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在数学中,不少学生总习惯于搬用已有的经验,机械模仿,表现出思维的依赖性、呆板性.为了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鼓励学生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发散思考,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意识之网,最终获得全新形式的思维效果.那么怎样激励学生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关键是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创设发散思维问题,有计划有目标的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思维变通培养.  相似文献   

2.
数学的课堂是思维活动的课堂,表面很平静,但学生的思维却是在暗潮汹涌,正因为如此,一些比较懒惰的、不爱思考的学生可能就跟不上老师的步伐,在那儿偷懒,然而这种偷懒却很难被察觉,所以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每一位数学老师的面前,那就是如何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我在教学中的体会是:要想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就要用心设计教学。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是教学策略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策略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教学策略的设计趋于科学、合理?关键是根据需要扬长避短、优化组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  相似文献   

3.
问题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自觉反映的心理过程,对提高中学生数学教学课堂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首先指出了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意义,在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中学生数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的多种途径:教师要秉持积极的鼓励姿态,让学生敢问;创设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爱问;提供合适的思考时空,让学生能问;把握必要的"五度六要",让学生会问。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语言课堂上的作用与在其他课堂上的作用是否相同,语言课堂的教学语言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文拟从语言学习规律和教学法的基础内容、理论和实践上对语言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希望引起英语教师对其课堂语言的关注和思考,从而更好地促进外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规则强调,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师生互教互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下面谈谈数学交流的尝试作法.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将思维教学融于课堂教学已成为21世纪教学的主流。文章以个案研究为基础,记述在英国所观摩的一堂思维教学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思维教学对课堂气氛和教学能力的影响,旨在引起语言教师对思维教学的广泛关注,并为其开展思维教学提供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7.
赵炜 《政工学刊》2014,(12):77-77
曾听过一则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在一所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结果,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相似文献   

8.
新课堂中,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力的活动,以此来激励鼓舞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激活者。一、在导入新知识过程中的激活者。学生在学习进入新知识前,教师首先要经过设计,他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大胆思考,从而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为学生了解和掌握后续内容,并对该话题的进一步认识作好铺垫,让学生在正式接触单元内容之前,激活其背景知识,使学生在所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自己对该主…  相似文献   

9.
一、领悟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意义 所谓情境,也可以说是感情的境界,是在具体场合下,人的情绪、思维等心理活动及其所产生的气氛的总和。情境是人的心理状态高度发展的必然条件,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催化剂,是学生进行教学思维活动的内在因素,同时情感和环境也是休戚相关的。因而,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很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过分夸大主导作用,而忽视了主体作用.该让学生操作的被教师代替了,该让学生思考的被教师讲解了,严重束缚能力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一直是教育家和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针对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很多科学的方法;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社会和生活,开阔其思维;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诸如此类.但就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而言,是要提高整个人、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化层次,在此意义上,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应实实在在.搞好中学作文教学,对于中学生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所以,有必要对作文教学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改革中着重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那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思考如何去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种.学生的任何思维活动都是由“疑“开始的,又在解决“疑“中得到发展,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恰当有效地引导,对于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其加深理解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成为老师表演的舞台,学生是观众。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老师的想法观点,看起来省下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没有经过自己的摸索,总归难以成为自己的东西。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没有品味、消化、吸收的机会。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占去了学生大部分时间,还统治着课堂教学,严重禁锢了教师学生的思想,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淡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惟有进行新课程改革才是语文教学的出路。作为教学现场的课堂是一个多维立体的动念场,被新课程解放了的教学创造力,将在这里迸溅智慧的光彩。教师在其间获得专业…  相似文献   

14.
导学达标是目标教学的四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导“指的是突出体现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启发诱导,“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思维活动.导学达标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而课堂的设问、启发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开启学生心智的阶梯与桥梁.若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提问、启导技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且也能有效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信息反馈,及时调节教与学的活动.因此,深入研究课堂设问、启发的策略,并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灵活地实施课堂设问、启导,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研究课题.本文分别就数学概念教学、数学理论教学和数学解题教学,谈一谈在导学达标一环节教学中如何设问,启导,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5.
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从对"教师教"的评价,转向对"学生学"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价不能仅依据对知识的掌握,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维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创设适切的评价机遇、及时有效地做出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关注终结性评价特别是过程性评价,是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小数学数学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让学生站在舞台的中央,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是一线教师永远深思的课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案例,论述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的具体经验与做法,实践表明"生本"不仅使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而且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包含三种思维活动,即师生的思维活动和数学知识与方法中蕴含的数学思维活动。其中教师的思维活动在数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数学思维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核心。作为教师,必须真正理解传授知识与思维发展的辨证关  相似文献   

18.
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学程度是教师上课在前,学生作业在后,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合理,但细想一下我们发现,学生在被动的情况下接受学习,存在着跟随性、同步性、复印性,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由于教学效率低,教师不得不布置大量作业,这种高耗低效的作业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由于负担过重,使教学效率更低,渐渐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作业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与个体需要,由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数学教学中"懂而不会"是一个普适性现象,究其原因,有教师教上的问题,有学生学的问题,本文从微观和宏观对数学教学中"懂而不会"现象进行剖析,并有针对地提出对策,从微观上加强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从宏观上加强数学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加强学生数学知识生活化和生活知识数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试误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由于受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影响,难免出错。如何避免学生少出错,甚至不出错,除了教师传授知识准确外,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教师设计陷井或有意识出错,诱使学生出现错误,再以此为契机,实现多方面教学目标,会给我们讲解数学问题带来耳目一新、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