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应用频率法对小功率随动系统综合时所虑及的固有特性的主要零、极点多存在于执行机构中,特别是当应用并联反馈校正时这些零、极点的个数和分布直接影响了可能取得的小闭环伯德曲线高度,从而决定了小闭环和系统稳定性及动态品质。两相交流异步伺服电机具有较严重的变参数特性和非线性特性,它是综合交流执行机构伺服系统时应予考虑的因素。因之,揭示这两种特性的运动规律,据以构成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本设计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用于宽带固态放大器的宽带微波功率晶体管。本文包括:1) 设计思想;2) 内匹配电路衰减的计算;3) 输入、输出阻抗匹配网络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相似文献   

3.
以误差讯号调制脉冲宽度并经功率开关放大以驱动伺服电机是伺服放大器的一种设计方案。它的多数环节工作在开关状态从而具有效率高的优点。该方案应用于交流系统可降低对讯号源频率稳定度的要求,此外还适用于调频伺服系统。  相似文献   

4.
通常,对随动系统综合的任务是在给定的开环放大系数和通频带宽度下,选择能满足调节品质指标的校正装置。在理论上,并联深度软反馈具有其它种校正装置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在实践中,往往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才能实现。在这里,我们运用的是提高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即速度品质因数 k_v)的方法给施加深度软反馈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时,k_v 已经不是给定值,而是在综合过程中需要重新确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了。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系统品质指标。一般小功率位置随动系统的开环固有特性具有如下形式的传递函数,  相似文献   

5.
在ΓP—2A型陀螺测速系统中原采用电子管相敏放大器。本文介绍一种已获实际应用的晶体管相敏放大整流电路。原电子管放大器采用串联校正电路,反峰电压很高,不宜在耐压较低的晶体管电路中采用。本文提出本地并联正反馈的方案,解决了上述的矛盾,满足了战术要求而且能在-30℃—— 50℃范围內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波脉冲注入实验平台,对硅基双极型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进行了损伤效应实验。在微波脉冲对硅基双极型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损伤的失效分析中,当低噪声放大器增益下降大于10d B时,发现硅基双极型晶体管出现了永久损伤。通过对比测量硅基双极型晶体管损伤前后的电特性以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损伤后晶体管的微观特性发现:硅基双极型晶体管被微波脉冲损伤后,基区的硅材料烧蚀导致发射结和集电结短路,不再具有PN结特性,导致器件失效。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波脉冲注入实验平台,对硅基双极型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进行了损伤效应实验。在微波脉冲对硅基双极型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损伤的失效分析中,当低噪声放大器增益下降大于10 dB时,发现硅基双极型晶体管出现了永久损伤。通过对比测量硅基双极型晶体管损伤前后的电特性以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损伤后晶体管的微观特性,结果表明:硅基双极型晶体管被微波脉冲损伤后,基区的硅材料烧蚀导致发射结和集电结短路,不再具有PN结特性,导致器件失效。  相似文献   

8.
对高频小功率硅双极结型晶体管2SC3356进行静电放电试验,并利用加速寿命试验原理对两组器件进行加速寿命试验。采用Arrhenius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发现低于损伤阈值的ESD注入可以使器件的寿命缩短,得出ESD可以在高频小功率硅双极结型晶体管内部造成潜在性失效,使得器件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9.
文章设计了一个工作在C波段的功率放大器,并针对此放大器设计了模拟预失真电路。选用Agilent公司的ATF-21170砷化镓场效应晶体管作为模拟预失真器的非线性器件,所设计的预失真器具有结构简单、易实现、插入损耗小、三阶互调失真补偿性能较好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在输出功率为1dB压缩点时,三阶互调比改善了13dB。  相似文献   

10.
用自动调节理论对系统的品质进行分析,对于我们设计、调试和改进系统的动态特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用频率法对一个小功率随动系统的品质进行定量分析。首先、扼要地介绍一下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该系统是一个相位一转角随动系统。输入信号是方波电压的相位角;输出量是与输入信号相对应的机械转角。输入的相位信息r_1 与反馈环节送来的相位信息r_2'进行比较(反馈环节将转角转换成等效的方波相位角),并将比较出来的差值信号r进行变换、放大,用来驱动执行电机,带动减速器和敏感元件,以消除误差,使输出转角与输入的相位角协调一致(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火控文摘     
该系统为提高位置控制系统的精度,考虑了受控角的低频化变化。火炮伺服机构包括:一个含有信号处理放大器的主回路,其控制信号由火控部件提供;一个辅助回路,该回路中放大器接收测量火炮底盘横滚、纵摇和偏航角速度的陀螺仪给出的控制信号。还有一个辅助伺服回路,该回路中的比较器将陀螺仪给出的控制信号与火炮的实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小功率随动系统传动链的设计程序和原则。介绍了选择执行电动机的类型和功率以及给出了验算执行电动机的计算公式,着重阐明了对小功率随动系统传动链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引用了在工程中采用的转化静阻力矩和计算齿隙(空回)的方法以及为获得小惯量传动链而选取传动比的曲线(列线)图,并讨论了如何计算惯性阻力矩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卫星功率增强技术是提高区域导航信号抗干扰性能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卫星导航全星座中优选出卫星数量少、服务性能优的功率增强子星座,是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基于卫星数最少准则的功率增强子星座优化设计方法,详细介绍设计流程、数学模型及最优解搜索策略;定义了可用性水平、精度水平和覆盖范围等指标评估功率增强子星座性能;以GPS为例,分别针对覆盖点目标和区域目标两种应用背景进行功率增强子星座优化设计及性能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任意目标点进行功率增强需要12~17颗卫星;实现对我国沿海地区的连续覆盖需要18颗功率增强卫星;覆盖整个亚太地区则需要全星座24颗卫星都具备功率增强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其连续性和精度要求,此时最优功率增强子星座的服务范围可扩充至全球区域。  相似文献   

14.
成果转化     
KUY系列交流异步数字伺服驱动和加载装置 KUY数字伺服和数控装置由德国AMK公司生产的KU系列交流异步数字伺服装置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国产Y系列交流异步电机上开发的交流异步伺服电机组成。系统基于电流矢量控制技术,具有极高的动态响应特性以及控制精度;采用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结构紧凑,工作可靠;集扭矩控制、速度控制、位置控制和数控功能为一体,应用方便,性能价格比优越。  相似文献   

15.
在机电模拟式指挥仪中通常借助于小功率随动系统完成公式系中联立方程的求解以获取输出诸元,担负这种任务的系统通称为解算随动系统(下简称系统)。它除应满足给定的品质指标外还要反映公式系所提出的条件。在图1所示求取方位角γ的原理图中,X、y为目标现在点水平座标,V_X、V_y为微分平滑后求得之目标沿X、y轴的水平速度分量,t_f为弹丸飞行时间。提前量V_x·t_f 和V_y·t_f通过运算放大器X_q、y_q与X、y相加后由正余弦旋转变压器XZ—γ进行向量合成,然后正弦绕组给出求取γ的误差讯号d_q·δγ,余弦绕组给出的水平斜距离d可兼做自动增益控制讯号。通过系统解算消除误差(即使d_ч·δγ为零)得到γ值并向XZ——γ闭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性能的米波段全固态宽带大功率放大器,讨论了设计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该放大器在80MHz至210MHz的频率范围内功率增益大于50dB,功率波动小于1dB,输出连续波功率100W,效率达40%~50%呢。本放大器可用于通信、导航、雷达、电子对抗等设备中作功率发射用。  相似文献   

17.
通常使用有源滤波器用来弥补简单的无源LC滤波器的缺陷。下面所给出的有源滤波器,是采用最少的元件,使用一种电源,就可提供具有各种希望特性的低通滤波器(如巴特伍兹特性、古比雪夫特性、贝塞尔特性等)。图(1)所示的电路是本文所要设计的有源滤波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之一是采用二个晶体管BG_1和BG_2构成简单的放大器,可以代替一个运算放大器,使线路简单,成本  相似文献   

18.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SRD)电磁干扰及开关损耗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并联谐振软开关变换器的电路拓扑。通过在传统公共逆变桥的各相开关上并联一个缓冲电容,并在直流母线上加入一个由两个电感与一个电容为主要组成元件的谐振环节,实现对所有功率开关和谐振开关的软动作。此电路没有采用电感与分压电容中性点连接方式,故不会因中性点电位变化而影响系统可靠性。理论分析及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控制简单,母线电压过渡速度快,谐振元件参数小,功率损耗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位漂自动补偿交流正弦机是各种随动系统精度测试和模拟角变化的重要仪器设备。它能提供调速范围宽而精度高的速度信号和周期调变范围大而失真度小的正弦信号。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正弦机在正弦工作时的位置漂移能自动补偿,而且不影响输出正弦波的失真度,且过零点无死区。另方面,由于在设计中考虑了可应用于各种口径的大小火炮,鱼雷发射管、深水炸弹发射炮、导弹发射架等武器随动系统及各种小功率随动系统和舰船摇摆试验。所以,它的应用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20.
概述模糊控制在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交流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具有位置反馈的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并引入基于Fuzzy推理的模糊PID控制策略,以提高控制系统的智能性、鲁棒性、快速性和准确性,最后对该伺服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样既可以提高响应速度又可以防止超调,明显改善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并且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