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政工学刊》2006,(9):64-64
(1)对自己不要太苛求有些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很高,做事追求十全十美,甚至近乎苛刻,常为微小过失而自责。为了避免挫折感,应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
《政工学刊》2004,(10):64-64
感觉精神不振,全身乏力,做事鼓不起劲,这就是疲劳。那么,怎样消除疲劳呢?也许有人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有些怪,疲劳就是累了呗,休息不就行了吗?有这种认识的人主要是他们对疲劳和休息缺乏正确的理解,要晓得疲劳性质不同。休息方式有别。  相似文献   

3.
心理平衡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完整稳定,心理活动协调一致,并同周围环境统一、适应的一种反应,也是对自己的需要、要求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人的意念活动,必然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人的心理对机体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但有些人却并没有在物质享受的同时,感到身心的愉悦。尤其是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感到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一种难以解脱的烦恼。日子过好了,但快乐无处寻了。没有时间放松自己,也不敢放松自己。为此,一些人发出了“活  相似文献   

5.
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从大处讲,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小处说,有家庭的和谐,邻里的和谐,团体的和谐,等等。它们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这些都是外部的和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和谐,即心理和谐,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说其他和谐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互协助,心理和谐则主要靠“自力更生”,自己给自己做工作,自己给自己上课,自己给自己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卑者,自轻自贱也。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认为天生不如人家,比别人矮了半截子。有时受到别人一点肯定,就会感到受宠若惊或飘飘然;遇到一点难题或压力,就心惊肉跳,忐忑不安,甚至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这种自卑心态,害人害己害社会。自卑伤害最大的是自己的自信心,失去的是走向事业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一个人对生活或工作充满希望才能有热情,有热情才能有能量,有能量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险阻。一个对自己都缺乏信心的人,不可能具有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勇气,不可能有积极的态度,也不可能有创造力,事业也就难以成功。一个人自卑感…  相似文献   

7.
李兆中 《政工学刊》2005,(10):49-49
一位小儿麻痹症患者,克服重重困难,锲而不舍,刻苦求学,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外语人才。当记者前来采访提到命运不济时,这位青年却说,他感谢命运的安排,要不是自己残疾,理应早早下田干活或上山劳动。是命运给了他比常人更多的学习时间,是困境给了他更多的思考人生的机会。这种对待人生对待生活的心理状态值得我们回味。生活中,一些同志遇到挫折时,在心理和认知上总习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得出的结论是别人和自己过不去,于是垂头丧气。有些同志遇到失误时,在心理认知上总习惯从客观条件上找根源,得出的结论是环境在处处与自己作对,总有被埋没的感…  相似文献   

8.
学会修改自己庄亚无论战友之间,还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常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叹:或感叹于复杂的世故人情,或感叹自己工作不顺心,或感叹交朋友之不易。如果你细心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些人说话办事如行云流水,有些人则屡屡碰壁,不是语言笨拙,就是动作迟缓...  相似文献   

9.
嫉妒是对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产生的一种忌恨情绪和扭曲心理,它企图削弱别人的优势以显自己强大。有嫉妒心理的人往往是一方面浪费自己的精力,另一方面又干扰他人的工作生活,为害不浅。而被人嫉妒的人更是陷于烦恼之中,他们在交往时受到排挤,工作上受人阻挠,生活中受到骚扰。大多数人在遭人嫉妒时,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听之任之,不是“冷战”到底,就是将“僵局”持续下去,有时甚至还导致矛盾激化。被人嫉妒时,不可等闲视之,而应该采取积极的策略,主动化解。具体来讲,应把握以下几点:一、主动沟通,赢得理解。很多人的嫉妒心理是由误解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党员要有强烈的党员意识,这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础和前提。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党员,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他们以实际行动发挥着模范作用,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扬。但也有些人,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党员,他们有的不是宣传党的主张,而是对党评头论足;  相似文献   

11.
克服“从众心态”。有些人盲目从众,人生观、价值观偏移,追求社会时尚,追求名声利益,讲究人情、面子,跟着别人讲求享受、吃喝玩乐,想潇洒走一回,从众心态严重。克服这种心态,要做到:(一)保持清醒头脑。众人说的话未必都是正确的话,有时可能是片面看问题的牢骚话,或是带有某种目的的诱导话,或是随便说说连自己都未必当真的虚假话。如果你信了,就可能吃亏上当。因此,对众人说的话,要多加分析,不能盲目从众。不能听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看别人怎么做就跟着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阅历,别人做了但你不适合做或不能做,别人这样做成功了但你未必能成功,不能看社会流行什么自己就盲目随大流。而要看这“大流”正不正确,能不能随,适不适合自己。时刻做到头脑清醒,不干蠢事。见人家奔了小康,自己就乱了分寸;见人家提职快了,自己的工作就干不下去了;见地方一些人有名车、豪宅,自己就想人非非,要另起炉灶了。  相似文献   

12.
塔山雄鹰     
雄鹰,常用来比喻有抱负、有作为的英雄人物。位于中蒙边境的六师北塔山牧场是一个哈萨克族职工聚居的团场,在这里有一个家喻户晓、受人尊敬的人,他被职工群众亲切地称为"塔山雄鹰"。他就是北塔山牧场党委书记、政委杨科生。  相似文献   

13.
在二战之后的65年中,俄罗斯人同大部分国家的人一同享受着二战之后宝贵的和平期,而这一和平是通过遏制手段所取得的。遏制手段所凭借的是一系列遏制力量,当然,这其中首先就是核力量。这些遏制力量不断发展、完善,并不断的与侵略力量构成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一些主要大国可能早就打算消灭自己的敌手,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因为如果爆发战争,他们自己也将被消灭。但是,在这65年的和平期中,一些人也在不断的寻找着破坏这种遏制力量与侵略力量相对平衡的局面。在这个由遏制力量构成的体系中有没有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4.
把枪当“尖刀”同大多数有志于军营的人一样,刘祖跃把部队做为自己施展抱负的青春舞台。1976年12月,19岁的刘祖跃终于圆了当兵的梦。他所在连队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国防部授予荣誉称号的“夜老虎连”。“老虎连”虎虎生气,刘祖跃同其它新战友一样,  相似文献   

15.
“不幸”是一块磨刀石。青年干部刚走上工作岗位,对前程充满美好的憧憬,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现实问题:同学历、同资历者平步青云,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调换单位,别人去了热点岗位,自己仍在艰苦的单位;分管工作受到领导批评……面对不期而遇的各种挫折、困难和失败,是丧失信心、萎靡不振、躺倒不干,还是振作精神、总结经验、矢志不渝、加倍努力?每个青年干部必须作出自己应有的选择,这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强不强、思想成熟与否的重要尺度。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悬崖;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岔口。从一定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6.
美感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审美,就是对审美对象进行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我们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人人都有爱美的天性,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不仅都具有审美的能力,而且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会到审美对象中,进行审美活动,美感教育,就是当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价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气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因此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人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梦想成真"是一句美好的祝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些人不乏很好的想法、目标和计划。让梦想成真,是许多人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但是有的人有了梦想之后,要么长期处于犹豫之中,迟迟拿不出实现梦想的具体行动;要么碰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甚至彻底放弃  相似文献   

18.
修养“十自”1.自爱。热爱人生,珍惜自已的身体、才能和名誉,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2.自信。有理想、有抱负,相信自己,不自暴自弃。3.自觉。自觉心是进步之母。工作、学习和生活诸方面都要严于律己,事事有所认识而觉悟。4.自谦。满招损,谦受益,即使在某些方...  相似文献   

19.
心理疏导是缓解官兵心理压力与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好办法,几乎每位军人在生活工作中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但还有不少人对心理疏导存有一些认识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每年都有一批新兵怀揣报国的梦想,肩负亲人的期望,走进他们梦寐以求的军营。他们热情有加、精神可赞,但是在历年的新兵连里,都会有一些人因想家而陷入烦恼之中,有效地帮助他们成功度过"想家期",是每个带兵人无法回避的重要工作,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学会的一项本领。如何看待想家问题家,是人生旅途的驿站,是远航船舶的港湾,是亲情、温暖和安定的代名词。每个人都眷恋自己的家,离开家的人都会想家。特别是新兵,从地方入伍到部队,一下子离开了自己熟悉而又温暖的家,长时间见不到父母和亲人,生活中缺少了家人的悉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