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小川的后期诗歌,是诗人生命底蕴的折射,是他在高压下进行英勇斗争的真实写照,是充满革命战士豪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响亮歌声,表现了诗人久经战斗考验的坚强意志。现在我们去吟诵他的后期诗歌,仍能体验到是在同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灵魂的碰撞和袒露胸怀的交谈。郭小川的后期诗歌,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作者创作的巅峰。  相似文献   

2.
新边塞诗歌曾是1980年代新疆文学创作的主要成绩,在国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因其在诗歌创作手法和精神内质上未能秉持初期设想中的事项夯实诗歌的创作,在历史法则的淘洗下,处在了当代诗歌教学中的尴尬位置。对于新疆高校文学教学而言,有必要审视新边塞诗歌创作的历史情景,以梳理文学现象的方式切入,重返1980年代新疆诗人创作的原点。  相似文献   

3.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虽不以山水诗著称 ,但他一生留下了不少山水景物佳作。由于杜甫是儒家诗人 ,并对诗歌艺术作了一生的探索 ,因此他的山水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独辟蹊径、独领高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诗的国度,古代诗人多如繁星,古代诗歌浩如烟海.诗歌孕育了民族精神和情感,丰富了祖国文化和语言.在古代,不管是天子重臣、文人雅士,还是草民百姓、凡夫俗子,不能武者多,不能诗者少.在近代,诗歌是一束明亮的火把,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创造了文学的辉煌.在中学教材中,一百多首诗歌佳作和分布在其它文体文章中的难以计量的只言片语,使得诗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中学写作领域里,诗歌却成了禁区.如果说各类招生考试禁止写是可以理解的话(判分的标准和尺度不好把握),那么中学写作教学中没有半席之地,却是没有道理的,课堂上不练,课后又不提倡,写诗成为中学生写作的禁区.  相似文献   

5.
晚唐诗人由于心态的感伤与悲凉,他们对社会缺乏热情,将诗歌看成是抒发个人悲凉心态的手段、消解愁闷的工具,因此往往借传统的绮艳题材来寄予诗人独特的悲凉感伤心态,他们的作品都程度不同地流露出隐逸以避世的心态走向。  相似文献   

6.
公元二世纪中叶,正是我国历史上的魏晋时期。有一位诗人登上广武山,观看楚汉相争古战场,徘徊低吟,思绪万千,发出长长的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话惊世骇俗,包含了对历史的批判,也包含了对现实的深沉感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在北平的现代派诗人群体中,被评论家李健吾称作“前线诗人”的废名、林庚、卞之琳、何其芳等曾掀起一股“晚唐诗热”,对中国诗歌传统进行了一次独到的重新发掘与阐释。无独有偶,在这些少数的前线诗人中,废名、林庚、卞之琳都曾不约而同写下了若干无题诗,对应晚唐李商隐的无题诗,他们在自由表现其诗的感觉与理想中亦见出了他们的不同个性与智慧。  相似文献   

8.
昌耀是当代中国诗坛一位重要的诗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中,始终保持着自己观察与体验世界的独特方式与审美自觉,并以不同的诗歌话语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而流放作为昌耀人生的重要经历,使他在美学风格与地理认知上都有所嬗变,且在诗歌创作中得以体现,并成为他诗歌的话语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9.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毕生精力从事创作,给我们留下了一千四百多首诗歌.杜诗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深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概括了整整一个时代的各种矛盾和本质问题.其中绝大多数的篇章,都是从人民这一角度出发而创作的.杜甫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达到了他以前的诗人所不曾达到的高度.这就使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形成杜甫诗歌的重要特色.所以,在探讨杜诗的思想性的时候,应该着重探讨杜诗的人民性.杜诗的人民性表现在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10.
具有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是中西方诗歌的共同特点。但由于中西方历史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诗歌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中西方诗人构思时的情绪状态也有差异。中国有“虚静说”,西方有“迷狂说”。西方诗人的“迷狂式”构思状态亦有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初日本东京的《浙江潮》是中国留日学生的爱国主义阵营,它与留日期间的鲁迅关系密切。鲁迅在《浙江潮》时期发表的译作内容主要为科学论文、文艺作品等,主要通过文艺活动挽救危亡的祖国。鲁迅的《浙江潮》活动对于鲁迅的人生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鲁迅作为“左联”的领导者和成员之一,积极支持《北斗》的创办,并在该刊发表文章10余篇。他控诉国民党杀害“左翼”文学作家的暴行,悼念革命烈士;讽刺和揭露国民党文化宣传的瞒和骗行为的实质;批评当时某些青年不健康不合情的行为及其所受的传统文化消极面的影响;支持社会主义的苏联,表达对无产阶级专政历史作用的看法;表达自己的翻译观,并对繁荣革命文学创造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引进及翻译外国优秀文学作品和文化成果。现代知识分子正是通过报刊杂志这一中介,对社会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对历代诗歌进行了多层面的批评,而对元代诗歌的批评更具有兼容性、不平衡性的特点。本文仅以《总目》对金元诗歌批评为主,对诗歌批评内容、特点和所体现的诗学观进行简要论述,并简析其中所反映出来的儒家诗学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旧式教育与名师影响、国民性的改造与民族精神复兴、硬骨头精神与倔强性格、反判传统与双重人格等四个方面对毛泽东和鲁迅进行了比较研究 ,指出两位伟人之间在许多方面的相似之处 ,为毛泽东所说的“我的心和鲁迅是相通的”做了阐释和注脚  相似文献   

15.
史铁生是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思想深邃,精神探索超前,艺术方面也达到一定高度,鲁迅对他的影响很深刻,二人的创作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艺术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二人共同关注着精神困境和生命本真,共同寻找和思考救赎之路,并且用三种相同的方式表达孤独。  相似文献   

16.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事件。它不仅让作者对于社会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继而影响到作者的创作。以往对“乌台诗案”影响苏轼创作的研究,过多集中于诗歌,而对于词创作的影响关注不够,或者略有提及。以“乌台诗案”为线索,可知苏轼的创作心理、创作内容、创作风格等三方面的变化,了解这件事对其词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孝文化有两大突出之处:一个是特剐重视对以《孝经》为核心的孝道的研究和传播,主要表现在皇家重视学习、研究和传播孝道,学者对《孝经》等作了大量注解;另一个是在士族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下,沿袭了汉代的“孝治天下”.但更具有虚伪性。  相似文献   

18.
《白马篇》全诗以“忠勇”二字为线索,用赋的手法,热情赞颂边塞英雄少年高超的武艺,昂扬的斗志和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大志和忧国忘身的豪情壮志。既是我国古代诗坛风格独特的篇章,也是今天辉映千古的爱国绝唱。  相似文献   

19.
生于江南水乡的诗人沈苇,大学毕业后来到新疆。身为异乡人的他,对脚下这片独具异域特点的土地饱含着一份炙热的爱。到如今,新疆已成为他生命中的第二故乡。新疆主题,一直以来是沈苇诗歌创作的根源和内在的精神原动力,他执着在异域他乡的诗人之路上,努力在第二故乡里寻求灵魂的栖息地,从而完成对个体生命强度、韧性以及承载力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