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力戒“七不”坚持“七要”樊友亮在四个教育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同样的内容,同样的道理,有些干部讲出来就能取信于人,令人心悦诚服;而另一些人讲出来,则令人不以为然,被看做是唱高调。查其原因,问题不在于他们所讲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也不在于谁的言辞更漂亮动...  相似文献   

2.
王羲之不是被别人气死的,是被自己气死的。实际上,周瑜也不是被别人气死的,也是被自己气死的。周瑜若大气一些,若大度一些,没有一股“既生瑜,何生亮”的羡慕嫉妒恨的恶劣情绪,又何至于被诸葛亮气死?  相似文献   

3.
日前 ,在《健康报》看到一幅名为《花开何处》的漫画。画面上一人对着被折光花枝的秃树叹息 ,而旁边楼房各楼层的窗上却摆着插了花枝的花瓶。不禁联想到现在一些单位之用人。近几年 ,随着质量建军的步伐加大 ,科技练兵及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 ,工作量也加大了。一些单位的机关在感慨人才短缺之余 ,纷纷把基层一些优秀干部抽调上来长期帮忙 ,而忽视这样做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弊病 :(一 )不利于基层单位的全面建设。这些被抽调上来的干部基本上都是基层单位的“顶梁柱” ,抽到机关后 ,他们在忙于处理机关各种业务的时候 ,无暇顾及自己的本职工作 …  相似文献   

4.
正确处理好人才的稳定与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在稳定人才与人才流动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是过分强调人才稳定。事业兴旺、单位发展 ,关键在人 ,对此已经形成共识。很多单位和领导都想方设法把本单位的人才留住 ,不希望流失掉一个人才 ,把人才完全禁锢在自己单位里 ,想走万万不行。造成一些单位看似稳定 ,实际上处于一种亚稳定状态。二是稳定人才采用简单生硬的办法。一些人才在本单位已发挥不了作用 ,产生不了效益 ,本该调整到能发挥其所长的单位去 ,但为了保持稳定 ,领导不同意放人 ,采用卡压的办法把人留住 ,导致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 ,人在心不在 ,只要…  相似文献   

5.
心态各异的“留守族”栗红斌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孔雀东南飞”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人才大迁徙,特别是在一些地域偏僻、效益欠佳的军工企业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尽管如此,还是有绝大部分的青年科技人员留在原来的单位,充当着“留守族”的角色。他们难道就自甘“寂寞,...  相似文献   

6.
封志宏  凌志明 《国防》2005,(10):54-5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用工制度的改革和人才资源配置机制的改变,适龄青年外出打工经商的越来越多,这一方面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却给征兵工作带来了“情况难掌握,人员难召回,质量难保证”的难题。据调查了解,打工经商的适龄青年大多眼界开阔,综合素质明显高于在家务农(工)的同龄人,不少人还学有一技之长,如取得汽车驾驶执照,掌握电脑操作甚至软件编制技术,等等。动员他们应征入伍,无疑有利于提高新兵质量。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适龄青年外出打工经商染上各种恶习(疾)的也不乏其例,如一些青年在外患上传染病,一些青…  相似文献   

7.
省军区系统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有所作为,笔者结合数年参与扶贫攻坚的经验,对此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开发资本,是打赢这场“持久战”的关键 开发资本首要是人才。目前各开发决策部门都意识到人才是大开发决定性因素,没有人才,西部大开发只是一句空话。西部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大多是中青年农民。面对他们,我们绝不能用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来要求他们,无论从接受的教育,接  相似文献   

8.
张晓燕 《国防》2002,(11):54-55
近年来,城市民兵教育“三难”问题日益突出。一是人员难集中。企业因改革、兼并、破产,导致大量民兵下岗,流入社会,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城市民兵很难开展集中教育。二是经费难保障。因经济效益不好、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不少企业拿不出钱或不愿拿钱搞民兵教育,企业的民兵教育大多有名无实。三是效果难落实。城市民兵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兴趣爱好广泛,对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求很高,而传统的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呆板,  相似文献   

9.
痴心尚武人     
周来顺  代晓六 《国防》2001,(8):48-48
“为官一任,强武一方,再难不能难子弟兵,再穷不能穷国防”,这是河南省范县县委书记、人武部第一书记闫红心同志关心支持国防事业的“座右铭”。近年来,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范县连续被河南省命名为拥军优属模范县。人武部也被省军区表彰为“先进人武部党委”、“民兵训练先进单位”、“民兵装备仓库达标单位”等。  相似文献   

10.
把握“显才’与“潜才”的关系。人才有层次之分。也有显潜之分。“显才”成果卓著,出类技萃,显而易见,群众公认。而“潜才”已具备了人才的内在条件,但尚未施展才能或未做出政绩,还没被人们所认知。当前,我们各级领导在人才使用、干部选拔上,往往只注意显人才,而忽视大多数的潜人才,或只一味引纳外面的“显才”,而不去挖掘身边的“潜才”.以致人才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浪费了人才资源;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偏重于“显才”,无微不至。而对“潜才”不足齿数,甚至无人问津,挫伤“潜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际上“潜”与“…  相似文献   

11.
用长与补短是对待人才的两个方面。但在“先用长”还是“先补短”的问题上 ,一些领导干部处理的并不是很好。有的领导对人才有一种偏见 ,认为人才都有一种傲气 ,爱挑刺 ,怕影响了自己的权威 ,因而使用之前要煞一煞傲气、磨一磨“棱角” ;有的领导抱着一种思维定势 ,过分强调人才必须先有艰苦地区的实践经验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 ,而且把地区的艰苦程度与人才的使用挂钩 ;有的领导没有认清补短的真正目的在于用长 ,单纯为补短而补短 ,补短没有针对性。如此种种用人误区 ,造成了一些单位一边喊“没有人才” ,一边又让身边的人才埋没、积压 ,…  相似文献   

12.
“有爱无难。”这是湖南省汝城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王碧元抓武装工作时的口头禅。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真心真情浇灌武装之花结出硕果:该县人武部先后多次被广州军区、湖南省军区、郴州军分区评为年度工作“先进单位”、“全面建设光进单位”。日前,他本人被郴州市委评为“党管武装好书记”。 “是兼职而不是挂职,是实职而不是虚职,第一书记就要尽第一职责,真正  相似文献   

13.
天堂与地狱     
根据一些宗教,人死后便会因生前的所作所为而被安排入天堂或地狱。但是天堂与地狱的生活又有什么区别呢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包括王小二。话说有一天,王小二巧遇观音菩萨,向菩萨提出欲看看天堂与地狱生活的心愿。菩萨因小二的虔诚而答应带他游天堂与地狱一圈。当菩萨带小二到阴森森的地府时.看见的都是骨瘦如柴、饱受饥饿的小鬼。“为什么他们都这么瘦呢?”小二问菩萨道。“你瞧"此时,正好午餐时间到了,那些饿鬼都涌到一个巨大的锅旁。不过,此时他们的双手都被绑上了一双长达六尺的木匙。他们争先恐后地争吃,但由于被长匙所约束,…  相似文献   

14.
“人员难集中”、“资金难筹集”、“活动难开展”是当前制约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三难”。而“人员难集中”则是这“三难”之最难。 去年,河南省长垣县人武部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他们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流动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出“组织在流动中落实,活动在流动中开展,管理在流动中建立,作用在流动中发挥”的做法,实行组、训、管、用一体化,被全国40多家新闻媒体宣传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然而,这个被称为“长垣模式”的经验就能彻底解决流动民兵管理问题吗?答案显然还不是肯定的。因为,这个经验即使是在特定的范围内实施,似乎也远未那么完善,它依然遇到了一些未曾想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任骞 《政工学刊》2010,(7):59-59
一、既要会“相马”也要会“赛马”,让高学历与高素质画上等号。基层组织要当好“伯乐”。首先,要转变观念“识马”。不能把高学历干部要求民主宽松、爱发表不同意见等看作是政治上不合格,更不能把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的特点看作是“刺头”。要走出褒扬“驯服型”、挑剔“张扬型”的识人误区.破除评价潜规则,防止扼杀人才个性、束缚人才创造精神。其次,要多措并举“育马”。高学历干部文化程度高,但岗位锻炼不扎实,  相似文献   

16.
随手翻阅《济南日报》市场号,一则最新消息进入了眼帘:山东人才市场1998年12月27日和28日,举办大型国有企业人才招聘会,一些从外地“飞来”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被多数企业拒于门外,而本市一些下岗人员却受青睐,以致大学生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去”。大学生何以受冷落?一些企业的厂长、老总们如此解释:他们没有实践经验,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效益,还有不少办理户口、安排住房等事情;而一些下岗人员既能够马上工作,又没有办户、找住房等“麻烦”。笔者并不认为,下岗人员不能安排工作,而是担心一些企业选人的短视──只盯…  相似文献   

17.
中央军委日前下发的《关于加强军队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营造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依据《意见》要求并结合目前构建创新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来看,我们应着力突出包容失败、包“容个性、包容冒尖、包容追求”这四个方面,努力营造宽容宽松的创新环境,使专业技术人才始终处在一种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之中,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包容个性,容人之短。才华出众的人才往往个性鲜明,有时甚至表现为各种缺点和毛病,比如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的人常常不会俯首贴耳、惟命是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些单位领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军事人才品德培育的历史考察和比较分析 ,揭示了军事人才品德培育“三要素”(政治品质、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 )的历史必然性 ,尽管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军事人才品德培育模式。文章认为 ,中国历代军事人才品德培育是“政伦一体”模式的历史发展。进入新时期 ,我军的品德培育在以“阶级觉悟”和“政治素质”为主题的基础上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 ,突出表现为在新型军事人才品德要求上 ,必须做到政治坚定、道德纯洁、心理健康、全面过硬。文章还认为 ,尽管西方资产阶级军队的品德培育有其阶级的虚伪性、狭隘性 ,但他们从军人职业要求出发进行军事人才品德的培育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乱调兵问题令人忧 在某团采访,团领导向我们谈及这样一个问题:近年来兵员非工作需要调动在一些单位比较突出。新兵下连后,来自各方关于兵员调动的商调函纷至沓来,既有上级机关和老首长“打招呼”的,也有友邻单位“求助”的;既有其他军区的,也有跨军兵种的。尽管团党委一再采取“拖延战术”,最终还是难抵压力。笔者到几个单位  相似文献   

20.
日前,被誉为“当代毕昇”的著名科学家王选逝世,有媒体编发了“王选名言”,其中一句“我搞激光照排的时候,二三十岁,脑子最好用,新点子最多,是创造力的高峰期,但是人家不承认我。现在70多岁了,却给我这么多头衔。可是,我已经不在一线干了.难有作为了,愧不敢当了……”读后让人感慨万千,这位科学家的话中肯谦逊,朴实无华,却道出了当前在人才使用中的误区和人才的无奈。试想一下,如果像他所说的那样,在他风华正茂、精力充沛时被予以承认,及时安排在能够施展才华的位置上,想必作出的贡献会更大。而事实上,像王选这样的遗憾在许多单位大都存在,在基层也常听一些干部抱怨,在自己最有工作热情的时候没有放到合适的位置,而失去耐心时却被提拔晋升,致使工作积极性不高。这提示我们,用人的关键在用当其时,用当其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