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机电模拟式指挥仪中通常借助于小功率随动系统完成公式系中联立方程的求解以获取输出诸元,担负这种任务的系统通称为解算随动系统(下简称系统)。它除应满足给定的品质指标外还要反映公式系所提出的条件。在图1所示求取方位角γ的原理图中,X、y为目标现在点水平座标,V_X、V_y为微分平滑后求得之目标沿X、y轴的水平速度分量,t_f为弹丸飞行时间。提前量V_x·t_f 和V_y·t_f通过运算放大器X_q、y_q与X、y相加后由正余弦旋转变压器XZ—γ进行向量合成,然后正弦绕组给出求取γ的误差讯号d_q·δγ,余弦绕组给出的水平斜距离d可兼做自动增益控制讯号。通过系统解算消除误差(即使d_ч·δγ为零)得到γ值并向XZ——γ闭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在某鱼雷指挥仪中所采用的机电感应微分平滑装置的工作原理,线路方案、优缺点及其调试要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寻求一种地炮射角自动求取装置方案以代替现某地炮指挥仪在求取“射程”之后,用人工换算读取射角“密位”的方法,进而实现仪器求取诸元的全自动化;以提高地炮火控系统的适时性及快速反应性。文中扼要地叙述了射角(?)数学方程的建立;射角自动求取装置;(?)装置总原理线路示意图及其工作原理简述等。  相似文献   

4.
小高炮指挥仪的基本工作方式是:采用直角座标输入,经过微分平滑求出速度后,解算出目标未来点座标,然后应用三套随动系统解相遇问题,最终计算出射击诸元,并连续地送给火炮(见附图)。本指挥仪经过多年的实验证明,采用快速随动系统虽能基本保证精度要求,但输出诸元不平稳。如果采用平滑随动系统,这样虽能保证射击诸元平稳,但却产生滞后,不能满足精度要求。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采用了外加补偿装置,在保证平稳的基础上进行补偿。这样既能保证射  相似文献   

5.
我厂承制的某机电式指挥仪其目标航向求解方案是:将指挥仪计算求得的目标各瞬时的位置,投影到直角坐标系上的点[(Xmi,Ymi)i=1,2,…n]记录下来,并消除偶然误差,求出目标运动轨迹与正北线(Y轴)之间的火角——目标航向角Km。  相似文献   

6.
在火控系统中,目前使用的目标测定器(雷达、测距机等)测得的目标坐标位置量都是以轴角的形式输出的。如果在系统中配备的是模拟式指挥仪,则必须将代表目标坐标量的轴角转换成模拟电压量,这可在输出轴上安装自整角发送机或其他类型的信号电机即可。若在系统中配备的是数字式指挥仪,那必须在数字指挥仪上设置一个转换装置,将代表目标坐标量的轴角转换成二进制数字量。这种转换就叫做轴角——数字转换。本文提供一种比较简单且能达到很高分辨率的轴角——数字转换方案。图一所示的系统原理图是为雷达一数字指挥仪系统设计的。现以此系统为例说明它的原理。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我厂研制的某指挥仪,起初采用目标在弹丸飞行时间和观察时间内作等加速运动的假定,因此设置了加速度求取部件,经靶场试验结果并不理想。由于目标不能作真正的等加速运动,经过加速度求取部件后又扩大了随机误差,因此求取的加速度不是常量,波动较大,引起提前点误差扩大。因而在研制定型样机时,经过重新论证将目标运动假定取为:在弹丸飞行时间内目标作等速直线运动。但是必须考虑对俯冲目标的射击,因为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固体分解器原理方案,并给出一种电子求角装置原理。该固体分解器比由正余弦函数发生器组成的分解器,具有线路简单的优点。在高炮指挥仪中,计算火炮高低角及方位角是必须的。如果采用由固体分解器构成的电子求角装置,计算火炮高低角及方位角,可使仪器简化。一、固体分解器本文介绍的固体分解器是由固体组件,开关及阻容元件组成的分解器,它与机电元件旋转变压器的作用相当,故也可称为“固体旋转变压器”。但它不存在机械转角,而  相似文献   

9.
根据总后(1984)后司字389号通知,为解决部队急需,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研制了59式指挥仪关键计算部件:电位器、测速发电机和磁放大器综合性能参数自动检测仪器。可装备指挥维修工程车,军区修理厂和指挥仪修理工厂使用。该仪器由主控计算机T_p801、逻辑控制器、精密数控补偿器、52k 存储器扩展板、电机驱动器、面板控制器、T_p801p24行微型打印机、机械传动变速箱等部份组成。所用器件为国内外通用并可互换  相似文献   

10.
一种火炮指挥仪设计成功并投产装备部队后,当火炮射击的弹道轨迹(或说成射表)有变化时,若仍采用原设计的指挥仪进行射击诸元的计算,必然影响火炮射击的精度,若重新设计并更换指挥仪的弹道部件必将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并影响装备部队。因此在火炮射击的弹道轨迹发生不太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在原设计的指挥仪上采用简单的修正办法,使之计算的射击诸元逼近变化了的弹道轨迹,这样一个问题具有讨论与研究的价值。现以双管37毫米高射炮指挥仪(1035指挥仪)为例说明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七二二所控股公司——国船电气(武汉)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DSVG(低压静止型无功发生器)产品顺利通过评审。DSVG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能快速平滑地补偿感性无功和容性无功。国船电气公司研发的DSVG主电路设计采用三相四桥臂架构,实现三相四线制分相独立控制。该产品突破了目前业内主流产品三相平衡方案只能进行三相共补的局限,在保证性能指标的同时降低了功率器件数量和耐压要求,并将全过程响应时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高炮指挥仪输出系统的任务是把主机算出的射击诸元(二进制数)转换成发送机的角量,且应满足如下要求: 1.精度高; 2.平稳性好(在主机计算诸元平稳的前提下); 3.跟踪速度能在大范围内随机变化,用步进电机伺服系统作指挥仪的输出系统。为满足上述要求,主要应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①把二进制数变成均匀的脉冲序列; ②解决对步进电机的控制方式; ③解决跟踪速度在大范围内随机变化的问题。下面就此问题分别进行讨论,最终结果不仅适用于高炮指挥仪的输出系统,同时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如程控机床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串联补偿装置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主要环节的参数设计原则和一种适合不对称控制的快速系统负序电压检测方法.利用串联补偿控制方法解决StatCom在系统不对称条件下的运行问题.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高炮综合系统由高射炮、炮瞄雷达、高炮射击指挥仪、同步传动装置和伺服系统、电源站和弹药等主要部分组成。它出现于各国(美国、德国)军队中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军在卫国战争后用效能较高的57毫米(德国研制)、100毫米、130毫米高射炮综合系统代替了由85毫米高炮与三型指挥仪构成的系统。战后美苏各国又相继研制和列装了许多高射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简要阐述与风修正有关的几个概念以后,介绍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四种风修正方案和命中问题方程组,并对各方案线路和精度进行了概略的分析。在假定航路下,利用牛顿迭代法计算四种方案的输出诸元,进而求出各方案原理误差。假定风速和风向的测量误差分别为2米/秒和15度,运用台劳展开、线性代数和数值微分等数学工具可求出风速和风向的测量误差在输出诸元中的反映(即传递误差)。综合原理误差和传递误差可得出各方案的综合误差,并对误差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比较。最后,讨论了风速和风向的测量误差源,并指出舰船指挥仪减小装入风速和风向误差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指引下。在科学大会通知精神的鼓舞下,研制成功了模拟指挥仪某性能样机,室内动、静态精度达到设计指标,向全国科学大会献礼。该机采用了国产线性组件,与同类仪器比较,原理方案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带来了标准化程度高、通用性好、生产、操作、检测、维修方便等优点。适用于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发展,低压终端线路,特别是住宅负荷中,无功需求急剧增加。基于这一现状,提出了低压终端线路无功补偿问题。分析探讨了终端无功补偿设备与传统补偿设备的差异及应具的技术和特色,构划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明确了该装置开发研究中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措施,指出开发专门终端无功补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低压终端线路补偿装置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译文通报     
780577806478065780587 8059780667 80607806778061自动的防空射击指挥仪(Appareil de reglage de tirautomatis色,notament Pourdefense anti一aerienne)法国专利2,330,990伺服装置 (SerVo apparatus)一英国专利1,4 21,244 自行的防空装置 (Mobile anti一aireraft de一viee)美国专利3,946,640补偿稳定平台上瞄准线以消除横向直线加速度引起的瞄准偏差的系统 (System for eomponsating1 ine of sight from stabilizedP latform against misdireeti-on eaused by lateral linearaCcelearations)一美国专利3,829,659运动补偿器(Motion eom…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无速度信息的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带观测器的机械臂免模型模糊基函数网络输出反馈PD控制。所设计的模糊基函数网络被用来估计关节速度,并同时用来补偿系统的未知不确定。网络的权值及参数调整采用混合算法,且能够在线自适应实时调整,不需要离线学习阶段。所提出的观测器及控制器均不需要任何的机械臂动态模型(包括惯性矩阵逆),并通过引入PD控制使整个方案更易工程实现。基于Lyapunov理论证明了整个闭环系统一致最终有界。两关节机械臂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基于观测器的反馈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利用无源固定单站对运动辐射源快速定位,将不敏卡尔曼滤波(UKF)和后向平滑算法应用于单站无源定位,给出了一种基于后向平滑的改进UKF算法;该算法利用当前时刻滤波结果通过后向平滑算法平滑估计前一时刻状态向量和协方差矩阵的估计值,为前向滤波提供较高精度的起始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UKF算法在保证实时性的基础上改善了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