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国策》中“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故事 ,想来都不陌生。齐国宰相邹忌长得很美 ,徐公也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一日 ,邹忌问其妻 :“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妻子说丈夫美。邹忌不信 ,又问其妾和朋友 ,得到的回答都是他美于徐公。翌日 ,徐公来 ,邹忌仔细端量 ,认为徐公要比自己美。为何明知不如徐公美 ,妻、妾、朋友却要违心说“美” ?一番苦思冥想 ,邹忌终于明白了其中道理 :妻是“情人眼里出吾” ;妾是“畏吾” ;朋友是“有求于吾”。由“邹忌与徐公比美” ,想到如何对待“群众意见”。显然 ,对邹忌来说 ,妻、妾、朋友 ,三者已可成“众” ,都说…  相似文献   

2.
干部带车是防止车辆事故的重要措施,干部带车要发挥好带车管车的作用,必须做到“六忌”。一忌带车不管车。带车干部要严格执行“乘车要带车,带车管好车”的规定。出车前要做到“三问四讲清”,即问车辆是否检查,驾驶员休息是否良好,证件是否带全;讲清任务,讲清路线、路况,讲清时限,讲清路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区域的稳定性、专业的确定性和兵员的单一性,是建立技术兵储备区的一些基本原则,坚持这些原则是必须的,但实际工作中对这些原则要辩证把握,否则,将产生不利于部队建设和人才储备的负效应。建立预备役技术兵储备区有“三忌”。一忌形成“窝子兵”。一个部队连续几年在同一  相似文献   

4.
即兴讲话是每位领导者在社交场合的一门必修课,是一个领导者能力素质的综合反映,又是公众评价领导者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领导者有很多即兴讲话的机会,如果每一次即兴讲话都能讲得生动、精彩,无疑会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拉近讲者与听者的距离,提高领导者在群众中的威信。领导者要搞好即兴讲话,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要做到“五要五忌”。一要语言流畅,忌吞吞吐吐。讲话中,有些干部平时不注意口头用语,养成了一种坏习惯,比如“跟你们讲……”“这个……”“那个……”“啊”“噢”“嗯”等一类的词语,是领导干部普遍存在的“口语病”,…  相似文献   

5.
选地定植:宜选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种植地,按4米距离挖成水平带。植穴的长、宽、深各1米。每穴施饼肥4公斤,磷肥1公斤。在定植时要使嫁接口露出地面2厘米,以免埋入土中腐烂。 品种配置:为取得最佳效益,早、中、晚熟品种都应适当安排。特早熟品种50%左右。定植后要搞  相似文献   

6.
初为基层主官六忌李同贵基层主官是基层军政工作的领导者,是基层党支部工作及日常工作的主持人。初为基层主官,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要注意做到“六忌”。一忌情况不明决心大。不少同志初到基层任主官都抱有满腔热情,决心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干一番事业、创一番业绩。但是...  相似文献   

7.
政治教育质量不高,是影响基层教育效果的普遍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感到坚持“十要十忌”对提高教育质量十分必要。要话语新鲜,忌陈词滥调。讲授政治教育课,贵在话语新鲜。有针对性地用大家愿意听、乐于接受的新鲜话去讲解道理,这样教育课才易入脑入耳入心,...  相似文献   

8.
“回头看”作为一种首长机关通过对已抓过的工作反复查、反复抓,从而促进工作落实和质量提高的方法,在实践中具有积极作用。“回头看”要取得好效果,需要讲究艺术,把握好“五忌五要”。忌看“昔”不看“今”,要摒弃成见。当机关运用“回头看”的检查方法时,常常出现“新见”顺着“成见”倒,机关干部顺着首长看法倒等现象。即当首长或机关人员初次检查时一旦对被查单位形成了先入为主的看法,“回头看”的结果往往与初次印象极其相似。主要是因为首长或检查人员抱有成见。即使被查单位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初次检查结果在他们脑子里打下了很…  相似文献   

9.
杂交稻种子贮藏时间长,从夏、秋季制种,分别为9月中旬和10月中旬收获,直至翌年6月中、下旬播种,贮藏时间为240-270天。种子贮藏保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明年的种子发芽率和种植面积落实。为此,农户在冬贮杂交稻种子要注意以下“十忌”: 一忌烈日下曝晒种子。高水分种子不能在中午烈日下曝晒,以免种子“爆腰”,影响发芽率。 二忌种子含水量过高。杂交稻种子安全贮藏水分标准为  相似文献   

10.
在各种对照检查、民主评议中查摆问题时均须注意“十忌”: 一忌“怕”:怕得罪人、怕丢面子、怕伤和气、损团结而阻碍个人的成长进步。二忌“怃”:怃然,失意,或因家事烦心,或因前程暗淡,滋生无所作为而无所谓情绪。三忌“诬”:诬赖,视“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无人说”为金科玉律,伺机查摆问题、民主评议而进行打击报复,以发泄平时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为您服务     
冬季进补五忌 一忌无病进补。如过量服用鱼肝油可引起中毒;长期多量服用葡萄糖可使身体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忌慕名服药。有人认为越贵重,价格越高的就越能补益身体,便慕名服药。人参被称为补中“圣药”,且价格昂贵,但滥服会出现过度兴奋、烦躁激动、神经衰弱、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等症状。 三忌虚实不分。祖国医学早已确定“虚则补之”的治病原则,但不是虚症病人一定要吃补药。因为虚症又分阴虚、阳 提起家庭公害,人们首先会想到吸  相似文献   

12.
《战国策·齐策》记载:“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这是齐相邹忌之妻、妾、门客为了各自的切身利益,挖空心思地吹捧、赞誉邹忌之美。但是,高居齐国相位的邹忌没有偏听偏信,却“徐公来,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对此,他认真地反省,方悟出“吾妻之  相似文献   

13.
目前,部分机关愁抓基层难。逐步加大力度“抓”基层,为什么还会出现抓不紧、抓不实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机关管得太广、太死,强调给基层立规矩,忽视了让基层守规律。这已成为影响部队建设的老大难。顺应世界军事革命的发展和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机关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解除条条框框束缚,多考虑基层实际,放权基层,让基层唱主角,在“三要三忌”上下功夫。一要加强宏观指导,忌当“过滤器”。机关只有不断增强把方向、宏观统筹的能力,才能将基层工作抓得稳、抓得准、抓得狠。指导过程中要全程跟踪,重点指导。创新不是“闯祸”,放权不是“…  相似文献   

14.
打靶十忌     
一忌心神不定切记沉着冷静。人枪合一是一种境界, 但最起码也要不被他人干扰,因为当时那个靶牌好比一张你自己的答卷,需要认真涂写。二忌举枪不稳既使是你在对付移动目标,也要稳扎稳打。关键时候的轻微晃动,靶牌不会因你丝毫的失误而在它的上面开一朵标志奖励的“花”。  相似文献   

15.
年终总结年年搞,可真正要总结好,也不易。必须看到,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并不难,但要解决问题绝非易事。因此,搞好年终总结要“六忌”:一忌讲成绩夸大其词。在年终总结工作中,全面深入地回顾一年来本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成绩,总结工作中的宝贵经验,这对于鼓舞干劲,增强荣誉感,  相似文献   

16.
一忌“揠苗助长,目标过高”,缺乏现实性。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要经历一个过程,战士的思想进步也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不要不顾客观实际提出过高的标准,使战士们“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7.
詹龙 《政工学刊》2002,(10):24-24
蹲点帮带 ,是领导机关深入基层 ,具体帮助基层干部理清思路、提高能力素质、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帮先促后、整体推进部队全面建设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从当前情况看 ,蹲点帮带要取得预期效果 ,必须做到以下“十忌”。一忌下车伊始 ,咿哩哇啦。对蹲点连队的情况不熟悉 ,对基层建设形势不了解 ,对存在的问题不清楚 ,对官兵现实的思想不掌握 ,不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而是凭想当然 ,一副“秀才不出门 ,全知天下事”的样子 ,到处发议论、提意见 ,这也批评 ,那也指责。二忌蜻蜓点水 ,有名无实。整天忙于应付机关业务 ,无暇顾及蹲点工作 ,白天回…  相似文献   

18.
一忌消极被动。一些官兵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甚明确,在回答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的问题上,找不到令自己信服的答案。在学习中或消极或被动:推脱逃避者有之,敷衍了事者有之,盲目跟风者有之……其结果往往是徒有形式,白费功夫,收效却不明显。如此“劳”而无功、“学”无所获,既让人厌倦,又使人疲乏,更易滋长负面情绪而形成恶性循环。学习没有坚定的信念不行,没有积极的心态也不行,“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对学习不但要有目标,还要有动力;不但要想学,还要去真学。二忌贪图安逸。“书山有路勤为…  相似文献   

19.
教员板书是最常见的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好板书应做到“五忌五要”: 一、忌板书凌乱.要分区书写。板书凌乱,即书写内容杂乱无章.重要和次要的都穿插拥挤在一起,直接影响视觉效果。应将黑板分为两个区,或称主板和副板,分别书写内容层次、重点和关键词语等。也可以分为三个区,前两区作为主板,后一区作为副板使用。副板板书可根据需要随时擦掉,主板板书则应保留,以便课终小结。 二、忌字迹草率,要认真书写。草率的板书不仅不便于学员观看,同时还会使学员对教员产生授课不认真的看法,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每个教员都应养成良…  相似文献   

20.
阿Q头上有几处癞疤,总是忌说“光”、忌说“亮”,进而连“灯”、“烛”都忌。这,似乎也可以理解。就说“腐败分子”这个“尊号”吧,大概不会有人争而“得”之。可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最近某地的一场官司,颇引人注目。一位教授写了一部小说,揭露某县官员腐败成风,称得上是一部时下的《官场现行记》。既是小说,人物自然是艺术形象。小说成功或失败,人们自可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来评论它,称赞之,批评之,均无不可。本人没有看过这部小说,无权对它说三道四。但有那么一群“好求甚解”的人,硬是“对号入座”,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