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自觉树立和实践“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政治、理论、社会、军事等方面,正确把握“八荣八耻”的重大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对照“八荣八耻”要求,企业职工队伍的荣辱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受封建腐朽思想和现实社会中不良思潮的影响,少数职工的道德价值观、荣辱观变得不够鲜明,部分职工助人为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观念有所淡化。因此,在企业中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非常及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道德能力是道德主体在面对道德问题、道德情境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 ,正确进行理性思考、判断和选择 ,并能克服困难 ,主动践行道德行为的能力。当前 ,军队所处的大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多样 ,加上现代网络技术的日渐普及以及道德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 ,使当代军人特别是青年军人常常面临着诸多道德困惑和难题 ,似乎要做到道德上的纯洁越来越难。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注重军人道德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 )适度灌输与启发引导相结合。知是行的先导 ,只有准确地把握军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才能分清什么是“应当”和“不应当” ,理性…  相似文献   

4.
张东亮  张国斌 《国防》2006,(7):54-54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人武部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从小事做起,激发大家争做道德建设的“排头兵”。他们将“八荣八耻”分成八个专题,对干部职工进行形式多样的荣辱观教育,帮助大家正确划清是非、美丑的界限;开展演讲、辩论、心得体会展评和学唱“八荣八耻”歌曲,增强大家践行“八荣八耻”道德规范的自觉性;把荣辱观学习教育同《党章》学习、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教育活动紧密结合,部党委“一班人”对照“八荣八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梳理问题,并制订改进措施。为深化荣辱观教育成…  相似文献   

5.
亲社会行为具有无私增进他人利益的道德属性.亲社会行为与道德的这种特殊关系,决定了亲社会行为培养离不开道德教育的作用.事实上,道德教育对亲社会行为培养具有诸多正向作用.如道德榜样教育激发亲社会行为模仿,道德知识传授解释亲社会行为的合理性,道德舆论宣传创设亲社会行为的情境氛围等,通过考察这些正向作用,为亲社会行为的伦理培养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重大任务,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正是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重要目标。道德认同是激发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增进道德认同是培养社会成员亲社会行为的根本途径,因而亟须在道德认同视角下深入探讨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机制。当前社会背景下,完善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规则认同机制、社会归属认同机制、社会责任认同机制、社会支持暖化机制、社会回报强化机制和社会实践固化机制是针对现存突出问题应做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即将过去的2011年,是人们值得记忆的一年,太多的人物和事件值得我们思考。扶起跌倒老人成了一个法律难题,一个叫悦悦的两岁小女孩离我们而去。少数人的道德缺失问题成了全民讨论的课题。回顾这些曾经引起关注的社会道德事件,反思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希望,即使"小悦悦事件"中也还有一个让人敬佩的拾荒阿姨陈贤妹。为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宣传,推动形成良好道德风尚,为提高兵团职工群众的道德素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本刊从10月开始,推出了"好人善事"专栏,并在本期集中推出一批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的人物故事,以及漫谈道德建设的随笔。希望借此寻找更多在我们身边的好人善事,让兵团人身上的道德闪光点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句“以德报怨”的成语,出自《论语》,充分体现了孔子提倡“仁”的思想,成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陷入了无休止的“怨怨相报”之中,仇恨愈积愈深,最后还是两败俱伤,双方受害。近读一篇文章,知道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对在“文革”中凶残地殴打过他的同事不计前嫌,还为此人出国留学写了推荐信,深为他的善良品德所感动。但我认为这样做的前提是对方本质上属好人,而不是“狗”和“蛇”,否则鲁迅先生“痛打落水狗”的高论和“伊索寓言”的告诫就错了。“人善人欺,马善人骑”是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人们体悟出的痛切之辞。如果大家不确立人宁可受穷,宁可事业无成,也不可不善良的伦理道德,那么社会将永远停留在“恶人劣马”的阶段。善,是文明社会道德的核心,人的一生在“善”的方面要求很多,我认为尤其要实践“三善”。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中国,道德学说是各种观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在政治上体现为特别重视道德感化,尤其是对身教的重视,强调尊者、长者、领导者要特别注重身教,即所谓“身教重干言教”。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治”传统的要旨,是“治者”作为道德表率和示范来体现教育感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荣辱观,以“仁”为基础、以“义”为标准,闪耀着真理性的理论光芒。“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体现的就是先秦儒家荣辱观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1.
道德环境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大类。社会环境在道德环境中占主要地位 ,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 (或精神 )环境、国际环境和历史环境。环境可以改变人 ,改变人的思想道德面貌 ,实践是人与环境关系的纽带。人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能动地改造环境。对自然环境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大力宣传和弘扬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各类典型 ,用他们的规范行为做好感化和教育工作。下决心改变目前学术界重环境伦理、轻伦理环境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2.
《兵团建设》2006,(6):25-26
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强调的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兵团广大共产党员对这“一荣一耻”体会最为深切,因为兵团人所担负的“屯垦戍边”使命最本质的属性就是爱国主义,兵团精神的核心就是“热爱祖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没有比热爱祖国更伟大更荣耀的事了,爱不爱自己的祖国,是每个公民、每个共产党员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和最根本的政治原则。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与“德治”各有所长 ,但都有致命的缺陷。儒家认为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 ,强调道德教化调整社会关系以及官员以身作则的道德示范作用 ,确有可取之处 ;但过分夸大统治者人格的作用 ,淡化法律作用 ,将法律降低为推行“德治”的工具和附属地位 ,从而走向“人治”。法家“以法为本” ,“事断于法”“法不阿贵”“法与时转则治” ,强调法的重要性、公正性和发展性 ,但它否定德教作用 ,成为不折不扣的“法律万能论”。实际上 ,道德和法律是治国的两种基本手段 ,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二者并驾齐驱 ,并行不悖 ,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4.
杨光 《政工学刊》2008,(10):44-44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学者倡导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所追求的崇高境界。作为道德修养方法,慎独要求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谨慎地注意自己的内心和行为,防止出现违背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始终保持道德操守;作为道德境界,慎独表现为“诚其意”,不自欺、不欺人,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品德,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觉、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15.
军队学习贯彻胡主席"八荣八耻"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在坚持依法从严治军方针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管理教育功能,以德治军,为部队管理教育工作提供重要方法和精神力量源泉。文章从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管理教育功能入手,兼论胡主席"八荣八耻"重要讲话精神在部队管理教育中的贯彻,对新形势下如何在管理教育中实践"以德治军",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主要是:形成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明确了“相适应”、“相协调”、“相承接”三者统一的目标任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实践要求,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导作用,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力戒道德建设的“无我化”、“空洞化”和“泛政治化”,抵制“非道德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的泛滥与风行。新中国道德建设的发展走向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大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四观”中凸显道德观教育;在“四真”上下工夫塑造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17.
聂韡 《政工学刊》2008,(12):41-42
军队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含义及特征 (一)军队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基本含义。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廉洁自律是由“廉洁”和“自律”两个词义组成的。廉洁,指的是清廉、清白,与贪污相对。自律,伦理学上与他律相对,指主体的自觉的道德意识和实践,是反映道德发展水平的概念。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廉洁自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廉洁自律主体依靠自我内在的道德力量,自觉地保持清廉、清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8.
曹小冬 《国防》2006,(10):81-81
“以诚实守信为荣”,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诚信,作为一种操守,一种自律,一种价值体系,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2000多年前孔子就倡导“仁、义、礼、智、信”。诚信,可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备这种品质,对于军人来说,还有特殊的意义。有诚信,才有官兵的团结友爱,才有政治上的保持一致,才更有利于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生成。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与人相处有方法问题,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品德、是信赖。可以说,失信就意味着失去一切。一个人诚实之所以…  相似文献   

19.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为引导在全兵团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日前,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党委组织部、兵团文明办联合举办座谈会,邀请兵团有关部门、群众团体、团场、企业、学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进行了座谈。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刊登,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成义 《政工学刊》2006,(12):11-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中,鲜明地提出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我理解,胡总书记强调的诚信有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是道德层面的诚信,是人品的问题,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二是法律层面的诚信,是素质的问题,遵纪守法、讲究信用、言行一致;三是政治层面的诚信,是信仰的问题,对理想、对组织、对事业忠诚坚定。道德和法律层面的诚信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一个公民的普遍要求,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讲,不仅要按照道德和法律层面的诚信要求去做,而且还必须做到政治层面的诚信。政治层面的诚信,本质上就是党员干部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