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在有很多方法直接从品质指标来选定校正装置,它们在实用计算中是有一定价值的。但已有的基于根轨迹法的直接综合法,有的采用了过于复杂的计算公式,有的需要借助一些曲线族,有的只能根据动态指标要求进行综合,而不能同时根据动态,静态指标进行综合,有的方法局限于某一种特殊校正装置。因此在64年《随动系统》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我曾提出一种采  相似文献   

2.
文献[1]以《运用深度软反馈镇定小功率随动系统》为题对这类系统综合分析中的指导思想进行了讨论,这里继续讨论它的导算和实现。我们所讨论的系统是应用于机电模拟式指挥仪中的小功率解算随动系统。这类系统比起一般应用于复现转角的随动系统具有如下特点:①解算随动系统应用于求解联立方程,一般属于多回路系统,并且多套系统协同工作。协同工作时的相互影响是由解算公式系所决定的,但工作在不同状态下的多个敏感元件将造成系统误差讯号比例尺在一  相似文献   

3.
应用频率法对小功率随动系统综合时所虑及的固有特性的主要零、极点多存在于执行机构中,特别是当应用并联反馈校正时这些零、极点的个数和分布直接影响了可能取得的小闭环伯德曲线高度,从而决定了小闭环和系统稳定性及动态品质。两相交流异步伺服电机具有较严重的变参数特性和非线性特性,它是综合交流执行机构伺服系统时应予考虑的因素。因之,揭示这两种特性的运动规律,据以构成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某新型火炮随动系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操作实践训练,但装备数量少,使用寿命受限,为解决教学和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采用半实物仿真技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研制了自行火炮随动系统模拟训练装置。详细介绍了模拟训练装置的设计方案、技术关键点、硬件配置、软件主要模块。实践效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满足随动系统操作、瞄准射击训练、原理教学和维修训练的需求。该设计方案及其技术方法对今后开展类似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在现代自动控制系统中,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大促进了生产过程和军事技术的自动化。在数字随动系统中,计算机既作为控制中心,把计算的结果通过随动系统付诸实施,同时计算机又作为随动系统本身的一个环节—数字校正环节使用。所谓数字校正,就是计算机不  相似文献   

6.
伪攻角反馈驾驶仪是三回路过载驾驶仪的一种典型结构。从伪攻角反馈驾驶仪的数学模型出发,建立了控制增益与系统开环截止频率及闭环极点的解析关系。然后分别从系统时域响应、高频部件带宽约束、舵机角速率极限约束及稳定裕度指标的角度,提出了闭环极点配置及开环截止频率选择的指导原则,从而形成了自洽的驾驶仪设计方法,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SINS/GNSS组合导航中,反馈闭环校正比开环输出具有更高的短时精度;但反馈校正的输出会有长时间缓慢发散迹象。传统工程上应用最优奇异值可观测度对反馈向量进行自适应调整,但最优奇异值计算量很大,且不同机动情形下的最优奇异值也不相同,很难确定。通过分析卡尔曼滤波的方差矩阵,提出一种新的可观测度定义,并利用滤波协方差矩阵确定新的可观测度,并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确定反馈校正的自适应调整系数,仿真表明新方法抑制了反馈校正输出误差的长时缓慢发散,提升了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8.
用自动调节理论对系统的品质进行分析,对于我们设计、调试和改进系统的动态特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用频率法对一个小功率随动系统的品质进行定量分析。首先、扼要地介绍一下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该系统是一个相位一转角随动系统。输入信号是方波电压的相位角;输出量是与输入信号相对应的机械转角。输入的相位信息r_1 与反馈环节送来的相位信息r_2'进行比较(反馈环节将转角转换成等效的方波相位角),并将比较出来的差值信号r进行变换、放大,用来驱动执行电机,带动减速器和敏感元件,以消除误差,使输出转角与输入的相位角协调一致(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防空导弹随动定向战斗部模型,提出了运用最小方差控制、广义最小方差控制分别同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配合的自校正控制以及广义预测控制,对比了这几种方法的特点、效果与不足,并展望了未来防空导弹随动定向战斗部控制策略的发展方向。仿真结果表明,自校正控制在防空导弹随动定向战斗部系统中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特别在面对非最小相位系统时,广义预测控制体现了它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法小功率随动系统在指挥仪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随着对其品质指标要求的提高,需要研制出一个性能好、品质指标高的伺服放大器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在研制电子管放大器、磁放大器、可控硅放大器以及晶体管放大器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在以上几种放大器中,应用最普遍的是10瓦交流小功率晶体管伺服放大器。它的各项品质指标都较其他放大器为优。用它来推动φ36机座交流伺服电机,获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11.
红外成像导引头是精确制导导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引头随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决定着导弹的跟踪精度水平。为了提高其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跟踪精度,设计了一种比例因子自校正模糊PID控制器并引入到导引头控制回路中。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模糊PID控制器明显提高系统的动、静态指标,同时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改进火炮拖动随动系统跟随特性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火炮拖动随动系统跟随误差精度,在三环伺服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经典控制和智能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误差补偿的思想,在位置环采用前馈校正和超前校正的复合控制.采用模糊PI参数自整定控制的思想,在速度环上设计了智能模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与PID控制系统相比较,系统的动态误差精度从10-3提高到10-4,明显地增强了火炮拖动随动系统的动态跟随特性,并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机载随动武器系统是军用飞机重要的武器装备之一。以机载随动武器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机载随动武器系统在使用环境、结构布局、随动控制、维护保障等方面面临的诸多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可为系统研发、性能升级、改进优化、产品更新换代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型指控系统鱼雷发射参数装定数字随动系统的独特性和部队装备保障工作的需要,对其控制原理进行分析.从顺序操作式数字随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特点入手,研究了其巴克码和格雷码相结合的编码方式、 PWM直流电机调速过程、循环查询和程序查询两种查询方式以及对随动系统整个工作过程的校验.分析表明该数字随动系统的参数设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跟踪精度和响应速度,能较好地满足鱼雷攻击作战中的设定准备要求.  相似文献   

15.
射击系统的工作过程是用一阶马尔柯夫过程描述的,并导出了均方误差闭.环控制最佳线性滤波器。同时用对比开环系统和最佳线性校正过程的性能方差和自相关性的方法,对其可能的改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小口径高炮随动系统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要求反应迅速、控制精度高,采用交流驱动模式及直流驱动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分析了基于SVPWM控制技术的永磁交流同步电机(PMSM)在小口径高炮随动系统中的应用。利用Simulink仿真语言,构建某型小口径高炮随动系统SVPWM控制技术仿真模型,对其控制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SVPWM控制技术,在小口径高炮随动系统结构趋于小型化、重量减轻、体积缩小的前提下,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能够满足战技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看起来稳定,实际上不稳定的机电平滑随动系统放大器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不稳定的根本原因。通过必要的校正,较好地解决了稳定性与灵敏度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导弹综合测试旨在通过对被测导弹施加激励并采集反馈信号,实现对导弹电气性能的评估,得出技战术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判断结果。为适应测试效率提高、测试数据分析深度加强的新型导弹研制模式的需要,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导弹远程测试系统,打通了导弹测试试验现场与导弹研制研发中心的数据通路,实现了测试设备在前方、测试监控及判读在后方的新型测试模式。经验证,该系统可满足导弹综合测试的需要,并可有效提高测试效率及数据分析深度。  相似文献   

19.
将变结构自适应PID控制及模糊控制两种控制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变结构自适应模糊PID位置控制器。采用变结构自适应PID控制器进行误差控制,对前馈参数采用模糊控制方法进行在线整定,实现了前馈补偿与误差控制的精确匹配,进一步抑制系统抖动现象,提高系统跟踪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将变结构自适应模糊PID位置控制器应用于数字交流随动系统的位置控制中,既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又具有很好的跟踪精度,较好地解决了随动系统跟踪精度、稳定性、快速性要求高,参数难以相互协调匹配的问题,大大改善系统闭环响应的品质,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0.
用四元数法分析火炮随动控制中系统两个控制通道耦合的问题,提出了用解耦控制的方法消除火炮随动系统的静差。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同类随动系统的解耦控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