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引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  相似文献   

2.
<正>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常言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而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的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应从以下几点人手。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意义不大、空洞、不实用、更不实惠,甚至产生思想政治课:“讲过去的过时,讲现在的不真实,谈将来的不现实。”的错误看法。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有相当一部分理科学生不愿意上政治课,教师在上面讲,学生下边讲的抵触情绪是一大特色,造就教师上课也马马虎虎,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学观过分注重教师的权威性,轻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灌输式教学方式,往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形成了“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教师是教学计划的严格执行者,学生是教师执行教学任务的随从者。教师似乎变成了“勤教师”,学生却变成了被动学习的懒学生。  相似文献   

5.
<正> 最新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  相似文献   

6.
探讨在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地开展着新课程的改革,这次课程改革最鲜明的特点是: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狭义的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含义,过分追求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对探究性学习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颇,存在一些误区,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有别于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但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学习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互相渗透的,在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9.
合作探究与人共事的能力是21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大力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要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比较理想的方法可以先从改变学生的学习策略入手,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与人大胆交流、充分合作。合作探究学习可以表述为: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经历探究知…  相似文献   

10.
布鲁姆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主导,需要在一个人的知觉里十分重要”。他反对试图强迫学生学习教育方式,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使学生做到愿意学和学得好。在教学中,我深切感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为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从而确立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地位。“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  相似文献   

12.
对数学问题的背景与呈现方式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数学教学应关注现实材料组成的背景,但更应强调符号操作为主的数学学习背景;教师呈现约定式概念的问题的方式是直接的,呈现构造或发生式概念的问题方式是间接的.  相似文献   

13.
在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信息、并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讨论乃至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其目标是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领导、组织、管理以及团结协作等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实现本科教育的“四个回归”,是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应该完成的目标。要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建构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学路径中的学生角色。学生刻苦学习是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基础,实行一定比例的淘汰制是学生刻苦学习的重要保证,助力实现“回归常识”。在教师主导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究竟能学到什么和事实上学到什么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助力实现“回归本分”。课程全过程评价方式是动态全方面的评价方式,改变了目的性极强的单一期末考试评价机制,打破了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传统做法,助力实现“回归初心”和“回归梦想”。  相似文献   

15.
学习的问题,是我们党历来强调并一以贯之的。当前,建设学习型党委、培养知识型领导,是适应时代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目前需要做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教学中,必须改革封闭式的教法,从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入手,更新教学思想。“施教之法,贵存启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的“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三讲”的内涵,做“三讲”的模范,对推动党的事业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所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发挥育人实效,是新时代大学生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必要渠道,也是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诉求。思政课教师要紧扣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学理性,深挖斗争精神内涵,突出育人旨归;要围绕斗争精神价值,强调落地落实;要服务斗争精神实践,强调守正创新,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  相似文献   

19.
交往三戒     
人生在世,不可缺少朋友。然而,朋友间交往,既需要真诚、热情,也要讲求方式,把握好“度”。一戒,说不该说的话。新朋旧友相聚,免不了说些“悄悄话”,交流思想,互诉衷肠,这是沟通感情、培植友谊的纽带。但要讲“品位”、讲“纪律”、讲“艺术”。讲“品位”,就是不津津乐道格调低下的黄段子,错把肉麻当有趣;讲“纪律”,就是不口无遮拦泄露国家、军队的秘密,兜售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讲“艺术”,就是不信口开河、嬉笑无度,防止出言不慎伤害别人。古人一再强调“君子慎言”,虽有“忘形友来,或促膝剧论,或鼓掌欢笑,或彼谈我听,或彼默我喧,而宾…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都在进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试验。改革试验的着眼点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随之而来的是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教与学、讲与练的双边活动经常处于错综交织的状态。这就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课堂应变能力,确切地说就是课堂反馈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具备什么样的修养,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有较强的课堂反馈能力呢?一、知识面广,适应性强一个教师课堂适应性的强弱,反映了他的反馈能力的强弱。适应性强的基础是教师的知识面宽,知识面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