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实验的作用非常大,或用来验证物理规律,或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用实验可以呈现科学事实,辨别真伪,引发认知冲突,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等等,还可以通过观察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说:“找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上和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教学实践表明:问题情境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的“土壤“,它可以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创造活动,让物理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上明确地规定了中学物理的教学要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科学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尽快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提高能力和科学鉴赏力,有利于创造性的去研究工作.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总认为"教学只是为了传授知识".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完全正确的,它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科学方法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般规律性理论、发展理论的重要工具,又是学习科学、研究科学的重要手段.物理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物理学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物理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初二年级是学习物理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如何根据新课程要求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学到知识,进而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能力问题进行研究和实践,是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开拓型人才的重要课题,对此,本人结合近两年以来参加课改教学和参加各种培训,浅谈初二物理探究学习中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本身是生动有趣的科学,来源于实践。生活中到处有物理知识,物理学是青少年可以大显身手的领域,它应该吸引广大学生成为物理爱好者。可是有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望而生畏,加上学习枯燥,缺乏兴趣,产生厌学,处于被动地位。物理教学中的应试教学突出表现在题海战术,加重了学  相似文献   

6.
学习动机是学习主观能动性的主要体现,决定着学生本身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因此,对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以及组织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本课题组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石河子市第二十八中学八年级283名同学物理学习动机进行调查,调查发现:(1)该校八年级物理学习动机总体水平中,自我提高内驱力水平最高;(2)该校八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很大部分来自于对物理知识本身的追求以及对物理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3)该校八年级同学物理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最低;(4)该校八年级学生学习物理学习动机中认知内驱力方面男生要明显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7.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但是,应该指出,目前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不少教师在主观或客观上并不十分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学应十分注重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巧做…  相似文献   

8.
物理新课改中探究性教学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性教学就是让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由于传统教学思想在教师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并且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式没有质的改变,那么我们在进行探究性教学过程必定会碰到一些问题或困难.以下是我的一些困惑和想法.……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物理教学艺术是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的高水平发挥,是物理教师的魅力、活力、能力的重要标志,是知识、智慧、灵感、修养在教学过程中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认真学习领会胡总书记“巩固学习成果、自觉投身实践、构建长效机制”重要指示精神,保持学习实践活动成效,推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机关的重要工作内容。经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应依托“六个赢得”推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新的教学理念实践了两年,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课标>使物理课堂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我们的教学焕发了无穷的生命力,不再是枯燥的力、热、声、光、电,而是和学生一起感受物理,体验物理.教师不再是刻板的教书匠,而是有着人文气质,科学精神的学者和思想家.  相似文献   

1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知识主要源于对物理现象的观察,特别是源于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实验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更重要的是对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培养思维能力、开发智力,有着独特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再现和模拟各种中物理实验,而且能通过多媒体手段,使复杂的物理问题简捷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把物理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动态化,具有更强的教育性、直观性、活泼性、能动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一个物理知识积累过程,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提高,使之进一步深化.对学生这个循序渐进获得知识的过程的设计,通常称为教学程序设计.习题教学也是同样可以进行程序设计,这就是物理程序习题.  相似文献   

1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过去的教学中,它是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农场化学教师必须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应该注重实验探究教学,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中学物理课,是普通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它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物学的特点和物理教材的实际,中学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教会方法和思想教育四者融为一体,这是当前物理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长期以来,在教书育人方面,抛开物理教学的具体内容而另搞一套的形式主义,已经产生了消极的作用,应引以为戒.物理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深挖教材中的思想因素,寓思想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从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两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科学探究不仅作为重要的理念被强调,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当前,紧迫的工作就是要对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梳理,以保证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此谈谈一些探究式学习、实践的心得和研究体会.  相似文献   

17.
在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信息、并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讨论乃至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其目标是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领导、组织、管理以及团结协作等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合作探究与人共事的能力是21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大力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要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比较理想的方法可以先从改变学生的学习策略入手,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与人大胆交流、充分合作。合作探究学习可以表述为: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经历探究知…  相似文献   

20.
科学精神是实现强军目标、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培育科技干部的科学精神,要明确具体内容,细化标准,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奖惩问责机制,把培育活动融入日常学习教育,渗透到军事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