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军事人才学认为,在存在形式上,军事人才有“显军事人才”与“潜军事人才”之分。所谓显军事人才,是指那些以自己的军事创造能力,已经或正在军事实践活动中做出社会公认的较大贡献的人。而那些被称为潜军事人才者,他们自身虽然具备了某种军事创造能力,但暂时由于缺乏适当条件和机会,尚未在军事实践活动中做出实际贡献,或者虽已做出较大贡献,但还没有得到社会承认。一、潜军事人才成因分析1.军事人才成长的必经阶段。军事人才成长的一般过程表明,凡军事人才,都会在军事实践活动中经历一个从潜军事人才发展到显军事人才的阶段。这…  相似文献   

2.
军事人才学认为,军事人才有显人才和潜人才之分。潜人才是指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还没有得到军队和社会承认;或已初见成果,暂露头角,潜力突出,有发展后劲;或已具备了某种创造才能,但暂时由于缺乏适当条件和机会,尚未在军事实践活动中作出实际贡献的军队人员。从我军人才资源开发现状看,潜人才开发问题亟待解决。虽然近几年一大批地方大学生充实到部队,优化了我军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了人才素质的整体水平。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仍有相当一部分地方大学生未能顺利地融入部队,完成由地方人才到军队人才、由潜人才到显人才的角色转化,造成了人才的巨…  相似文献   

3.
人才资源流动已成为伴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要把人才当作一个“水库”来看守,而要当成一条“河流”来管理;不要期待它不流动,而应设法管理好它的流速和流向。但在人才资源流动的问题上,一些领导和机关往往只从本单位的局部利益看待,把人才资源流动的负面影响看得过于严重,对渴望流动的人才,尤其优秀人才和高学历人才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要么舍不得流动出去,要么任用专业不对口,要么闲置不用。造成了人才不足与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扎堆”并存的现象;学非所用、学而无用的现象不在少数;人才流动的无序状态比较严重。这无论是对于适合人才成长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人才研究中 ,中外学者提出了不少新的理念 ,对军事人才的培养很有启示。人才配置上 ,最关键的不是强弱搭配 ,而是异质互补 ;任何人才都是胜任与不胜任的统一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在素质 ,才能延长任职的胜任期 ;人才是一个实践的标准 ,只有带好部队、打胜仗、做好工作的人 ,才算得上是人才 ;“潜人才”的成绩不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 ,发现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潜人才” ;人才的本质是创造 ,培养军事人才重点是培养其军事创造力 ,否则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从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出发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我军重才、选才、用才、育才和管才的理论和政策 ,为新时期推进我军人才建设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新时期军事人才思想着重阐述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重才之道 :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在于人才 ;二是选才之策 :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 ,选拔群众公认并有政绩的合格军事人才 ;三是用才之胆 :解放思想 ,唯才是举 ,大胆任用优秀军事人才 ;四是育才之径 :提出院校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推进军事人才资源开发 ;五是管才机制 :完善和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保证军事人才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在军事领域,随着新军事变革步伐的加快,对军事人才资源量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开流节源,扩大军事人才增量,提高军事人才资源利用率是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相对和平时期,军队在社会人才竞争中优势不强,人才增量受到一定限制,这就使得我们要更加珍惜现有人才资源,合理消费,节约用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领导者的狭隘用人观和制度建设的不完善等因素,使得用非所学、高能低配的军事人才“高消费”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这种“穷人的奢侈”削弱了军…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军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走进了军营。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 ,不少高学历人才“如鱼得水”而受“重用” ,也有相当一部分“水土不服”而“下岗”。高学历人才的“下岗” ,影响了高学历人才的整体形象 ,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不利于我军现代化的进程。甚至有的单位出现了这样的“怪事” :一方面是基层部队和机关急需各类高技术人才 ,另一方面却是不少高学历人才相继“下岗”。从表面上看似乎自相矛盾 ,实际不然。部分高学历人才“下岗”现象的发生 ,不是完全偶然的、个别的 ,而是有其生成的主、客观原因 ,必须引起足够…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中心层出不穷,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使全社会的人才流动由无序走向有序,为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发挥了突出作用。部队如何紧跟时代节拍,不断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盘活人才资源,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一些同志看到了“人才市场”的优点,便提出部队也不妨走人才市场化道路。笔者认为,这种提法不妥。所谓“市场”,汉语词典注释为:“商品交换的场所。”在人才市场上,劳动力是有价的,人才与用人单位之间是一种双向选择关系,本质上还是在双方利益的驱动下,实行相对的等价…  相似文献   

9.
随着兵员成分的更新,一大批高学历士兵和特长兵涌入军营。这部分人才资源给部队建设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但在现实工作中,有的单位却没有很好的发挥这部分人才的优势,使一大批优秀士兵人才被埋没,造成人才紧缺与人才流失并存的现象。士兵是军队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开掘士兵中的人才资源,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机关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修正视角,向士兵群体要人才在有的单位,常听领导同志发出人才难觅、人才难留的感叹。原因何在?概括起来主要是三种视角偏差造成的。①选才上的“仰视”。在有的领导意识里,人才都来自上边,热衷于到外面请,到上边要…  相似文献   

10.
孔涛 《政工学刊》2007,(4):21-21
松下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先生曾讲过,用人只需要60分的标准就可以了。“60分”的用人标准在某些人看来,要求的确是太低了!因为我们在用人中常常追求的是完美和卓越。但符合这种标准的人的确是少之又少,于是我们常常陷入无人可用的窘况!孔子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讲得就是,如果我们遵循过于苛刻的人才标准,那么我们将永远无人可用,这与松下幸之助先生“60分”的用人标准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遵循松下先生的忠告,适当降低人才标准是拓宽我们人才选拔范围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部队建设发展,许多单位对高素质人才求之若渴,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但也有一些单位,或不注重人才培养,或不善于合理使用,或不切实际地引进人才,甚至是现有人才也要"孔雀东南飞",导致部队建设受到很大影响。人才是强国之本,强军之基。促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在人才资源开发上做文章,关键是要培养后继人才,用好现有人才,留住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2.
海中翱翔——新颖的“飞行员”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们的印象中,潜器都是体形笨大,离不开母船怀抱的家伙,一般也是科研和工业部门才用得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国霍克斯海洋技术公司在2003年专门为个人推出了名为“飞行员”的观光潜器。该潜器外形酷似美国空军的A10攻击机,采用双座驾驶舱设计,在续航力、速度、安全、视界、机动性和舒适性上比传统潜器具有很大优势,形象地说, “飞行员”潜器与传统潜器相比,就像飞机与热气球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在会见部分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的重要谈话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论断。江泽民“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著名论断是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创新。这一科学论断有其客观依据和深刻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兴军之策,人才为先;打赢之本,唯在得人。当新军事变革呼唤军中万千英才时,各级领导干部不妨扪心自问:自己算不算人才?有没有识才的睿智、育才的良方、用才的明略?“庸才发现不了人才,人才才能发现人才。”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前伸“人才为先”的战略眼光;才会具备“伯乐识马”的本领,才会以求贤若渴的态度广纳英才;才知道从制度上完善用人机制,最终才能有“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给岗位、干成事给地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人才市场的繁荣为企业、单位寻觅可用之才创造了条件,但时下一些心术不正之徒也瞄上了人才招聘这个“机会”。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2003年《解放军生活》“连队细节”在“观点独特”形成自己语言风格的路上走了很远的话,那么,在给读者“一个实实在在魅力十足的阅读旅程”上还有更远的路要走。有人说,有缺点的人才可爱。同样,对于一本杂志,有遗憾的杂志才更具亲和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 ,要拥有充足的人才资源 ,单纯依靠培养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想办法吸引、开发人才资源 ,创建“人才高地”工程。如何建立“人才高地”,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 ,建立人才开发机制 ,优化用人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用好本世纪头20年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和实现兵器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落实“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工作的基础地位和先导作用,以人才先行推动和实现经济的腾飞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冉红斌 《政工学刊》2005,(10):62-62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新军事变革需要大量优秀人才,但并非每一位人才在投入工作后都能立即得到崭露头角的机会和拥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其间往往都有一段时间的等待,且可能还相当长。也正是在这段等待时间里,人才容易产生怀才不遇的挫折感,觉得自己坐了冷板凳,“身怀绝技”而又不为人知、不为人用,由此感到苦闷和徘徊。工作上消极应付,行动上显得孤僻,时间稍长,甚至开始怀疑和否定自己,无形中就逐渐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孤芳”。在这种情况下,“孤芳”很有必要进行“自赏”,一方面是组织上要善于发现和大胆使用人才,但更重要的在…  相似文献   

20.
有两家用人单位面对同一批求职者进行面试之后 ,得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 :一家觉得这些求职者都有缺点 ,于是在发出了“人才难求”感叹后抱憾而去 ;而另一家却觉得这些求职者各有优点 ,进而得出“人才不少”的结论 ,满载而归。面对同样的求职者 ,为什么两家用人单位却得出不同的结论呢 ?这恐怕还是因为用人观念的不同。一家先看“短” ,一家却是先看“长”。古人说 :“人之才行 ,自古罕全 ,苟有所长 ,必有所短。”先看其“短” ,就很容易被其“短”所惑而不见其“长” ,或者误以为其“短”超过其“长”而斤斤计较 ,横挑鼻子竖挑眼。这在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