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虚拟士兵在城市作战仿真领域的需求,重点研究了虚拟士兵在城市环境中路径规划问题。通过对三维城市虚拟环境空间进行分层信息处理,生成虚拟士兵能够感知的虚拟信息层。用A*算法求出虚拟士兵从初始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最佳路径,并给出算法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尊重士兵人格、维护士兵切身利益,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军委制定了依法治军的方针,即依法带兵,依法管理。依法保障士兵人格权,是依法带兵、依法管理的主要环节,是关系我军政治本色和民主制度建设的重大问题。一、士兵人格权的法制保障是新时期依法治军的必然要求士兵人格权的法制保障是指依据宪法。民法、刑法、国防法、三大条令条例等法律法规来保护士兵人身安全,保证全体士兵正常的生活、工作,保证士兵不断提高以科学文化为主体的综合素质,促其在部队健康成长。士兵是军队的基础,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对象,从…  相似文献   

3.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0,(22):28-29
10月12日,美国士兵计划执行办公室负责人彼得·富勒准将在华盛顿举行的第10届《C^4ISR))杂志年会上说:“别再把孩子们(士兵)当成圣诞树了,在他们身上挂那么多东西。”富勒之所以发表如此滑稽的言论,起因是美国陆军正在努力为士兵配置保护人身安全,并可与战场上的其他士兵保持联系所需的全部装备。但这样做,装备的重量问题将是一个严重的障碍。一直以来,美军士兵背负的重量都非常沉重,如再配备这些装备,无疑将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似文献   

4.
倪涛 《国防科技》2014,35(6):25-29
对心理战中宣传信息在敌军士兵中二次传播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单个士兵进行仿真建模,使用蒙特卡洛法模拟计算其状态及行为。从统计的角度,研究士兵集合在整体上呈现出的规律状态,对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信息二次传播问题进行模拟仿真,仿真结果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可从中得出一些对部队心理战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心理压力,也称心理应激或紧张,是在出乎意料的危难或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个体高度紧张情绪状态。个体若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能击溃一个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的抵抗力降低,以致被疾病所侵袭。士兵作为军人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面临的压力源与军官有着相似的一面。但由于士兵的人生阅历、工作任务与性质等方面与军官不同,因而他们的心理压力又有特殊的一面。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究竟有哪些事件会对基层士兵造成心理压力?影响程度又如何?如何维护士兵平时的心理健康,并在此基础上培养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心理素质?这些都是当前部队和心理…  相似文献   

6.
拿破化曾告诫他的士兵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真正能当上元帅的士兵毕竟太少。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装备的实现,给了士兵一个圆梦的机会,未来的士兵虽然不像元帅、将军那样可统领千军万马,但较之今天,他们无疑变得更加神气。 “机关”“参谋”带身边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军队数字化装备逐渐普及,最终各种作战平台及每个土兵都将装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系统。土兵数字化系统融合夜视技术、新材料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变色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缓冲技术等尖端技术于一体,并与士兵的形体高度合成,形成士兵随身携带的微型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相当于士兵拥有了“机关”与“参谋”,而士兵就是它的指挥员。安装在士兵头盔上的微型头前  相似文献   

7.
基层干部公道待兵 ,是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精神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所谓公道待兵 ,就是基层干部要出于公心 ,事事、处处公道正派 ,坚持原则 ,用好手中的权力 ,实实在在地为士兵办事 ,理直气壮地为士兵作主 ,维护和实现好士兵的利益。作为与士兵距离最近的基层各级干部 ,应当立公心、行公道 ,设身处地为广大士兵着想 ,不讲关系 ,不搞圈子 ,不徇私情 ,奖惩分明 ,站在公道的立场上处世论事。只有这样 ,才能使士兵深刻感受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在身边 ,才能鼓舞士气、凝聚军心、推进部队建设与发展。  一、在处理士兵切身利益时…  相似文献   

8.
事件     
《环球军事》2013,(12):4-4
美国陆军发布《2014财年装备现代化计划》 5月24日,美国陆军发布了《2014财年装备现代化计划》,表示要优先装备在阿富汗的士兵,同时为不确定性未来做准备。在制订该计划之前,陆军参谋长提出了三个优先重点来指导计划的制订,第一,在预算削减的压力下,继续为士兵提供杀伤能力和保护;第二,提供可行且强大的通信网络能力;第三,陆军要时刻准备行动,作战并赢得胜利。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一体化士兵装备系统计划(ISSP)是其士兵现代化项目的第二部分,与前期着重士兵生存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的士兵着装(CTS)计划相比,ISSP把注意力集中于显著提高士兵的火力、机动力和C^4I能力,因此ISSP的根本目的是为陆地作战的士兵提供一体化士兵装备系统.从而在战术层面上大大提高单兵和班组在复杂的、具有网络支持.指挥中心式的数字化战场空间里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不属于欧洲。之所以将以色列的士兵系统与欧洲各国士兵系统一起讨论,主要是由于以色列陆军发展士兵系统的思路和进程与欧洲各国有很多相似之处。目前,以色列国防部已经选择了埃尔比特系统有限公司牵头实施“数字化士兵”计划。该计划旨在提供先进的微型化传感器、可由士兵背负的计算机系统以及可增强士兵态势感知能力的头盔系统等, 从而提高士兵在城市作战及其他低烈度冲突中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杀伤力。  相似文献   

11.
近日,北京市顺义区退役士兵王彬等3人高兴地接到了顺义区城管大队公务员录取通知书,至此,顺义区2011年度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完毕,安置率达到100%。为搞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顺义区协调北京现代、顺鑫农业等企事业单位多次举办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为退役士兵搭建就业平台。并出台了新的退役士兵安置办法,对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作了具体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虚拟士兵感知行为模型的缺陷,介绍有限理性理论和基于有限理性虚拟士兵的概念,分析了加入有限理性理论的虚拟士兵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虚拟士兵的感知行为模型。该模型包括有限视觉模型、有限听觉模型和有限记忆模型,基于该感知模型的虚拟士兵在感知、决策和运动能力方面与类似真实士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对虚拟士兵的感知行为建模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对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政策支持不断完善,大学生士兵退役后选择重返校园继续完成学业的人数不在少数。由于退役大学生士兵在年龄、学历、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退役大学生士兵的再教育问题则成为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文以退役大学生士兵为研究对象,对其再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此为我国退役大学生士兵再教育问题的解决和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4.
美军新型单兵“战术攻击轻甲”由外金属骨骼和装配了传感器的多层智能材料组成,重新整合了夜视功能,拥有360°全角摄像头,可屏蔽巨大的爆炸声,降低对士兵耳膜的损伤。通过感应器,盔甲将对受伤士兵自动提供热量或氧气,甚至还会释放修复伤口的泡沫进行止血,实现对士兵“最全面的保护”并可让美军“漫步于枪林弹雨”。目前主要技术难题之一是系统的电池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徐长华 《国防》2010,(10):18-18
为进一步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北京市顺义区近日出台了新的《退役士兵安置办法》,对退役士兵的安置范围、就业技能培训、待安置期间的补助作了详细规定。办法规定,城镇退役士兵和三期以上转业士官在退役当年,由政府100%计划安置。  相似文献   

16.
德国士兵的十诫(写在每个德国士兵的笔记本上): (一)德国士兵为争取胜利而战斗时,必须遵守英勇作战的规则。残酷与无意义的破坏都与他的身份不称。 (二)战斗员必须穿制服,或佩戴特别指定的和清楚易辨的臂章,禁止  相似文献   

17.
头盔用于保护士兵的头部。自从有战争以来,将士们就懂得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头部,使之免遭伤害。这是因为,尽管我们的头部和胸部都是要害部位,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头部比胸部更重要,所以人们遇到危险首先保护头部便成了一种本能。在战争中,保护胸部有防弹衣,保护头部则要靠头盔了。  相似文献   

18.
革命战争时期,党和军队领导者们高度重视基层士兵素质培育和发展,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创造并形成了一系列加强士兵队伍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主要体现为:以系统经常的政治教育清除士兵的"小农意识"、以严格正规的军事训练强化士兵的军事技能、以整训肃纪的治军方式树牢士兵的纪律观念、以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提升士兵的内在素质等。这些战争实践中产生的做法及经验,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于新时代促进强军目标在基层的有效落实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战场将是数字化战场,要想应付未来的战争,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未来士兵必须具备“信息化、智能化、隐形化和多样化”等特点,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一种集多种传感器为一体的神奇信息系统一信息化士兵装备应运而生。这套系统能侦察战场的种种信息,能有效隐蔽自己,遇到危险时,能灵活处置。 未来士兵有多功能头盔、防护军服、智能化作战武器系统等“法宝”。  相似文献   

20.
家书     
王武章 《国防》2007,(1):83-83
信息社会,亲情不拒家书。尽管一张白纸上流淌着几许歪歪斜斜的墨迹,却是故土的一缕芳香,洒满士兵的心房。——题记士兵是家书的主要人物也是父老乡亲放不下的话题因为有了士兵家书的内容才生动因为有了家书士兵的生活才有激情有时一天的摸爬滚打让士兵来不及打开早在胸口焐热的家书只有等夜晚伴着故乡的月光一同进入梦乡家书里很少读到苦涩平安是常用的词汇就连写错标点的情书也一样扯起儿女情长最打动我们的是已逝去的老奶奶仍在家书里活着絮叨着对子孙们的叮咛家书是父老乡亲寄给军营的希望期待着从邮差那里领到一枚三角戳把儿女的喜报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