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伟 《国防》2016,(3):87-87
曾经,军人的一身戎装是多么让人羡慕与崇拜,军人的地位是那么崇高而又神圣。然几何时,我们的网络空间开始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些所谓的“公知”“大V”举着“正义”旗号、打着“文明”幌子混淆视听,虚无我军的历史、子弟兵的价值,动摇广大人民的信仰。大众被谣言所困惑,军人的身影不再高大,军人则有口难辩……人们不禁唏嘘:我们的军人怎么了?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无怪乎不少军人自嘲:现在的我们是“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2.
尹松 《政工学刊》2002,(7):40-40
近 日 ,笔者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件常见的“怪事” :一位身着便衣的青年“军人” ,未带军人身份证 ,却执意要享受“军人免票”待遇 ,其理由是自己还穿着军裤、军鞋 ,还有同行战友的“支持” ,其态度更是强词夺理、盛气凌人。不难发现 ,类似上述军人惯以“军人特殊”的身份在社会上“横行一世”的怪现象屡见不鲜。如有的军车司机在道路上开“霸王车” ,通过市区随意“闯红灯” ,甚至有乘火车逃票、打的拒绝付款的现象发生。至于那些打着“军人特殊”的旗号 ,到处寻求“优先”、“优惠”、“免费”待遇的事就不足为奇了。他们认为 ,平日训练辛苦 …  相似文献   

3.
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在江苏省丰县,提起“马大哥”,那可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号。“马大哥”既非政府官员也非名人富商,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不过,他的事迹却一点不普通。“马大哥”20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坚持为部队和军人服务,为军人军属及优抚对象排忧解难,他的事迹像一朵朵温暖的花盛开在丰县每个军人军属的心里。  相似文献   

4.
“预备役军人号”机动汽车连,是哈尔滨陆军预备役防化团按照哈尔滨警备区大力加强“两应”能力建设要求,于2001年8月1日精心打造的知名品牌,由编兵单位天鹅公司60辆出租车组成的“预备役军人号”机动汽车连。  相似文献   

5.
蒋勇 《政工学刊》2010,(4):46-48
“不抛弃、不放弃”、“一根筋”、“认死理”等许三多式的军人,在基层部队大有人在。他们以忠诚、耿直、倔强、坚韧不拔的方式,默默履行着军人职责,感动了人们,步入了辉煌。在武警武汉指挥学院,就聚集着这样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兵王”——  相似文献   

6.
“各位乘客,你们好!欢迎乘坐‘预备役文明号’……”在具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北国名城哈尔滨市,一辆辆车身贴有“Y”字标志的“预备役文明号”公交车成为都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而身穿军中迷彩,左臂上佩戴预备役军人标志的女司乘人员,则以一流的文明优质服务,在乘客面前树立起了预备役军人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7.
李鹏 《政工学刊》2008,(1):50-51
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军人要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这是党和人民对军队提出的道德要求。军队“走前列”、“做模范”,既要从弘扬时代精神中求得突破,又要从传承民族文化中吸收营养,既要将先进的时代文化融入军人道德实践之中,又要吸收传统“耻感文化”在道德教化上的精髓,使高尚道德元素深入军人精神,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军人意识中的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8.
加强军人道德建设,既要从弘扬时代精神中求得突破,又要从传承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传统“耻感文化”在道德教化上的正向功能对于加强军人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军人确立正确的道德取向,有助于军人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有助于军人培养可贵的道德情操,有助于军人强化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9.
后勤专业技术院校增强“军味”的问题,实质就是后勤专业技术院校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如何确实做到姓“军”的问题。“军味”本身是一个综合概念。我们认为:对单个军人而言,“军味”指的是作为军人应具备的特殊气质,它既包括一名军人良好的军姿、严整的军容、强健的体魄,同时还包括军人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高度的组  相似文献   

10.
军人品德结构“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是对军人品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及其联系的归纳和抽象 ,它是一个由军人政治品质、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构成的有机系统。这里所说的品德 ,不仅指我们通常讲的道德品质 ,而是一个大“德”的概念 ,是军人思想品质的综合体现。我党我军历来重视军人品德的教育和培养 ,始终坚持把品德标准作为合格军人的首要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江主席对军人品德的培育提出全面过硬的要求 ,即要做到 :政治坚定、道德纯洁、心理健康。这就为军人品德结构“三要素”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根本的理论依据 ,也赋予了重要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11.
吴剑峰  彭鹏 《政工学刊》2005,(12):48-49
军人“攀比失衡”心理是指官兵在军地情况的盲目攀比中引起的心理倾斜。“攀比失衡”心理“临床”表现1.职业攀比的自卑感。有的把50年代至70年代人们对军人职业的评价作为“参照系”,感到军人现在已经不再是人们所羡慕和尊重的职业了,不再是百姓心目中“最可爱的人”了;有的官兵则拿军人职业同社会上其他职业比较,感到军人没有搞技术吃香,不及经商实惠,赶不上企业家气派,就连许多地方女青年找对象也不愿意找部队的,内心充满自卑感。2.待遇攀比的吃亏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条件的需求也逐渐增大,一些同志就会在物质待遇方面进行军地…  相似文献   

12.
军人作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平时遇到影响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比如违反社会公德的不文明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等,需要依法、稳妥地予以制止。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甚至行为本身可能违反法律规定。如果路见“不平”,军人应该如何“出手”?一、军人可能遇到的“不平”事有哪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不平”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违反了道德规范,主要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一种是违反了法律规范,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3.
陈国庆 《国防》2006,(4):22-22
浙江省东阳市维护国防利益法律援助站自成立以来,依法加大对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保护,深入开展“送法下乡”和“送法入户”活动,为军人军属、转业干部、退伍军人、烈军属等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800余份,接待来电来访300余  相似文献   

14.
自1955年建立薪金制以来,我军薪酬福利制度表现为“基本保障型”、“忍耐型”、“补偿型”等阶段性特征,目前正进入“发展型”薪酬福利制度建设新阶段。推进“发展型”薪酬福利制度建设,应优化军人薪酬福利在不同时点的分布比例,增强全寿命薪酬福利总量的发展效应;应丰富“发展型”津贴补贴种类,增强薪酬福利开支的学习激励功能;应完善军人职业生涯规划和金融支持计划,提高军人和家庭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从入伍到下连,是新兵接受入伍教育,完成由普通百姓到合格军人转变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新兵遇到困难较多、情绪波动较大、思想问题较多的时期。因此,带新兵骨干必须积极引导和帮助新兵迈好军营第一步,使他们顺利地融人军营,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具体地说就是过“五关”:  相似文献   

16.
赵亚 《云南国防》2001,(5):28-28
素有“兵城”之称的蒙自县各级组织和各族人民视军队为边关长城,把军人当亲人,热情为部队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双拥”花开满“兵城”  相似文献   

17.
一伙“狗娃”演绎出“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辉煌篇章;一群军人精心呵护这破土的幼苗,绽开的花蕾。请看——  相似文献   

18.
在山东省武城县,提起武城镇中大屯村的“兵妈妈”刘玉芳,那可是远近闻名。仲秋时节,笔者慕名前往该村采访,引路的村民说起“兵妈妈”刘玉芳直竖大拇指,一脸骄傲:刘玉芳当“兵妈妈”是名副其实,丈夫当过兵,两个儿子也是军人。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青州市人武部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法律咨询服务站,成立5年多来积极参与解决军人军属涉法纠纷,化解各类矛盾,成为军人军属维权“护身符”,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青州市驻军单位多,青州籍现役军人多,军属多。近年来,军人军属涉法案件逐年增多,军人军属遭受非法侵害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钱长飞  刘继  赵冬亮 《政工学刊》2010,(7):F0003-F0003
驻守在太行山脚下的海军飞行学院某训练团,充分发扬忠诚献身、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求真务实、严于治校的“五种精神”,引导培育飞行学员磨砺雏鹰斗志。今年,该团党委把深化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与连续40多年开展的“‘五种精神’励志雏鹰”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苦练飞行技能、抢险救灾实践、红色实地参观、军人庄严宣誓、经典电影回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