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年关” ,本意是指旧社会贫苦百姓到年末要还债、交租 ,而要过的难关。现在正临春节 ,对领导干部来说 ,要过好“年关”也不容易。说它不容易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 )“年关”是对领导干部有所求的人行贿的时机。在这个时期 ,一些平时对领导干部想行贿而又没有机会的人 ,会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 ,说句“领导过年好” ,就顺理成章地把“精神加物质”的东西送上了。如果领导干部只看“现象”不抓“本质” ,就很容易被这些人所利用。(二 )“年关”是被领导干部关心过的群众表达谢意的时候。领导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讲正气”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原则,要按党的原则和军队的纪律办事。这次“三讲”教育要解决部分领导干部原则性不强的问题,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问题。解决领导干部中原则性不强的问题,应走出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是走出“讲原则会得罪人”的误区。讲原则得罪一些人。因为坚持了原则,会使一些人的私欲满足不了。问题是得罪多数人好还是得罪少数人好,丢掉多数票好还是丢掉少数票好,丢掉组织的信任好还是丢掉个别人的私情好,作为领导干部心中要有“一杠称”,掂一掂其中份量的大小。当然,现在有那么极少数领导干部既不相信群众,也不相信…  相似文献   

3.
状态,是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状态就是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劲头。而领导干部“不在状态”,就会“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能履行“官”的职责,反而会产生一些群众不欢迎的“官”。领导干部“不在状态”,容易产生一些“无能官”。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怎么造福?要靠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从哪里来?只能从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中来。而领导干部“不在状态”,学习就会静不下心,坐不下来,学不进去,官升了知识不升,位置高了素质不高。这样的官只能是“无能官”,“造福一方”只能是一句空…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当上了领导干部,特别是当上了相当一级的领导干部之后,权力在握,众星捧月,整日颂扬的话、报喜的话不绝于耳,而批评的话、报忧的话则很难听到,特别是一些“坏消息”不是被封锁,就是不愿听。其结果,不仅影响了领导人的正确决策,而且也影响到领导人的自身形象。古人曾言“兼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各级对领导干部的自身建设抓得紧,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效。但是在对领导干部自身建设的具体要求上,也存在着“失之于偏”的现象,有时片面强调“廉”的一面,以为“不占不贪”就是好干部,“政绩”如何无关紧要;有时又片面强调“能”的一面,只要能“开拓、创新”就行,品行差点则是“步小无害”;而在强调“廉”和“勤”的时候,又都忽略了作为领导干部自身建设又一重要的方面,即“谋”。对领导干部的自身建设应全面要求,而不能单一地抓某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作为领导干部,珍惜家庭既是义务也是责任,既要管好家人又要管好自己,始终坚持用“四自”的要求强化自我教育意识,同时要自觉接受家庭的监督,把监督延伸到“八小时”以外,延伸到非亲近的人不能接触到的范围中。分析反思一些犯错误的领导干部,要么因为磨不开情面,或出于某  相似文献   

7.
解决认识问题 ,注重从思想感情上自觉密切(一 )充分认识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必须端正对基层官兵的根本态度。领导干部对基层官兵的态度和感情问题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问题 ,也是检验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搞得好不好的“试金石”。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群众关系搞不好 ,主要是在与基层官兵的感情和态度上出了问题。概括起来集中反映在三个字上 :①“远”。就是一些领导干部不愿意自觉地去接触基层官兵 ,习惯于高高在上 ,长此以往 ,基层官兵对领导干部也必然敬而远之。②“疏”。就是领导干部对基层官兵缺乏亲近感 ,缺乏兄弟般的情…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谋事不谋人”的概念在一些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口中使用频率较高。它作为对干部思想道德品质和为人处事的特定要求之一,本意无可非议。实践中它对提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党内团结,确实也产生过积极作用。但如果把“谋事不谋人”的涵义扩大化,或是把“谋事”与...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述职报告还是民主生活会,最常听到自我批评者的一句话就是“工作中存在急躁情绪”。领导干部这样说,普通干部也这样说,行政领导这样说,专业技术人员也这样说。说者理直气壮,“急躁情绪”似乎不是缺点,而是“积极进取”的委婉表达方式,以至于大家都反复引用而乐此不疲。事实上,对“工作中存在急躁情绪”的随手拈来,反映了一些干部对“急躁”一词存在着片面理解,更反映了个别干部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想借此掩饰自己缺点的本意。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调任或退休后,受到了原单位干部群众的冷落。伤感之余,发出了“人一走,茶就凉”的感叹,大有看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意。面对这种“冷落”,人们不禁要问:“人走茶凉”该怨谁?  相似文献   

11.
值得注意的“飞鸽牌”干部族“飞鸽牌”和“永久牌”本来是两种自行车名牌产品,然而近几年来,三线企业职工把一些干部也分为“飞鸽牌”和“永久牌”。特别是一些偏僻的二线企业,“飞鸽牌”式的领导干部日渐增多,今天走一个,明天走一双。如四川一家三线企业,连续五、...  相似文献   

12.
“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信任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它对提升人的精神状态,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巨大作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领导不善于信任,往往既丧失了部属的信任,失去了群众的支持,也抑制了部属积极的精神状态,进而造成双方工作绩效的下降,影响单位的全面建设。因此,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信成事。  相似文献   

13.
江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 :“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 ,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关键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保证他们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 ,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 ,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监督意识 ,使他们在行使权力中自觉地接受监督、开展监督。总的看 ,大多数领导干部对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是高的 ,监督意识是强的。但也有少数同志存在一些思想障碍 ,影响了监督工作的开展 ,主要表现在 :把上级对…  相似文献   

14.
茶余饭后,在与一些党员谈到共产党人应有最起码的标准时,有的同志谈及一些社会现象,让人感到惊叹不已:有的领导干部只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官”,记住了自己的官衔,却不知道自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党员”。 作为一名党员,只有时刻记得自己的特殊身份,才能自觉地、严格地按照党员的  相似文献   

15.
某日,一位基层主官有一事拿不定主意到上级机关请示领导:“此事如何办才好?”可上级领导说:“你们单位的事,看着办吧!”一句“看着办”,使这位主官感到:“看着办,真难办啊!”如果下级把事情办好了,领导脸上有光彩;如果下级办出了问题,领导也便于推卸责任。“看着办”已成了某些领导干部的口头禅。这句口头禅,弹性极大,既可以理解成“这样办”,也可以理解成“那样办”,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便会就此钻空子。比如,在查处党员违纪案件上“看着办”,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查处走私问题上“看着办”,就会公私不分,不了了之;在接待标准上“看着办”…  相似文献   

16.
“年龄基本到杠,职务基本到顶。”或许是出于这种“基本”状况,人武系统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主官很容易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于是,以下一些现象也就不鲜见了:有的把工作标准定在守好摊子上,只求不出事、过得去;有的认为军分区、人武部机关地处城区,具备了“安家落户”的条件,可以腾出精力照顾家庭、设计自己的“小日子”了;  相似文献   

17.
孙涛 《政工学刊》2001,(1):30-31
作为一位领导干部,能走到今天这个岗位,大多经过党的多年培养、实际工作的艰苦磨练、自身修养的长期积累,具有较深的思想理论功底,较强的辨别是非能力和奋发向上的拼搏进取精神。只要能够保持和发扬自身这种素质上的优势,就不会在人生观这个根本问题上发生偏差。但是,从目前一些领导干部突然出“岔子”、中途栽“跟头”、末尾不保“节”的教训来看,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人生观的改造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少数领导干部人生观发生蜕变的主要表现:由“官位”转向“品位”。有的领导干部到了一定的“层次”后,便开始发言讲“官话”,表…  相似文献   

18.
张子鸿 《政工学刊》2004,(12):56-56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在述职中存在着“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现象,基层官兵颇为反感。领导干部述职中存在的“孤芳自赏”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一)自我夸赞。证明自身履行职责情况立意高远,精心提炼,大搞自我表扬,尽拣好听的说。讲工作成绩全面具体,谈经验体会头头是道,甚至把几年前取得的成绩也“连贯”起来再度欣赏,尤其对上级领导的表扬、赞赏讲得慷慨激昂,简直把自己说成一个“贤人”、“智者”,好像整个部队建设的发展进步都是他一个人干出来的。(二)报长遮短。少数领导精于世故,很会把握讲问题的分寸。讲成绩和优长时夸夸其谈,而讲…  相似文献   

19.
原则是什么?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法则或准则,规范着人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可以怎样,不可以怎样。做事情一是一、二是二,一切按“规定”和“要求”办,这叫“讲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群众会说这个领导“讲原则”;有的干部不坚持原则,把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关系、个人的感情放在原则上,群众会说这个领导“不讲原则”。群众希望领导干部讲原则,反对领导干部不讲原则。当然,个别时候、个别情况下,个别人也采取不那么正当的手段,利用群众暂时对一些事情的不理解,煽动群众对坚持原则干部的不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  相似文献   

20.
近期,我们对如何做好“两个经常性”,工作进行了蹲点调研,总的来看,各级领导干部经常抓、抓经常的观念树得比较牢,“两个经常性”工作比较深入细致、扎实有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和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