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付爱琴 《兵团建设》2014,(10):33-34
正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发展之基、竞争之本。围绕科学发展集聚人才,依靠人才引领科学发展,是六师、五家渠市抓好人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六师、五家渠市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师、市战略,转变思路、创新政策,加大投入、完善服务,通过引才、聚才、育才、用才,构筑人才高地,为师、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陆海风     
北京打造世界一流人才之都北京市政府近日向社会公布《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至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用10年时间,将北京打造成世界一流人才之都。据介绍,为培育一批世界级人才队伍,《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精心制定了12个重点工程,展现了北京以世界城市的标准引才、聚才、育才的决心。  相似文献   

3.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用好用活各方面人才,强调文职人员逐步成为我军重要新生力量,要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深化文职人员制度改革,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文职人员发展路子。文职人员队伍建设质量,直接关系部队转型建设发展,应坚持以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为指导,全面改进管才、选才、育才、用才、爱才等环节落实质量,不断提升抓建标准、夯实抓建举措、增强抓建实效。  相似文献   

4.
合理使用人才企业才有活力王巧俭企业要生存、发展,没有人才是不行的。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说过:“你可以把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和资金全部夺走,但是只要保留我的机构和人才,几年以后,我还是钢铁大王”。这就深刻地说明了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始终将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作为推动引领公司发展战略落地的重要举措。通过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工程项目,多措并举做好育才、引才、用才工作,逐步打造了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6.
“财”,由“贝”和“才”组成。“贝”为义符,“才”为音符。我今说“财”,主要冲着“才”字来。 “贝”为货币,“才”为人才。道理明白:有“贝”无“才”不为“财”,只有金钱没有人才不算拥有财富,人才是财富的必然构成要素。所以,人才引进是世界各国求发展的重要手段。以美国为例,1939——1980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天津某预备役高炮团注重遵循预备役部队人才建设特点规律,坚持军地合力、多法并举,精心选才、科学育才、合理用才,推动了部队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团先后被军区及警备区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人才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从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出发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我军重才、选才、用才、育才和管才的理论和政策 ,为新时期推进我军人才建设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新时期军事人才思想着重阐述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重才之道 :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在于人才 ;二是选才之策 :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 ,选拔群众公认并有政绩的合格军事人才 ;三是用才之胆 :解放思想 ,唯才是举 ,大胆任用优秀军事人才 ;四是育才之径 :提出院校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推进军事人才资源开发 ;五是管才机制 :完善和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保证军事人才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田飞虎 《政工学刊》2010,(11):46-47
与国家收入分配制度相适应、充分反映军事职业特点、相对独立、科学合理的军队干部工资福利待遇体系,是加快推进军队人才建设的必要条件,是推进军事斗争准备、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只有进一步形成引才、聚才、励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让各类人才轻装上阵,  相似文献   

10.
把握“显才’与“潜才”的关系。人才有层次之分。也有显潜之分。“显才”成果卓著,出类技萃,显而易见,群众公认。而“潜才”已具备了人才的内在条件,但尚未施展才能或未做出政绩,还没被人们所认知。当前,我们各级领导在人才使用、干部选拔上,往往只注意显人才,而忽视大多数的潜人才,或只一味引纳外面的“显才”,而不去挖掘身边的“潜才”.以致人才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浪费了人才资源;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偏重于“显才”,无微不至。而对“潜才”不足齿数,甚至无人问津,挫伤“潜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际上“潜”与“…  相似文献   

11.
曹云 《政工学刊》2023,(3):38-39
<正>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贯彻这一重要指示,就是要着眼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强化责任担当,聚力破解矛盾,把人才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一、真心爱才,以比较优势得人聚人强军之道,要在得人;而得人之道,关键在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比的是根本态度,看谁真心尊重人才、敬惜人才;比的是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龚道平  朱富有 《国防》2006,(10):8-8
建军作战,人才为本。人武系统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必须把培养人才作为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之本,提上十分重要的位置。首先,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树立抓人才就是谋发展、谋打赢、提升战斗力的观念。其次,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培养提高人员素质。积极选送干部到院校“充电”,加大培训力度;注重立足岗位交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再次,要努力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以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办法,举才荐贤,广纳群贤。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创造一个“人…  相似文献   

13.
人才建设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增长点,军事斗争准备首先是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几年来,我们注重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的全局出发,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发掘和培养复合型人才摆上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职责范围,确立了效绩管理、成果嫁接、军地培养的工作思路,切实抓出了成效。人才建设之所以能驶向快车道,主要是我们实施了爱心引才、精心育才、诚心用才工程,关键是走活了“三步棋。”  相似文献   

14.
怎样化解干部队伍流动性大与自身建设长远发展的矛盾?如何处理自身发展与为上级培养后备人才的关系?什么样的人才使用机制和培养渠道才是切实可行的用人之策?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部队建设与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5.
更新用人观念 ,确立新的正确的人才观。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 ,必须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求稳怕乱、迁就照顾等陈腐观念 ,确立起识才、用才、育才、聚才新的人才观。(一 )确立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才素质的核心和灵魂的观念。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合格人才的首要条件。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原则 ,把德放在第一位。常言道 :“有德无才者误事 ,有才无德者坏事。”要坚持“三个注重” :注重德才表现 ,注重工作实绩 ,注重群众公论。(二 )确立知识型人才是战斗力第一要素的观念。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知识的价值日益凸现 ,知…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不仅深刻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而且对如何选拔、培养、任用军事人才也有许多真知灼见,其中关于重才、选才、育才、用才、储才的军事人才思想,对于今天我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军事人才有着宝贵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兴军之策,人才为先;打赢之本,唯在得人。当新军事变革呼唤军中万千英才时,各级领导干部不妨扪心自问:自己算不算人才?有没有识才的睿智、育才的良方、用才的明略?“庸才发现不了人才,人才才能发现人才。”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前伸“人才为先”的战略眼光;才会具备“伯乐识马”的本领,才会以求贤若渴的态度广纳英才;才知道从制度上完善用人机制,最终才能有“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给岗位、干成事给地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河北省秦皇岛某预备役炮兵旅党委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根本性、长期性的基础工程来抓,积极创造识才、用才、育才的良好环境,为人才成长铺路搭桥,提供发展空间,进一步激发了官兵学习成才的热情,以实际行动打造出人才先行的强势,为部队的全面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大凡军事人才,一般可分为军帅、士兵和专门军事人才三类,而其中前两类是主要成份,它构成了军事人才的主体。然而,在将帅和士兵两类人才中,中国古代的兵家究竟是主张以将帅为主抑或以士兵为主,或者二者并重?笔者认为,这里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大体上说,在唐代以前,军事人才思想的重心在于有关将才思想的论述;而唐宋以后,有关士才思想的论述内容才逐渐加重,至明代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将才与士才二者并重的思想得以产生,形成了中国古代军事人才思想发展的前后两阶段。本文拟以兵书为主要线索,就此两个阶段各自的内容主体及其演变,以及促成其演变的社会背景作一初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20.
实施素质教学,是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提高军事人才素质的必经之路。必须深入探讨素质、素质教育的特性,结合军队院校专业教学实际,为部队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各方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培育出让祖国和人民企盼的军队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