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由此可见批评的作用。然而在一些单位 ,因为批评渠道不畅通 ,正常的批评也开展不起来 ;有的为了照顾面子 ,导致批评“甜蜜化” ;有的开展批评时要么是默默无闻 ,要么是你好我也好 ;有的因“后顾之忧”过重 ,在开展批评上吃“大锅饭” ;有的要么是对事不对人的隔靴搔痒 ,批评质量不高。江主席在“七一”讲话中说 :“要经常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开展好积极的思想斗争 ,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对照江主席的讲话 ,我们要在部队营造求真务实的作风 ,坚决克服和摒弃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就…  相似文献   

2.
打巴掌与给甜枣刘春覃事孝某高炮营的打靶动员大会上,营长指名道姓地批评了5名违纪战士,并让他们当众“亮相”,同时又指出了他们的优点和成绩,给他们提出了希望,使几名战士既有痛苦感又有舒服感。既起到了“杀鸡儆猴”的功效,也给大家指明了努力方向,使动员大会真...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池州军分区党委“一班人”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党委严格落实了每月民主评议干部和每季度干部作风思想整顿的“党管干部”制度;坚持对干部考勤亮分。先后对4名违纪干部以纪律处分,少数不求上进、“混日子”的干部受到了指名道姓的批评。他们大力开展“优秀机关干部”评比竞赛活动,在奖惩、使用等方面切实体现出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光荣传统,对改进和促进工作益处多多。有的同志却不好好利用这一思想武器,最常见的就是批评时吃"大锅饭",不愿指名道姓、直截了当,"板子"不打到具体人身上,使批评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批评中注意时机,讲讲方法固然应该。然而,上述批评却不是这样。这些同志在开展批评时存在种种心理障碍,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批评领导怕穿小鞋,批评  相似文献   

5.
战斗堡垒无“战事”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指通过开展积极的思想交锋,使党支部在“团结———批评———团结”的良性循环中,提高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但在个别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些没“战斗”的现象。镜头一:某连支委民主生活会上,3名支委成员围绕议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批评要么是学习抓得不够紧,要么是有时脾气不太好;批评别人要么是“光荣的缺点”,要么是无关痛痒的不足。最后,民主生活会在书记“总体不错”、“个别方面尚需加强”的总结中“友好”地结束了。镜头二:某中队一…  相似文献   

6.
当面敢批评     
说到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想起了陈毅元帅的两句诗:“难得是净友,当面敢批评。”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和实效性,坚决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当面敢批评”难能可贵。这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现在却稀缺起来,批评放“礼炮”、打“隔山炮”、放“马后炮”比比皆是,不敲当面锣、对面鼓,批评不地道,也缺乏实效。  相似文献   

7.
一要对症下药,驾驭好批评的准度。做人的思想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心理工程,只有对被批评者有了深入了解之后,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因此,指导员在实施批评前要反复核准事实,弄清真相,不能道听途说、不加分析,批评时要客观真实,准确无误,分寸适当,防止批歪,避免批错。对被批评者要对事不对人,对犯错误者的错误行为要恰如其分地批出来,有多少就是多少,切不可随意联想、形容过分、无限扩大,更不能无中生有、一犯错误而全盘否定。尤其是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一惯这样”、“不可救药”等类言词最好不用。批评错了的,或与事实不符的,要及时纠正,不要…  相似文献   

8.
错误的“两难选择”朱海文有些干部在向领导汇报思想时,常会提出这样的难题:“要么提我,要么让我走,别无其他选择。”一旦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就思想上不安心,工作上不尽心,本职上不热心,甚至小病大养,无病呻吟,经常出难题,“逼”领导“就范”。“要么提我,要...  相似文献   

9.
记得小时候,父母带我串门或家里来了客人时,每当自己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大人们总是悄悄地扯扯我的袖子以示提醒。这是善意的批评、无声的警告。然而,现在这种“扯袖子”的事却渐渐少了,不少人习惯于当“好好先生”,奉行“好人主义”,人与人之间甚至开始忌讳起“扯袖子”的事:扯上级的袖子怕穿小鞋,扯下级的袖子怕丢选票,扯同事的袖子怕伤感情,扯自己的袖子怕失脸面。所以不但自己不扯,而且反对别人来扯,谁扯就认定是谁跟自己过不去,对其耿耿于怀,于是便多了些“抬轿子”的。所谓“抬轿”就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讨好卖乖,…  相似文献   

10.
抗击“非典”时期,领导批评人最多也最严厉,有的批评还显得有点过火。但被批评者绝大多数都能正确对待,没有因此而产生矛盾和对立情绪。一位朋友曾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批评是最大的关心。”假如“非典”能让人们都明白,“批评是最大的关心”,那真要感谢“非”典。如果没有非典,在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开展的情况下,谁”能承认批评是最大的关心”这个人“生的基本道理呢?批评是最大的关心,有人或许对此还有异议。但细想一想,人之一生,尤其在青少年时期,谁对自己批评最多,除了父母就是老师。实践证明,父母对儿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天…  相似文献   

11.
克服调查分析上的随意性。有的基层干部在实施批评前,不调查、不分析、不研究,未弄清批评对象性格特征、思想基础、承受能力,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发现问题就批,逮住就训,对不同对象采取相同的批评方式。每个人对批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从心理学角度讲,同进批评之言,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或粘液质类型的人有不同反映和效果。因此,基层干部要克服主观臆断,在批评前要深入调查研究,对批评对象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性格特征等详尽了解后,再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克服时机选择上的随意性。有的基层干部批评喜欢搞“秋后算账”,对部属出现的…  相似文献   

12.
文建云 《政工学刊》2005,(11):49-50
基层干部特别是基层主官作为基层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履行职责时,不可避免地要对一些违反纪律的人和事给予批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往往不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方法,有的习惯大发雷霆、大声指责,有的则一味讽刺挖苦、刻意嘲弄,有的甚至侮辱批评对象的人格。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既没有解决问题,又容易引发对立情绪、激化矛盾,更为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批评对象自暴自弃,对前途丧失信心,作出糊涂事,给部队建设和自身成长进步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那么,如何提高批评的质量呢?一、提高针对性,找出犯错的原因,切忌不分青红皂白。人们常说“人…  相似文献   

13.
实施批评是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方法。由于批评是一种负强化,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一般人不太乐于接受。虽然人们并不反对善意的批评,但如果批评只是一味地狠批猛训,也会把人批得恼、批得跳。如果把批评的重点放在“评”上,认真耐心地与人评说错误的危害、错误的教训以及怎样纠错进步上,一定能达到在“评”中感化人、教育人、促进人、激励人、提高人、升华人的目的,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批评。  相似文献   

14.
不到100人的一个小连队却成立了书法、球类、军事、英语、法律、舞蹈等十几个兴趣小组。训练之余、双休日、节假日, 驻沪空军高炮某部三连的官兵要么挥毫泼墨,要么“轻舞飞扬”;要么在阅览室里静静阅读,要么在球场上龙腾虎跃……在这帮活力四射的小伙子们的眼中,学习已经不是负担,因为他们的口号是“我学习, 我快乐!”  相似文献   

15.
时下,有的领导干部在批评部属时喜欢说,"我们只对事不对人",意思是说,对于所犯的错误,我们是针对发生的事情来处理的,并不针对某个个人。从"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个角度来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任何人"犯了事"都应该一视同仁。因此,"只对事不对人",强调严格按照规章办事,不是针对个人的打击报复,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在"对事"的同时,也得"对人"。  相似文献   

16.
嫉妒是对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产生的一种忌恨情绪和扭曲心理,它企图削弱别人的优势以显自己强大。有嫉妒心理的人往往是一方面浪费自己的精力,另一方面又干扰他人的工作生活,为害不浅。而被人嫉妒的人更是陷于烦恼之中,他们在交往时受到排挤,工作上受人阻挠,生活中受到骚扰。大多数人在遭人嫉妒时,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听之任之,不是“冷战”到底,就是将“僵局”持续下去,有时甚至还导致矛盾激化。被人嫉妒时,不可等闲视之,而应该采取积极的策略,主动化解。具体来讲,应把握以下几点:一、主动沟通,赢得理解。很多人的嫉妒心理是由误解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胡正兵 《政工学刊》2014,(12):72-72
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需要纠正“不在党内批评而在党外去批评”、“利用批评去做攻击个人的工具”等类似的“非组织的批评”问题,希望红四军能认识到“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里讲的“非组织的批评”主要是指在党的会议上,不重视党内会议的严肃性,不注重发挥党内批评旗帜鲜明的战斗性.其结果必然是贻误个人、毁坏组织。  相似文献   

18.
桑林峰 《政工学刊》2013,(12):62-63
今天,笔者从另一个角度谈一谈文风话风的问题。写文章和讲话,当然是用自己的语言为好,体现自己的思想为妙,形成自己的风格为美。然而,从当前一些人的讲话和文章看,引言似乎成了他们的“拿手绝活”。要么大段引用古文古语,之乎者也,让人不知所云;要么以“上”为蓝本,套用领导的讲话,鹦鹉学舌;要么长期使用“秀才”、“师爷”撰的文,表面上是口若悬河,实际却是为别人“代言”。适当的引文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9.
兵役制度改革后,部分士官走进了连队党支部委员会行列。调查发现,大多数“士官支委”在履行职责时力不从心,存有被动应付的现象。士官支委作用“软化”的主要表现士官支委作用“软化”主要表现在:(一)献计献策谈不起来。开支部会议时,在事关连队发展建设的重大问题上,个人意见不敢说,别人意见不敢驳。要么袖手旁观,一语不发,保持沉默;要么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心态;要么打“擦边球”,轻描淡写,谈一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小事。(二)思想交锋硬不起来。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避重就轻,含糊其辞,曲线迂回;批…  相似文献   

20.
“新官”如何带“老兵”耿兰水连队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况:新上任的主官要带一些军龄长、年龄大和工作能力胜于自己的老志愿兵。有的“新官”刚上任时由于心中无数,要么放不开手脚畏首畏尾,要么不讲究方法到处碰“钉子”;有的“老兵”自恃资格老,不把“新官”当官待,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