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望梅止渴”“望梅止渴”一词来源于《世说新语·假谲》。原文是:“魏武(指曹操)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后来,“望梅止渴”被人们作为贬意词,比喻愿望  相似文献   

2.
“形”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著名军事典籍《孙子》兵法,就有以“形”立篇的专门篇章。本文想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形”与“示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孙子·形篇》之“形”是表示军事实力的概念《孙子·形篇》中“形”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含义?这个问题在古今众多的《孙子》兵法的注家中,理解并不完全一致。读了他们对于“形”篇之“形”的注释,使人感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很有影响的《十一家注孙子》中,曹操注曰:“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李筌注曰:“形谓主客、攻守、八阵、五营、阴阳、向背之形”。杜牧注曰:“因  相似文献   

3.
刘福奎 《政工学刊》2002,(12):55-55
礼 者 ,乃表示敬意之谓。朱熹注《论语·为政》“齐之以礼”曰 :“礼 ,谓制度品节也。”按此注释 ,礼应是泛指贵族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古人不是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取、非礼勿欲之说吗 ?姑不论表示敬意抑或这个规范那个规范 ,这个“礼” ,乃是指抽象的精神而言的。但是 ,现在一提起“礼” ,人们联想到的大凡都是实体的物质。不过 ,礼由精神嬗变为物质 ,并非今日始 ,而是由来已久。礼可以馈赠 ,赠送的当然只能是实物 ,即谓之礼物 ,或礼品。古时买官、诉讼、嫁娶、办事 ,礼物越贵重越表明受礼者身份愈高、愈有面子。譬如…  相似文献   

4.
文摘大观     
国字的演变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邑,国也”。邑就是国。“国”字的出现,大约在周灭商之后,因为甲骨文中找不到“国”字。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后来,人们有了“国”的观念,但仍然没有我们所写的“国”字,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了“域”字。“或”字的“口”指的是一个有栅栏围着的重要地方,从早期的“或”字来看,“口”的四方都有一横,这一横很可能是“止”字的简化,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而“或…  相似文献   

5.
“名言”的悲哀丁乐波,杨德山古今中外,各种名言繁星灿烂,熠熠生辉。我们炎黄子孙对名人名言有着特殊的嗜好。不说版本众多的《名人名言录》,也不说林林总总的报刊文章中反复引用,单是一些公共场所乃至个人寝室.那经过一番精心装裱的名言宇幅就足以让人眼花缭乱。或...  相似文献   

6.
漫话三国时期的砲战马鸿钧在中国古代作战中,是一种借助机械弹力抛掷石块来杀伤敌人的冷兵器,《左传》中写作“”(音kuai),《说文》曰:“,发石车也。”《孙膑兵法》又称为“投机”,《范蠡兵法》则曰“飞石”。此外还有“”(音pao)、“厥”、“霹雳车”、...  相似文献   

7.
《国防》1995,(5)
何谓“民兵”?《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a.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的人民武装组织。也指其成员。b.古时称列入兵籍,平日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应召入伍的农民。” 可见,我国早在古代就有民乓了,并且只限于农民。还具有军籍。关于“民兵”的记载,最早见于宋朝。当时的《王海.民制》载曰:“庆历五年,  相似文献   

8.
昂贵的吻     
卡洛杰罗·洛里科从前是个意大利空军飞行员。1941年.因为他吻了一位西西里姑娘而受到巡逻队的指控。理由是.他“在公开场合有不庄重的举动"。洛里科被判处3个月监禁。虽然当时是缓期执行.而宙各里科后来也和这位姑娘结了婚.但念大利财政部还是在46年后查明他的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9.
礼者 ,敬意之谓也。朱熹注《论语·为政》曰 :“礼 ,谓制度品节也。”按此注释 ,礼应是泛指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不论表示敬意抑或规范 ,这个礼重点之处不应是落实具体的钱和物。然而 ,一提起礼 ,今日人们联想到的必然都是实体的物质。君不见 ,在媒体广告上公开宣传的“送礼有理” ,“收礼有利” ,决然不是精神的东西。礼由精神性的嬗变为物质性的 ,并非自今日始。礼可以馈赠 ,赠送的当然只能是实物 ,即谓之礼物或礼品 ,当然 ,今天送礼的“功利目的”更直接了 ,如要办成事 ,没有“礼”的“润滑”也很困难的。更有一些为官者 ,按职论价 ,以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向读者推荐新书:《名家谈新军事革命与当代战争热点问题》。“入书如入座”,指的是;该书犹如让读者“入座”交谈。和谁谈?和名家;而且不是一位名家,是和军内外40多位将军、院士等名家交谈。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名家”与“名人”一样,“知名度”高;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名家”往往特指那些在学术上有  相似文献   

11.
“仕”的本义就是做官,有“学而优则仕”、“仕途”、“仕宦”、“仕林”等语词为例证。“仕”字的组合能告诉我们“入仕”的哪些道理呢?为官当是读书人。“仕”字的主体部分是“士”,“士”的一个重要义项就是读书人。《汉书》:“学以居位曰士……”。邹容《革命军》中称:“士为四民之首,曰士子,曰读书人。”这些也许是在告诉人们,不学无术的人、才疏学浅的人是不配做官的。为官当做大丈夫。孔颖达“士者,男子之大号。”“男子汉大丈夫”在孟子眼里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相似文献   

12.
防诱     
《唐文粹·猩猩铭·序》中有这样的寓言:一群猩猩特别爱好喝酒,喜欢穿木屐学人走路。猎人掌握了猩猩的这个习性,就在树林间摆上了美酒和木屐,“恭候”猩猩。猩猩始见,大骂曰:“诱我也,慎勿上当。”思之再三,相谓曰:“盍少尝之?慎勿多饮矣!”可一试其味,面对美...  相似文献   

13.
<正>《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倚柱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来”字如此出现三次,而教材均未加注。《高中文言文评点》(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注“归来”为“回去”。不少语文教师在讲解时,或依此而授,或一语带过,未于足够的重视。查《康熙字典》、《辞源》等辞书,“归”与“来”在“回去”的意义上是交叉重叠的,“归来”似同义词连用。按此,则“来”应该是:一、动词;二、句子的基本成分;三、不可省略。且看下列例句:  相似文献   

14.
据《北史·苏琼列传》记载,南清大守苏琼刚到任,当地郡民赵颖抱着两个新瓜送上门来,苏琼先是不收,后来为赵颖的一片深情所打动,只好收下。当苏琼要将送来的新瓜悬于议事厅门梁以示廉政时,家人劝道:这是何必,以后不再这般便是。苏琼笑曰:“安有初乐为而夏禁者?”遂悬瓜于梁。于是,送礼者望瓜而  相似文献   

15.
“倾诉”与“倾听”刘逢安电视连续剧《焦裕禄》中有这样的情节:夜已很深了,忽然传来一阵悲凉婉转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焦书记听出这乐曲是大学生林涛拉出的,听出这位技术员遇到了麻烦事。他走进林涛的屋子,接过二胡,怡然拉起了《南泥湾》,乐曲生动、活泼、流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有“一体”、“合体”、“统体”等概念,其含义与近代出现的“整体”一词相近,但它们所强调的侧重点各有差异。“一体”强调的是矛盾诸方面的一致性,淡化其对立性。惠施所谓“天地一体也”①,《庄子》所谓“生死存亡之为一体”,《仪礼》所谓“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丧服》),《白虎通》所谓“三教一体而分不可单行”等,都是强调矛盾各方的一致性。“合体”则侧重于讲矛盾双方的结合、交合、调合、融合之意。《庄子·达生》所说“无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而成始”,《春秋繁露·基义》所谓“物…  相似文献   

17.
鼓劲 《政工学刊》2003,(8):53-53
今年第3期《政工学刊》发表文章,提出要警惕伪“内举不避亲”论者,对这一“古训”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尖锐指出,有人利用这种说法,谋取私利,危害极大。文章写的很好。现在顺着此文提出的问题,再发几句议论。应该说明的是,这里说的“举”,并非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选举”。现在的选举,不论在实际操作中有多大弊病,但至少在表面上,最后结果要以多数选举人的意志来决定。一人一票,即使投自己、投亲者,也不具有决定作用。而祁黄羊时代的所谓“举”,是指握有人事权的统治者,可以凭自己的意志,任命任何人为官吏;或者有很大影响力的高官,直接推荐官…  相似文献   

18.
“史”最早是指一种特定的人。篆文“史”字写作“■”,“■”即右字,指右手。《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这里把“史”从字形结构上作了会意的解释。“记事者也”就是“史”字的本意。“史”原本是神职的人,如祝史、卜史、巫史等,他们都是构通人和神之间关系的一种职官。齐太史记崔杼、晋董狐记赵盾的故事,以秉笔直书为后人所称颂,恐怕同他们的职业性质有关。因为要对神虔诚、负责,就必须作忠实的记载。《孟子》开始,赋予“史”以“史事记载”的内容,但普遍用于表述“史事记载”的则是魏晋以后的事。司马迁写的书,原来没有正式的书名。东汉荀悦(148—209)的《汉纪》卷14中,才把司马迁的书称《史记》。《三国志·王肃传》也称《史记》。《新五代  相似文献   

19.
元代金仁杰在《追韩信》第三折中道:“咱王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郭沫若的《少年时代·仅正前后》中也讲:“中国旧式的交替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历览我国自有朝代记载至清王朝灭亡,及至后来的军阀割据时期,无不在重复上演着“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一出古戏。这出戏一直演了几千年,使搞“人治”、玩“权术”在中国根深蒂固,以至造成了中国民主与法制化的先天不足,也阻滞了中国科技、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朝天子一朝臣”何以造成摧残中国文明进程的恶果?原因有二,一是当权者用人,首先是用“奴才”,即献媚之人,溜须拍马、逢迎附和之徒;…  相似文献   

20.
“公不私谢”,美哉斯言。今天,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人,奉献不谋私利,办事不图回报,做到“公不私谢”,受到基层官兵拥护。但也有少数人热衷于公事私谢,即使办些职责范围内应做的事,也认为有恩于人,非图个私谢不可;有的甚至办私事也动用公款请客送礼。这些公私不分、假公济私之举,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为人们所深恶痛绝。不贪为宝《左传》载: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说:“以示玉人(治玉的工匠),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吾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吾,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子罕以“不贪”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