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解决认识问题,增强大家参与监督的自觉性干部工作监督难,首先“难”就难在一些同志认识不到位。从被监督者方面说,有的认为部队干部实行的是任命制,由党委集体研究决定,不需要监督;有的认为监督会妨碍党委决策,影响效率,不能监督。从监督者方面说,有的认为监督是职能部门的事,与己无关,不想监督;有的认为后勤干部工作保密性强,群众知情少或不知情,无法监督;有的认为监督是“软件”,是“无权的管有权的”,监督不了。在这些思想影响下,一些单位和部门出现了上级对下级消极地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一味地捧着抬着,同级间相互包着捂着的庸俗风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部队中来自“单亲家庭”的战士也逐年增多。正视“单亲家庭”战士思想及心理上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使他们在部队这所大学校中健康成长,是当前摆在部队基层建设中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单亲家庭”战士心理特征及表现一般特点是:(一)情感体验上自卑与自尊并存。主要表现为:缺乏“成就感”,不相信自己,事事提心吊胆,生怕说错话、办错事;或自己看不起自己,觉得低人一等;或对生活缺乏信心,经常自叹自怜,往往自己难为自己;对工作缺乏热情,有的甚至自暴自弃。这些战士大多不愿和别人谈及家庭情况,自尊心强,…  相似文献   

3.
自 卑 ,就是自己轻视、小瞧自己 ,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失败的感受人人都曾有过 ,自卑感也人皆有之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每个人在生理、容貌、才华、人品、工作、地位、生活等方面都有不如人意之处 ,如果过分看重了 ,影响到学习、工作、生活的正常进行时 ,就会导致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表现和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对自己的素质、能力评价过低。有的由于受文化水平和智力等客观条件的制约 ,在学习、训练上可能反应慢一些 ,表现差一点 ,就认为自己天生愚笨 ;有的因为生理有缺陷 ,觉得别人的目光在蔑视…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民主生活中,有的同志不是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一面镜子,经常对照自己身上的缺点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是听了批评,火冒三丈,双脚直跳,认为别人是专找他的茬。  相似文献   

5.
自卑者,自轻自贱也。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认为天生不如人家,比别人矮了半截子。有时受到别人一点肯定,就会感到受宠若惊或飘飘然;遇到一点难题或压力,就心惊肉跳,忐忑不安,甚至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这种自卑心态,害人害己害社会。自卑伤害最大的是自己的自信心,失去的是走向事业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一个人对生活或工作充满希望才能有热情,有热情才能有能量,有能量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险阻。一个对自己都缺乏信心的人,不可能具有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勇气,不可能有积极的态度,也不可能有创造力,事业也就难以成功。一个人自卑感…  相似文献   

6.
当前,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对保密工作都十分重视,从硬件设施、教育管理、制度保障等方面做了许多规范工作,但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干部士兵职工认为现在是信息社会,部队的信息地方有的人都知道了,自己还不知道,觉得基层单位无密可保;极个别官兵为了图方便、图省事,公私混用涉密载体,直接用涉密U盘在互联网上下载资料;个别干部士兵职工"八小时以外"对做好保密工作的自觉性不够,把部队的学习、训练、生活甚至是首长的决策  相似文献   

7.
基层工作重在落实,贵在落实。然而在抓落实时会遇到诸多矛盾。面对这些矛盾,有的基层干部一味抱怨,有的手足无措,有的穷于应付,甚至有的消极对待,使基层工作落实闲难重重。基层干部只有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战胜自己     
闲暇看某电视剧,对其中“战胜别人易,战胜自己难的精彩对白”有所感悟:是啊,人要真正认识自己已属不易,战胜自己就更加困难。战胜自己究竟要战胜哪些东西?其一,懒惰。懒惰与生俱来,凡人都有惰性。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懒惰现象随处可见:有的思想懒惰,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奉行拿来主义;有的学习懒惰,强调客观,疏于思考,满足于一知半解;有的工作懒惰,消极应付,不思进取,标准质量不高;有的生活懒惰,饱食终日,游手好闲,最终平平庸庸、一事无成。其实生活是公正的,你付出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收获。有人说“安逸是生命的腐蚀剂,懒惰是人生的海洛因…  相似文献   

9.
光缆维护工作的历史很短,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但基本上可认为与现有通信线路的维护技术相同。光缆线路的故障表现主要是线路损耗增加,因此,在光缆出现故障后再进行检修是一种消极措施。对光缆进行维护的目的就是要使光缆经常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0.
官兵在学习成才方面有四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习畏难。有的同志认为,自己的文化基础太差,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到部队当兵,干点粗活、重活、体力活还行,一捧书本脑袋就大,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有这种思想的大部分是战士。盲目随意。有的官兵对自己应该参加什么学习心中无数,不知道从哪里入手、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别人学什么自己也跟着学什么,别人学习某个专业取得了进步自己也转而学习这个专业。学习缺乏针对性,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人云亦云随大流。追求文凭。有的同志学习并不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为了将来找个好的工作,追求所谓的文凭。存…  相似文献   

11.
自卑与超越     
自卑并非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能自卑。人们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出身、地位、经济、长相、个性、能力、学识等不如人意而自怨自艾。甚至名人伟人有时面对无限的时空,也会莫名其妙地产生自卑感。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造的。”人们一般都认为,自卑是一种必须克服的不健康的心理。其实不然,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反而让人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现状,从而产生改变自己、改变现状、追求卓越的渴望和动力。所以阿德勒又说:“人类的自卑感乃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超越…  相似文献   

12.
人才准备是重中之重。人武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同样也是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目前人武系统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不少认识上的偏差,其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为"人武部不是重点建设方向,人才队伍建设无关紧要"。调查中了解到,部分同志对加强人武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紧迫感。有的认为,人武部大量是做军地协  相似文献   

13.
近期,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人武部对全区专武干部队伍进行了调研,发现专武干部队伍中安心不尽心、职责意识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不专心本职。把专武岗位作为个人调整职务的跳板,这山望着那山高,存有朝三暮四的小农意识;有的专职不专武,兼职过多,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存有本末倒置的错位意识;有的工作消极,不思进取,作风漂浮,精神不振奋,存有不求作为的落后意识。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0月底,随着老兵退伍的日期日益临近,义务兵唐某的心情变得愈发沉闷。由于平时表现一般,连队转改士官的预定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退伍前发展的党员中也没有他,退伍回乡已成定局。看到同年兵中一些战友有的考取了军校,有的学了技术,想想自己在部队“辛辛苦苦”地干了几年,却只能回家种地,他好不甘心。  相似文献   

15.
王进 《政工学刊》2005,(2):30-30
参军入伍,是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大转折。此时此刻,新兵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由于环境和角色的转变,许多新兵的内心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感对自己的军旅之路充满了遐想;另一方面,面对军营紧张的节奏、艰苦的生活和严格的管理,一些新兵也会出现不适应的心理反应。对此,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调适和疏导,将会直接影响到新兵入伍训练的效果,特别是那些消极心理,更可能给新兵的军旅生涯蒙上心理阴影。新兵入伍后常见消极心理及其影响1.失落心理。很多新兵入伍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有的想考学提干有的想转改士官,有的想入党立功,还有的想学一技…  相似文献   

16.
青年官兵常见的自我意识偏差表现(一)自我否定。即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自我怀疑和否定。紧张的训练和工作、快节奏的军营生活、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及由此带来的激烈的竞争和挑战都会使部分官兵形成自卑感。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自卑感并非基于个体对周围环境和自我的客观、  相似文献   

17.
入伍时就读于福州大学二年级的73125部队一连上等兵陈温霖,7岁时就开始学习咏春拳,成为"一代宗师"叶问所创咏春拳的第四代传人。读大学时,小陈成立了百人"咏春社团",同学跟着他习武健身;来部队后,他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传授"咏春拳"初级套路,当上了武术教练,还组成10多人的"咏  相似文献   

18.
带着几分好奇和种种疑问,笔者对驻杭空军某部2004年底确定转业的团、营、连职,曾在部队担任多年飞行、机务、后勤工作的十多名干部进行调查采访。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待转业干部都能以适当的期望值去择业。但确实有小部分干部因种种原因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能正视现实,期望值过高。有的同志主观愿望是好的,想找一份更能适合自己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工作,但未能从目前国家客观环境去考虑问题。现在地方政府精简机构,国有企事业减员增效,使得一些干部个人的愿望难以实现。比如,省直机关本身在精简,可是有的转业干部却千方百计往里进,结果自然不理想。有些不符合安置在驻地条件的干部,不愿再回到原籍,往大城市里挤,宁愿在大城市当一名普通职员,也不愿回小城镇当一名领导干部。二是不能正视自己特点,盲目择业。这些同志有的认为自己年富力强,在部队进过正规院  相似文献   

19.
一是戒软。对民兵、预备役人员和专武干部的管理,是人武部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能否管理好这支队伍,直接关系到人武部的整体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以下表现:一部分人认为民兵不是兵,专武干部不是现役干部,因而不愿认真负责地管。另一部分人认为,一些专武干部年龄大,干武装工作时间长,有的还是自己的同学、战友,甚至老上级,怕管多了得罪人,因而不敢管。还有一些人武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能力较差,工作起来力不从心,显得软弱无力。 二是戒懒。目前,人武干部年  相似文献   

20.
据报载,前不久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涅姆佐夫在一次演讲中对俄新闻界呼吁:不要谩骂自己的国家.他认为,在报刊上经常登载文章谩骂自己的国家会把投资者吓跑,从而影响俄罗斯吸引外资.他批评一些人:“在这里,谩骂自己的国家似乎成了一种勇敢的表现.要是有谁说国家的好话,就会被认为是溜须拍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