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很重视德育。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个方面因素的系统活动过程。学校德育是全社会关注的大事,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德育为首;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必须运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优良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抓好德育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2.
<正>德育即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任何一种完善的品德都包含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意志,品德行为四种要素,品德的“知、情、意、行”在学生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每一因素都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当时教育的要求成为教育的起点,但其结果都应落实在学生的意  相似文献   

3.
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来看,教育者、教育对象以及一定的教育环境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各要素间充满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共同目标成为其统一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各种冲突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就是通过教育活动,促使受教育者自身内在的矛盾得到辩证的发展和实现转化。  相似文献   

4.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均对德育具有借鉴意义。德育的目标指向:培育受教育者的完美人性;实施途径:强调受教育者的直接经验;德育模式:凸显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准确把握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自觉遵循教育接受规律,对于增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努力做到把握"价值认同律",摸准受教育者思想脉搏,满足主观需要;把握"思维共振律",激发受教育者参与热情,实现双向互动;把握"效果累积律",夯实受教育者思想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把握"影响一致律",充分发挥整体协调优势,形成教育合力;把握"认知平衡律",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必须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新世纪,为继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提出必须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就是要确立尊重社会价值与尊重个人价值统一的德育价值观;灌输社会规范与培养个性能力结合的新任务观;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并重的德育资源观;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辩证统一的新主体观;"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的德育途径观;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并重的德育队伍建设观。  相似文献   

7.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发展",提出教育的过程既是有机体的生长过程又是发展过程。杜威关于"发展"的观点,超越传统关于发展的理解,强调发展在有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动态生成,教育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换的过程。杜威"发展"概念的提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契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以杜威"发展"概念为理论基础,转变教学观念,审视教育目的,变革教学方式,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促进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矛盾及其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会出现各种矛盾。矛盾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动力,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圆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反之,对这些矛盾认识不当、解决不力,则会严重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灌输启发与接受践行的关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教育对象接受先进的思想理论和道德规范。教育对象则在对先进思想的接受、内化和养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思想…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未来战争对军事人才思想品德的要求,文章查找了当前军校德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憾;分析了德育目标呈现三要素的有机构成;提出立足军事人才德育目标,系统设置课程内容,遵循思想品德规律,优化课程教学过程,突出军人职业特征,改进课程考核方案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0.
所谓无意识教育,是相对于有意识教育而言的.心理学认为,无意识属于人的非理性方面,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没有自觉意识到的心理过程,是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无意识隐藏在人心理的深处暗中起作用,并不为人所意识.它或者暗中直接支配人的行为,使人产生无意识或下意识举动;或者暗中参与人的意识心理活动,干扰和调节人的意识行为.与此相关的无意识教育,指的是不为受教育者自身所意识到的一种教育方式.具体地说,这种教育方式是指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自觉地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使他们在满足美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1.
迅速发展的大众传媒手段,对人们的影响具有跨时空、跨学科和不分传播对象的特点,使得广大官兵的信息占有量大大提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知识差距也越来越小。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更具时代感,更富知识性,而且要求教育者有更广阔的视野,认知水平要高出受教育者一筹。教育应走在受教育者已有认知能力水平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上来。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下述16个字既是有效途径又是基本要求。“笃学”与“广积”。这两者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笃学”是前提,“…  相似文献   

1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矛盾,一切矛盾的东西总是互相联系的,不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统一体之中,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数学题中的条件与条件、条件与结论之间存在差异,差异即矛盾,解题的过程,就是不断的有目的、有效地转化矛盾,最终解决矛盾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解题是什么?解题就是转化,就是由此及被的转化,在不断的转化过程中,使问题一个一个得到解决,从而使结果呈现.  相似文献   

13.
一、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要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文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包罗万象,丰富多姿.  相似文献   

14.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虚假接受”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受体对教育灌输信息的认知认同和实践反映 ,可将接受划分为虚假接受和真正接受。在我军思想政治教育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虚假接受”现象 ,其原因 ,既有受教育者的因素 ,又有教育者方面的因素。避免虚假接受应把握以下几点 :切实加强教育者的素质 ;始终保持教育者的以身作则 ;高度重视官兵的主体性 ;充分利用官兵的能动性 ;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因素的功能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影响和促使受教育者认识提高、思想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人与人深刻的情感交流。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要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活品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单宏全 《政工学刊》2002,(10):17-18
提问设悬 ,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启示方法之一 ,它以提问的方式给受教育者故设悬念 ,从而使受教育者思想高度集中 ,迅速作出反应。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好提问设悬 ,将使教育内容深入人心 ,教育效果会明显增强。提问设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①它能启动受教育者思索的“齿轮”。人的思维活动 ,通常是从问题开始 ,由疑问而产生。古语说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提问设悬 ,可以点燃受教育者思维的火花 ,激发求知欲 ,促使他们开动脑筋 ,积极思考 ,钻研问题 ,从而使他们学到知识 ,端正某种思想认识。 ②它能打开受教育者无言的“话…  相似文献   

17.
人的生存实践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问的交往实践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其个体价值实现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军校德育面临对象主体转型、德育价值多元共存、德育功能需求扩大、德育知行矛盾凸现的新情况。为此 ,必须确立开放德育、主体德育、全能德育的新观念 ,着力构建合力共育、奉献回报和教养结合的军校德育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革新教育理念,确立和强化以人为本、主动适应、讲求效益、民主平等、综合集成和重在建设的教育观,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部队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双重功能结合起来、把教育者主导性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统一起来,把教育过程各环节与教育保障各要素兼顾起来,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法治是我国贯彻以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过程与归宿;以德治国必须进行德育管理创新,德育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法治与德育管理创新的关系;要取得管理创新的总体效益,必须正确处理法治与德育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