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历史会考开卷考试是在教学改革新形势下的一次尝试.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如何教育学生走出误区,适应新的会考形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面对高一历史开卷考试,我们应转变传统教学方法,积极推行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由于取消了高考地理科目,在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下,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学生以高考为目标,地理教学工作更为艰难,地理教育工作者十分担忧,感到前景暗淡.针对这一情况,如何加强中学地理教学是许多地理教育工作者关切和探讨的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认真钻研教材及教材教法,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从"3 x"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高三又开设了生物课,由于生物必修内容在高二已学过一年,通过会考,书本知识学生已基本掌握,在高三复习时如果不注意复习技巧,就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高三复习既要研究教学内容,更要研究教学方法,下面谈点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高中地理新课程内容目标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索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   高中地理新教材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特点,所以开展活动课具有较强的优势.通过活动课,能使学生的兴趣、研究能力得到培养,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意志与毅力、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文献   

5.
<正> 高三地理总复习,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重要环节,也是地理教师、学生和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几点看法,管见所及,供大家参考。 1 从地理学科的特点出发,选用复习方法 地理学科研究的是“地理表层系统”,这个系统可包括自然系统、技术系统和人文系统三个子系统。因此,选用什么方法去复习,必须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在具体方法上,我们认为可以选用下面五种方法: 1.1 指导学生建立各级知识体系和结构 如东北三省的气候知识体系可示意如图(图1)  相似文献   

6.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内容与核心素养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契合性,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树立教师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基于核心素养整合“三维目标”、深刻挖掘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情景是地理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刊记者 《国防》2012,(8):74-75
这是一所普通中学,与军结缘,20年勤勉教学,脚踏实地,为部队院校输送了186名合格学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防后备人才. 这是一所普通中学,坚持将我军优良传统融入日常教学,提出"四特别"(特别爱学习、特别懂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办学目标,成就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成功典范. 这是一所普通中学,牵动着许多部队首长的情怀,为它题词,给它鼓励,20年不变的关怀让小树长成参天,率先在全国建设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学员选拔基地"、"国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指个人在认识、掌握某种事物的过程中,力求以积极的情绪参与并完成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的挚友和原动力.凡是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心然会竭尽全力地去认识、掌握它.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和分析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不断地得到正确的发展和提高,并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熏陶。那么,在初中地理课中应如何提高课堂效益,实施素质教育?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有益尝试。一、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情感1·上好第一堂绪论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为了不使学生盲目、被动的学习地理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除了向学生介绍地理的一般要求和方法外,应注意运用丰富、生动的实例说明地理所要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教育结构、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地理信息系统也被日益提到正式日程上来.地理知识、地理信息的运用及推广,要靠广大的中学地理教师来承担,他们高水平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无疑会推动地理信息、地理知识的正确运用及迅速发展.那么研究教学形式和教学组织方法,激励学生热爱科学、接受新的地理知识、新的地理信息的重要任务迫在眉睫.然而,仍有一部分中学地理教师反映.如今地理课难上,尤其是初中地理课难上,难上的原因是组织课堂教学难度大,现就此问题论述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1986年11月,在杭州召开了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研讨会.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乡土地理是中国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在《中国地理》的最后学习”.1990年5月4—8日,国家教委又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全国乡土教材建设经验交流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乡土教材的建设和乡土教育的深入开展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一、“分层次教学”实施依据目前大多数高中,面对传统教学模式,有不少困难。首先,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课本习题及复习题量大,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不进去”,“学了也无用”,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其次,就普通高中目前的状况,若依《大纲》规定按部就班完成授课,根本无法保证使全部学生“一步到位”地通过会考,于是平时加课时、节假日补课,教学中“掐头去尾烧中段”,极力压缩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及早进行会考、高考复习之目的。“生吞活塞”,“枯燥无味”,使教与学陷入苦境。鉴于上述原因,本着普通…  相似文献   

13.
<正>在普通中学,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许多学校及教师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不能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常常是做起来一头重,一头轻.就拿我校来说,教育改革使我校的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强化管理,从严治校,强化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中心工作.同志们信心百倍,干劲实足,深夜备课,钻研教材,白天向45分钟要质量,课余批阅大量作业,大家互相竞赛,谁也不甘心落后,其目的都是为了达标及升学考试取得好成绩.由于老师们把整个精力都用在教学上,一度放松了德育工作,结果教书脱离育人,学生缺乏宏大的理想、明确的学习目的,导致期末考试成绩低下,达标率不甚理想.有的学生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这简直是事倍功半,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遵纪守法的教育.对此,我们不能孰视无睹,置若罔闻,应该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做学生正确人生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14.
<正>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也一直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现代,地理学(包括地质学等)成为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并作为人类教育的基本学科之一.但近来来,中学地理教育受到忽视,课时量减少,教学得不到保证,地理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失相当严重.究其原因,直接地看,高考取消地理科目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而更深一层看,则又反映了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地理的一种轻视。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倾向于选择市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有效的地理课堂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树立新课程的教学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体现地理教学的生活性,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构建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学生发展的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野外实习是地理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专业基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地理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推广,促进了地理教学的发展.地图教学是地理学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其重要地位和使用价值越来越显露,地图的研究性学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积极投身于改革之中,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认真钻研教材,运用恰当的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共同探索地理知识,这样才能很好地解决地理问题,实现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参与课改实验以来,我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实践,感到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地图是地理的拐杖,可以这样说,没有地图地理学习将无法进行.地图是最丰富、最形象的地理教材和工具,它把地表上的众多地理事物和现象用图形、符号、文字、数字和颜色绘在平面上,它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大大超越同样篇幅的文字记载量,它展示了地理知识间的空间分布、联系和规律,也可说明地理事物的运动、发展和变化.这种地图语言精练,易于辨认、判读和理解.而其丰富的内涵,又为分析、综合、比较、判断等思考过程提供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知道: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一些学校的教育工作中,人们片面追求升学率,只关心学生成绩的好坏,忽略有的甚至放弃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致使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极差,青少年的犯罪率明显上升.面对这一状况,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问题.为此,根据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又在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强调:“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