名,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署真实名姓。如《孙子》署孙武撰;《守城录》4卷,署宋陈规撰;《历代兵志》8卷,署宋陈傅良撰;《惧谋录》4卷,署清顾炎武撰。在兵书中,这种署名的居多数。署别名、化名。如明代兵书《投笔肤谈》,本为何守法所撰,书上却署西湖逸士;清代兵书《洴澼百企方》,是吴宫桂所撰,却署惠麓酒民。依托古人。如《六韬》,署姜太公;《火龙经》,署汉丞相诸葛亮;更有署黄帝、风后、玄  相似文献   

7.
军事百科     
八卦堡“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诸葛亮的八卦阵,以其变化无穷而闻名。闽南漳浦县深土乡东平村,有一座别出心裁的民宅古建筑,由四圈民房环拱而成,首尾相应,门路畅通,环环相扣,错落有序。登高俯视,整个布局犹似奇妙的八卦图形,所以人们称之为“八卦堡”。据当地人介绍,这是为防匪防兽而修建的。此堡地处灶山腰一个山谷小盆地上,初建于清代中期。灶山,位于漳浦县城东30公里,主  相似文献   

8.
许富宏 《军事历史》2022,(6):106-113
中国古代兵学史上的八阵,分属两个系统,一个是“孙膑八阵”,另一个是“风后八阵”。李筌《太白阴经》中以“天、地、风、云、飞龙、鸟翔、虎翼、蛇蟠”为“八阵”,主要是营垒的阵形,功能主要是用来防御,而不是作战。李筌“八阵”在来源上当承继《握奇经》,属于“风后八阵”系统,是“风后八阵”在唐代的发展。李筌用后天八卦来给“八阵”重新安排了位置,将八阵与八卦对应起来,用八卦的理论来解释八阵,意图使八阵理论系统化、理论化,却进一步将八阵神秘化,又因脱离作战实际,最终被人们所抛弃。  相似文献   

9.
在咱中国,“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大概是妇孺皆知。那位马谡本是诸葛亮很器重的将领,“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就是用了他献的“攻心计”。然而,在街亭之战中,马谡违背了诸葛亮要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的嘱咐,麻痹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妇孺皆知。在人们的印象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治军严明、不徇私情的楷模,而马谡却成了志大才疏的无能之辈。孔明在京剧《空城计》中还唱道:“错用了小马谡无用之人。”实际上,这句话只对了一半,“错用”是肯定的,说马谡“无用”,却有点委屈了马谡。马谡并非庸才,据史书记载,他“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得加升”。建兴三年诸葛亮出川,创下七擒七纵孟获的奇迹,就是采用了马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计策。如果马谡真的是毫无才干,诸葛亮也决不会把镇守街亭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差使交给他。…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东汉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县南)人,我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诸葛亮在二十八年治军和用兵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为丰富和发展我国古代的军事哲学思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拟就其朴素军事真理观作一初步的探讨。一、以“察情”、“视听”、“纳言”、“察疑”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军事真理发现观军事真理发现现是诸葛亮朴素军事真理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诸葛亮的军事真理发现现围绕“察情”、“视听”、“纳言”、“察疑”四个方面展开。1、以“察情”作为把握和发现军事…  相似文献   

12.
诸葛亮成才的主观因素有五点,即远大的志向,深厚的积累,正确的选择,完全的投入,不懈的努力。五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聚合效应”,促使了诸葛亮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杜洁 《环球军事》2011,(14):62-63
“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二计,属于第六套“败战计”之一。最著名的战例就是《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所设的“空城计”,骗走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民间流行着大量的谚语和歇后语都是赞颂诸葛亮及“空城计”的:“没有空城计,退不了司马懿”;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妇孺皆知。在人们的印象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治军严明、不徇私情的楷模,而马谡却成了志大才疏的无能之辈。孔明在京剧《空城计》中还唱道:“错用了小马谡无用之人。”实际上,这句话只对了一半,“错用”是肯定的,说马谡:“无用”,却?..  相似文献   

15.
旅游观古今     
累祖———旅游之神  古代外出旅游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山川阻隔,疫病流行,旅行不但艰苦,而且是危险的。所以,古人远行之前,在做好各种物资准备之后,要认认真真做一番祭祀,祈求神灵保佑。祭祀的仪式是在路旁封土为山形,摆放好酒肉、捆扎成束的鲜花香草以及松柏枝,行人虔诚地向行旅之神祈祷保佑一路平安。古人供奉的旅行之神有两位,一位是共工的儿子名叫,他喜欢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览,故祀以为祖神”。另一位是黄帝的儿子名叫累祖,传说“累祖好游,远死于道,后人以为行神,故出行必祭之”。也许因为累祖是黄帝儿子的缘故吧,秦汉…  相似文献   

16.
近日重读《三国志》,读到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节,笔者在为马谡因痛失街亭危及蜀军全局,而被军法处置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想到了毛泽东对此事的点评,他认为街亭之败,大将固然有失守之罪,但诸葛亮是要负用人失误之责的。此言诚然,考察马谡的历史不难看出,他一直是诸葛亮身边一个足智多谋的参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宛如镶嵌在滔滔汉水上的一颗明珠。这里得大独厚的青山秀水和风起云涌的历史波澜,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韬武略的历史名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曾在这里“躬耕”10年,故有诸葛亮“第二故乡”之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相似文献   

18.
在罗贯中本《三国演义》中,“空城计”因诸葛亮而闻名,但据裴松之所注陈寿《三国志》及有关资料考证,三国时虽出现多次“空城计”,诸葛亮却并没有设过“空城计”。然而,历史上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空城计”,并在以后不绝于史,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据《三国志》记载 :魏蜀街亭之战中 ,诸葛亮选用马谡为统帅 ,结果蜀军一败涂地 ,丢失街亭。按说马谡是在置诸葛亮的一再叮咛于不顾的情况下把街亭失掉的。诸葛亮大可以把一切责任推在马谡身上 ,自己落个“一贯正确”。但是诸葛亮并没有这样做 ,而是上书检讨自己在用人上的失误 :“至有街亭违令之阙 ,箕谷不戎之失 ,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请自贬三等 ,以督厥咎”。遂由丞相降为古将军。在此 ,笔者联想到现在我们有些领导干部 ,讲成绩有板有眼 ,讲问题羞羞答答 ,个人或单位出了点问题 ,捂着盖着 ,遮着掩着 ,生怕别人知道 ,结果越捂问题越多 ,…  相似文献   

20.
陕西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本由徐向前元帅题签的新书:《诸葛亮〈将苑〉注释》,这本书的出版,为继承我国古代军事遗产作了一件大好事。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在天下大乱的东汉末期,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并且“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