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当前,随着核化生武器技术的发展与扩散,战争、恐怖主义、自然灾害及核化生突发事件已经对国家安全构成了直接、现实的威胁,在战争和非战争条件下,水对保障官兵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戴金益 《国防》2008,(11):57-57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成灾种类最多、受灾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参加应对自然灾害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当前武警部队随时可能担负的一项重要战斗任务。因此,打赢应对自然灾害的战争已成为武警部队急需研究和把握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武警部  相似文献   

3.
马俊鹏  袁志强 《国防》2009,(12):36-37
当前,我国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潜在的战争威胁将长期存在,政治性、恐怖性、涉外性事件和自然灾害等非战争安全威胁日益增多。面对国家安全威胁的多元性,后备力量必须大力加强多样化军事能力建设,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倪德斌 《国防》2003,(10):23-24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总是伴随着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建立完善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积极推进我国人防向民防转变,对于应付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防向民防转变受国家利益所驱,应强化与时俱进的紧迫意识 人防作为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责是保护国家战争潜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减少因战争空袭造成的损失,保护国家安全稳定。目前,我国的国际国内  相似文献   

5.
王平 《华北民兵》2010,(8):54-54
近年来,国内外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恐怖主义事件、社会公共安全事件、自然灾害等非战争威胁逐渐成为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危及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预备役部队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着眼有效履行使命任务,把握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规律,积极做好应急准备,确保遇有情况,拉得出、过得硬、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彬国 《国防》2010,(6):44-45
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力量源泉。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恐怖活动、严重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非战争军事行动已经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王伟  冯海龙 《国防》2011,(2):51
当前,我国正进入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加之自然灾害频发,采取非战争军事行动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十分重要而紧迫。预备役部队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的重要力量,必须着眼任务特点,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和改进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不断提高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非战争安全领域面临的恐怖活动、暴乱骚乱、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威胁凸显,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省军区系统作为应急动员建设的主导力量和连接军地双方的桥梁纽带,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是职责所系、优势所在、建设所需,必须密切关注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规律,努力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9.
民防动员,是国家为了防备和应付各种灾害困难所采取的特别措施。民防面对的灾害困难包括战争灾害自然灾害和灾难性事故。世界上最早的民防是英国为防空袭于1917年建立的防空机构。二战后,随着武器的发展,战争破坏力空前增大,民防动员越来越为许多同家所重视。由于防备以空袭为主的战争灾害与防备自然灾害和灾害性事故具有相似的行动特点和规律性,因此,大多数国家注重将民防由单一的战时功能拓展为平战结合的双重功能,出现了现代意义的民防。  相似文献   

10.
任力 《军事历史》2006,(6):58-59
◎序言“作”,在此当“始”、“兴”解,“作战”意为战争准备。本篇主要论述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旷日持久的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速战速决的作战思想和“因粮于敌”的战时后勤保障原则。本篇的思想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战争对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消耗孙子从当时的军事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战争给国家物力、财力带来的巨大消耗,尤其是旷日持久的战争给国家造成的各种危害。他列举了战争所需的诸方面的物质保障,得出了“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的结论。孙子的论述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即:战争对经济有很强的依赖性,国家若…  相似文献   

11.
苏传辉  袁斐 《国防》2008,(9):17-17
建立完备的城市应急储备体系,是各个国家应对战争威胁、抵御自然灾害、维护发展成果、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当前,加强城市应急储备体系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孙永继 《军事史林》2008,(10):46-4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世界战争。参战的国家和地区多达61个,人口超过20多亿,交战双方的兵力为1.1亿人,战争历时之久,波及范围之大,战火遍及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四大洋。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空前惨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3.
建立完备的城市应急储备体系,是各个国家应对战争威胁、抵御自然灾害、维护发展成果、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当前,加强城市应急储备体系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之一的土耳其,始终把发展国家民防看成是军事建设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战时土耳其民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采取有组织的防救措施,清除敌人使用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武器造成的危害;为国民在现代战争中的救护和生存提供保障;在战争时期建立军事工业和其他设施。和平时期土耳其民防的任务主要是清除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经济动员是进行战争、满足战争经济需求的一种手段,它是为国家安全服务的一种军事性的活动,这在国防经济学理论界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然而,在两极对垒已经结束、多极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的特殊阶段,战争行为随之相对地减少,而非主观意志决定的非战争行为却在不断增加、(主要指水灾,旱灾或地震等自然灾害)为了使非战  相似文献   

16.
彭新国 《国防》2010,(9):8-10
近年来,恐怖活动、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运用军事力量应对突发事件、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既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也是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深入研究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组织指挥问题,对于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史放 《环球军事》2009,(22):50-52
先后在20余个国家服役、产量超过1000架的苏制苏-25攻击机,是与美国A—10“雷电Ⅱ”齐名的世界著名近距支援攻击机。这种飞机的身影曾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战事中,从阿富汗战争到两伊战争,从非洲的局部战争到海湾战争,从车臣战事再到俄罗斯格鲁吉亚冲突,无不如此。  相似文献   

18.
施中苏 《国防》2008,(9):37-38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所谓国防动员体系,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应对战争或自然灾害威胁,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相互联结、互为支撑的动员保障系统。完善的国防动员体系,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  相似文献   

19.
刘国辉 《国防》2010,(11):52-53
新形势下,军警民联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已逐渐成为常态化应急行动样式。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个大类,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应对恐怖活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非战争威胁,强化危机处置和应急管理能力,既日益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也越发成为世界各国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