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配置军事资产从战略上考虑,就是要确保军事投入不影响国家整体战略目标,不阻碍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要寻求军事财力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规避国家财政风险;要科学评估资产配置的作战效能,确保以较低的投入实现军事战略意图,实现质量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唐王朝建立之始,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军事财政体制。这种财政体制,保障了军事需要,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安史之乱,使国家财政收支失衡,军队吃“皇粮”的基础被严重削弱,唐王朝由盛转衰。唐代末年,藩镇割据,中央政权军资供给奇缺,军事财政保障由统一被迫走向多元,军队吃“皇粮”制度彻底崩溃,唐王朝最终灭亡。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开辟和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军事经济是在极为艰难、极为复杂的环境中建立和发展的,它对保障革命力量的生存与发展、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军事经济,具有许多特点。一、抗日根据地的军事经济,是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的军事经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经济具有独特的社会性质,它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  相似文献   

4.
军事财政运行机制的构建是以既定的经济体制为前提的。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为了适应经济体制这一根本性的变化,对军事财政运行机制进行局部的“修补”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本文提出了重构军事财政运行机制的问题。文章在讨论重构军事财政运行机制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事财政的运作机理和军事财政运行机制的结构体系及功能。  相似文献   

5.
军事部门提供的国家安全安定是一种“公共消费品”,无法标价出售以补偿其成本,只能通过特定的“技术装置”获得其补偿价值,我们称这种“技术装置”为军费动员机制。从理论上讲,无论在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军事部门运作所耗费资源的价值均应由政府财政动员供给。然而在经济体制转换中,则因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没有理顺,财政发生困难,还需军事部门自补一部分,形成了军费动员的双重机制即财政动员机制和自补机制并存。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创新: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开辟敌后战场,在军事史上第一次将敌后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迫使日军两面作战,持续消耗日军实力;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参议会制度,使人民享有制度保障的民主、自由,解决了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政权问题;采取大规模减税措施,实行增加供给的战时经济政策,形成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基础上的公私混合性质的初始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1978年以来的军事财政理论研究分为三阶段:1978—1985年;1985—1988年;1988年—现在。军事财政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是:基本澄清了军事财政的概念;确定了军事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探索了军事财政运行机制,客观分析研究了关于军费的度量关系;同时也对军费构成、国防预算和战时财政等问题做了可喜的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罗荣桓军事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战争理论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开展对敌经济斗争,发展根据地经济,保证战争供给;实行减租减息,为战争提供人力、物力资源;加强军队后勤建设,使后勤工作服务于军队、服务于战争;精减整编,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打牢军事经济基础;实行减租减息,保护私人工商业,发展军事经济资源;建立适合新特点的军事经济供应体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军事经济困难,是邓小平创建大别山根据地时期的军事经济思想,它体现了邓小平军事经济思想的辩证性、务实性和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集中阐述了抗日根据地军事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指出她是在马克思主义军事文化思想指导下,对苏区革命文化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借鉴和吸收。对于建立和巩固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军人待遇供给总体上应与军人提供的军事劳动质量与数量相适应,同时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军人待遇供给应与军事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相适应,其供给水平应有利于实现军人效用最大化;军人待遇供给变化应考虑最优军事劳动时间的调整问题,制定军人待遇政策既要重视调动军人的劳动积极性,又要避免产生负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斗争实践与古田会议决议有着诸多直接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互为动因的历史过程,尚未得到学术界的梳理和重视。本文在对此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从两方面加以论析:一是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斗争,为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践依据;二是古田会议决议,为东固革命根据地军事斗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是毛泽东从军事的角度研究经济和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军事的理论结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的军事经济思想就已相当丰富。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等著作中,他结合土地革命战争和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实际,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经济的一些基本原理,为红军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军事经济观点,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工农武装的存在和发展要有足够的经济力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而要开展武装斗争,就必须解决工农武装的物质保障问题。毛泽东早在红军创建初期就强调指出,工农武装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新阶段军事财政转型是军事财政观演变的必然结果,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利益与军队职能不断拓展的现实选择。实现“协调发展型”军事财政的目标,必须树立协调发展的军费观,强化军事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努力推进军事财政管理方式实现制度主导。  相似文献   

15.
军事财政是公共财政在军事经济领域的延伸,军事财政职能除了具有公共财政职能的共性外,还具有特殊性。本文从特殊的配置资源职能、弱性的公平分配职能和相对的稳定与发展职能三个方面对军事财政职能的特殊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军事财政政策的概念、目标、工具等进行分析后认为,军事财政政策是政府和军委及其总部为了实现军事持续发展目标,以切实满足公共需要而确定的军事财政战略和军事财政策略。其政策目标可以分为总目标、中层目标、具体目标;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军费预算、军品采办、军人待遇、军费供应与管理、军事财政动员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和人民军队建设过程中,一贯重视军事后勤工作,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战争物质观,深刻分析军事、政治、经济诸因素与军事后勤之间的内在关系,围绕正确处理战争与经济、依托社会力量组织后勤保障等一系列后勤实践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发展经济、建立根据地和后方基地,是搞好战争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军事联盟的概念、目的及其理论发展为基础 ,从联盟中出现的“搭便车”问题入手进行效益分析。运用古诺———纳什均衡时的国防供给与帕累托最优时的国防供给比较 ,说明了军事联盟中国防供给的不足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比较国防职能与军事财政职能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军费的性质。这是军事财政理论研究核心问题,关系到国防与经济关系的协调,涉及到军费使用的宏观、中观与微观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军事教育投资的主体、军事教育投资的供给与需求、军事教育投资的效率与效益等角度分析了当前中国军事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中国军事教育投资的基本原则和目标选择,并对优化军事教育投资的措施作了创造性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