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生活中我们知道,当军人入伍的服役期限到了之后,有的人会选择转业,有的人会选择退伍。无论是其服役年限、服役种类、荣誉退役还是解除现役职务,都会享受一定的待遇。那么退伍军人新政策是怎样的?退伍军人新政策第一条为了做好退伍义务兵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们听到一些人武部和预备役部队的现役干部家属反映:其所在的单位领导认为.他们的配偶在本地或预备役部队当兵.不影响家庭生活.可以不享受优抚.致使部分现役军人没能享受到国家规定的优抚政策待遇。  相似文献   

3.
正前段时间,战友小王打电话到编辑部,向编辑倾诉了自己在火车站的遭遇:小王去车站购返程票的过程中,面对军人窗口长长的地方民众犯起难来,因临时赶火车返回部队,小王的车次还有一个小时就要进站。当小王手持士兵证去军人窗口买票的时候,后面的地方百姓来了一句"当兵的还插队昵?"这句奚落让他尴尬不已,只得又退了回去而没赶上火车。几乎每一个火车站都有"军人窗口"的标识,甚至有一些医院、银行也设置了类似的绿色通道。每当单位有紧急任务需要召回在外休假、学习官兵的时候,战友们手持证件,就可以在军人窗口顺利购买车票,登上返程的列车。然而我们也听到一些战友的抱怨,面对军人窗口排着长长的非军人队伍,本应享受优待的战友只能望之兴叹。面对"军人优先"的特殊照顾,战友们怎样做最合理呢?又该在哪些情况下享受"军人优先"待遇呢?为此,本刊通过网络与基层官兵进行了交流,大家讨论激烈。  相似文献   

4.
健全军人退出现役待遇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军队的普遍做法。它的实行对增强军人职业的吸引力和部队的凝聚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外军退役待遇制度作一简介。一、适宜的退役待遇,增强军人职业的吸引力外军大都十分重视军官退役后的生活待遇,在很多方面都给予照顾,使退役军官特别是退休军官的生活水平不至于降低。各国军官的退役待遇主要有以下几种:1.退休金。西方国家主要实行退休制度,政府不以行政方式给退役军官安排工作。因此,军官退休制度的核心就是领取退休金。一般来说,外军军官退休金占原薪金比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军…  相似文献   

5.
节气与生活     
军人的生活,应该是严肃紧张的; 军人的生活,也应该是健康精致的。服务于军 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军人的生活理念更加健 康、科学、精致。这就是“生活广场”的由衷 期待。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军队,一看到军人,同学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呢?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在边防线上站岗巡逻,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在抢险救灾中赴汤蹈火,在人民群众中见义勇为,在穷凶极恶的歹徒面前奋不顾身……总之一句话,军人是有独特精神气质和行为习惯的人。然而,军人都来自老百姓,是什么力量将他们塑造成了不同的人?这个问题就与我们今天讨论的题目有关。使一名普通老百姓成为一名合格军人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军营特殊的生活环境,这种环境是在军队的共同条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军事化生活的突出特点就是始终处于条令之中,军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受条令的规范和制约。因此,要体验和熟悉军事化生活,就必须首先  相似文献   

7.
疗养服务链     
这是个比任何时候都更强调标准化操作的年代。 经过采访.我们发现.在繁琐、细致、忙碌的疗养 工作表象之下.同样有一条清晰的服务链。任何一 个疗养员.都必须经历这个服务链的每一个环节。 关于那些环节上的职责、标准、工作量.便构 成了疗养工作人员“制式”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基本 参数。本篇将透过解码这条疗养服务链,以及这条 服务链上的“参数”.让疗养生活至少读起来不再那 么“神秘”和“遥远”。  相似文献   

8.
安庆纺织厂把国防教育与关心军属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增强了教育效果。在落实房子政策上,规定军人服役时间累计为广龄;部队干部家属享受厂内双职工待遇,近几年已解决军人家庭住房35户。本厂职工应征入伍。工资和基本福利  相似文献   

9.
2012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以下简称《军人保险法》)颁布施行了,为方便战友们熟悉了解这部法律,我们特意征集了最具代表性的十个问题,邀请专家律师进行解答,希望对战友们有所帮助。1.请问《军人保险法》规定军人军属主要享受哪些保险权益,应当履行哪些义务?——某部警卫连张连长在保险权益上,《军人保险法》规定军人依法参加军人伤亡保险、退役养老保险、退役医疗保险等,并享受相应的保险待遇。随军未就业的军人配偶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同时享受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的就业指导、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法律明确规定,军人有权查询、核对个人缴费记录和个人权益记录,要求军队财务部门和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办理养老、医  相似文献   

10.
后勤专业技术院校增强“军味”的问题,实质就是后勤专业技术院校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如何确实做到姓“军”的问题。“军味”本身是一个综合概念。我们认为:对单个军人而言,“军味”指的是作为军人应具备的特殊气质,它既包括一名军人良好的军姿、严整的军容、强健的体魄,同时还包括军人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高度的组  相似文献   

11.
一、竞争中的相对劣势——军人工资的现实分析 1.与国家公务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军队干部是国家公务员的组成部分,军人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以公务员为参照是具有较高的可比性的,确定军人基本工资高于国家公务员20%的标准,能够保证军  相似文献   

12.
军人待遇问题,是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政策性很强,牵涉面很广,反应很灵敏,关系到我军人员素质的提高,战斗力的增强,生活的保障和全军人员及其家属的切身利益,在国防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军人待遇问题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各总部的高度重视和全军广大指战员,以及人民群众的关切。对于军人待遇方面的工作和军人待遇问题的处理,我军自建军伊始到现在,已有60多年的实践。在这60多年的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的经  相似文献   

13.
王辉  刘旭东 《华北民兵》2009,(12):57-57
在内蒙古敖汉旗,说起人武部涉军维权协调中心,军属们人人都伸大拇哥,都能说出几件感人的事来。"人武部就是我们的‘娘家人',维权中心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只要涉及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事,他们准能为我们妥善处理,满意解决。"军属们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边婷婷的话: 古语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我国正处在和平建设时期,将近30年无战事。长期的和平环境使一些人逐渐觉得战争已经远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意识开始淡化。许多人不关心国防.只追求物质利益.这种国防意识的缺失无疑是让人担忧的。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群体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这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个国家的强大,自然离不开经济的强盛,但国防作为国家的脊柱.同样不可弱化。拿破仑说过: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的。以瑞士为例,这个永久性中立国虽然已经160多年没有战事.却始终在做着战争准备。这个国家有着十分完善的地下掩体,里面有水和食物.一旦开战,可随时供人使用。瑞士的常驻军队只有3500人,但战时却可动员35万预备役军人参战,其中还不包括专业技术兵种。一位瑞士的外交官曾自豪地说:“瑞士人踏出左脚是公民.迈出右脚就是军人!”如此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完善的国防动员制度,使这个中立小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中安然无恙。 历史一再告诫我们.失去忧患意识的国家是危险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安危存亡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国防建设不仅仅是军队和政府的事情.更是全民的责任,国防意识更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此时正值民兵整组之际.希望我们民兵能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切实加强自己的国防观念.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认真搞好训练,真正做到平时能工,战时能攻。让我们自豪地说:“我们渴望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分析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军人福利待遇入手,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军情,从军人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军人交通住宿优惠政策、军人购物优惠政策、军人及其家庭成员教育优惠政策四个方面探讨了在不增加军费的前提下完善军人待遇支出形式,改善军人待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央关于加强今后一段时间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今后的工作就是要狠抓落实。抓落实要靠民兵干部。没有坚强有力的民兵干部队伍,基层建设就很难落实。现在民兵干部队伍的现状,总体上讲是基本适应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形势的,但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一些单位的民兵干部待遇不确定。有些地方的民兵连长享受村级干部政治、经济待遇的规定落实不好;二是有的地方民兵连排长队伍中复退军人所占比重较低。军政素质差,组织指挥能力相应也就弱;三是一些民兵干部不热爱本职工作,过分强  相似文献   

17.
作为军人工资福利待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津贴补贴在军人工资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太小;岗位津贴享受范围小,享受标准偏低;津贴功能模糊、平均因素严重;军地津贴补贴的差距不断拉大。其原因在于指导军人收入分配的理论没有新突破,确定军人工资水平运行机制调整滞后,确定军人工资收入水平缺乏法律保障。对此,建立完善的军人津贴补贴制度体系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军人保险的军地接轨是指军人由于退伍、转业、复员、退休等原因,在返回社会时能够顺利融入地方社会保险体系,享受连续的医疗、养老等保险待遇,实现军地保险制度接轨。作为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它体现了军人保险关系向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回归,是国家对军人应享受保险待遇的延续,接轨的核心是如何保证军人回到地方后享有与地方人员相当的社会保险权益。一、军人保险军地接轨存在的问题军人保险军地接轨存在的问题,既有险种设置方面的,也有覆盖范围和保险水平低的问题,还有法规制度配套的问题。1.险种设置不完善,接轨缺乏接口。首先,在养老保障…  相似文献   

19.
军人待遇问题是军队建设的基本问题之一,它不仅是军人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军人,它给军人待遇提出了诸多问题,其中包括:军队的国家观与社会的军队观、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条件下军人待遇机制的异与同、军人待遇在历史与现实交接过程中的传统与接轨、军人的奉献牺牲与物质报偿的矛盾与统一、军人在职期间的价值与退役之后的生活保障等等。上述种种,既有实际的问题,也有观念的差异。实际问题中既有暂时办不到的,也有能办而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县(市、区)人武部自1996年收归军队建制后,在人武部工作的职工的待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军队明文规定的有关军人的待遇职工不能享受,而地方的有关政策他们也不能完全享受,如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地方保留性津贴等。二是职工进出交流渠道不畅,致使一些青年职工产生消极情绪。三是住房改革既不能享受部队的待遇,也不能与地方人员一视同仁。为调动人武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其正当的权益,笔者建议:有关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