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工学刊》2005,(9):63-63
积极的精神态度积极的精神态度被列为十大财富之首,因为所有的财富———物质的或其他方面的都始于一种内心状态。内心是一个人所能完全地、不可夺取地控制自我人生的惟一东西。健康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体格始于一种“健康意识”。保持积极的精神态度、加强锻炼、均衡饮食是避免疾病的最佳途径。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两种形式的和谐,即自己与自己的和谐及自己与他人的和谐。个人首要的责任是建立“内在”的和谐,保持积极的心理态度,设定人生大目标。只要自己保持内心的平静,就会很容易地与别人建立起和谐的精神关系。未来成功的希…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们调查掌握的情况看,现在的民兵训练基地大部分都是些搞生产经营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笔者认为,民兵训练基地必须优化人员结构,加强教学保障。建立一支专职的、稳定的教员队伍。搞好教员对教学的保障是基地建设的一件大事。而现在一些基地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没有一个能够组织训练,胜任教学的,甚至有的连起码的军事常识都不懂。训练时靠抽调、聘请教员,这能说是以训练为主吗?纯粹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我认为民兵训练基地的人  相似文献   

3.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了忧患意识,人们才会奋发图强;而悠哉游哉,安于现状,无所事事,必然使人丧志。前进路上潜伏着种种困难、险阻,清醒地看到它,并想方设法去克服它、战胜它,就能成功应对或避免各种危机,立于不败。可以说,忧患意识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它能激发人们去竞争、去拼搏、去奋斗、去开拓。  相似文献   

4.
问:我入伍一年了,常遇到不愉快的事。比如那次出公差,全班那么多人班长却偏偏派我去。我和班长吵起来。这时排长过来,说了我一顿。您说全班那么多人,我人小力单,为啥偏派我去,这说得过去吗?这样的事遇到的多去了。他们总与我过不去,是吗? 答:如果那次派去清理垃圾的是另外一个战友,如果他说:“全班那么多人,就我今天感冒了,为啥派我去?”或者再有一个战友说:“全班那么多人,就我一个是南方兵,所以才派我去吗?”如果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可以找到理由不去打扫垃圾,那么作为你们班这个集体还有力量吗? 是什么使事情变得难办了,是什么使集体松散了,是什么引起了同志们的不和谐,那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说起来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思维方式,可以说它最  相似文献   

5.
原则是什么?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法则或准则,规范着人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可以怎样,不可以怎样。做事情一是一、二是二,一切按“规定”和“要求”办,这叫“讲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群众会说这个领导“讲原则”;有的干部不坚持原则,把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关系、个人的感情放在原则上,群众会说这个领导“不讲原则”。群众希望领导干部讲原则,反对领导干部不讲原则。当然,个别时候、个别情况下,个别人也采取不那么正当的手段,利用群众暂时对一些事情的不理解,煽动群众对坚持原则干部的不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  相似文献   

6.
张扬  张振宇 《政工学刊》2009,(11):38-38
《醒世恒言》载:录事薛某梦见自己化为鲤鱼,遇一老者垂钓。终因难耐饵之诱惑,为老者钓上。冯梦龙点评说,薛录事被钓皆因“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的贪婪所致。《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也曾说过,贪得无厌的人,身上富有了,但内心却一贫如洗;知足的人,身上虽然贫穷,但内心却很知足。人只要有一点贪婪私利,就会销蚀刚强变为软弱.阻塞智慧变得昏聩,败坏一生的品行。白居易亦有“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的警世传言。由此可见,知足不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是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2009年,学院图书馆以“为读者服务”为宗旨,将“选书权”下放给教员和学员,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以前,图书馆购买什么样图书,由图书馆人说了算。今年以来,图书馆把选书权交给教员和学员。通过向学院各教研室提供新书目录,征求教员的购书意见;邀请教员、学员到书店参加图书订货会,让教员现场采购;  相似文献   

8.
古时无镜,常常以水为鉴。临水照人,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水要静,水静才能鉴物。现实做人做事,一个重要的境界也是静。人静才能观心,人静心不浮,静心能明理,明理则近道。北宋周敦颐曾经说过“静虚则明”,强调为人处世要“主静”.要保持一种内心清明、心静如水的心态。只有心如止水,才能察觉自身的不足,才能在静中恩动、动中思进。  相似文献   

9.
杨光 《政工学刊》2008,(10):44-44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学者倡导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所追求的崇高境界。作为道德修养方法,慎独要求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谨慎地注意自己的内心和行为,防止出现违背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始终保持道德操守;作为道德境界,慎独表现为“诚其意”,不自欺、不欺人,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品德,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觉、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10.
张宏 《政工学刊》2003,(2):40-40
有人的地方就弥漫着种种情绪。情绪在工作中的好处常常显而易见,如高亢的工作情绪有“传染性”:办公室里的欢笑和愉快情绪能提升工作士气是毋庸置疑的;因工作成就而引发的兴奋和喜悦则会成为进一步努力的动力,进而诱发一个与个人与单位皆有利的正向循环。不过,情绪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有害之处也常常相当严重:过度兴奋会局限人的思考和判断,进而导致轻率决策,或漏失重要的讯息;强烈的愤怒则会损及工作上的人际关系;不过,长期压抑愤怒和不满的情绪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深具杀伤力,有些疾病均与此种压抑愤怒的习惯有关。领导者对工…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敖汉旗人武部长张洪忠每到一个单位,每完成一次任务,总会受到上级的称赞。他说:“我不逐功名,但求实实在在干点工作。” 1968年2月,张洪忠投笔从戎,参军到内蒙古赤峰郊区人武部。1971年,上级军区一位首长率各分区参谋长在训练场考核验收教导大队毕业学员,战士学员张洪忠受命汇报表演对刺和爆破项目,使在场的首长们叹服。这位首长当即指示:这个兵要留下。赤峰军分区参谋长不答应:这是我的兵!武装部也不答应:这是我们的兵!于是,张洪忠怀揣“射击、投弹、刺杀、游泳、土工作业”全优教员证书回到郊区人武部任参谋,后因能写一手漂亮的文字材料而改任  相似文献   

12.
各位看官,别误会,这个“岳大侠”可不是金庸笔下那个笑傲江湖的岳不群,这位是我们学校的教员,他本来名叫岳群,但是他总是对有的同学的种种陋习说“不”,他们便在他的名中加一“不”字以泄私愤;又因他“可恨又可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常常思考,为什么总有那么一些人时常通过否定另十人来抬高自己,甚至以贬低别人为荣。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欣赏的眼光,形成了挑剔、指责的思维定势。这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危害他人也不利于自己。一名记者曾做过一次调查:经常赏识和赞美他人的人往往处事积极乐观,受人尊敬,不常生病,并且比一般人长寿;而常指责、抱怨的人,孤单寂寞,身体、心理脆弱,比一般人寿命短。从这个意义上看,欣赏是心理健康的保证。心理健康了身体也会健康,人人身心健康,社会才可能和谐。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边婷婷的话: 在2008年的奥运即将到来之际,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股奥运热潮。每个炎黄子孙,都从内心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按捺不住心中的爱国情结,纷纷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奥运的支持。可是也有一些人觉得奥运离自己很远,除了能从报刊、电视里了解一些情况,关注一下与奥运有关的消息外。似乎并不能做什么实质性的事情来支持奥运。其实不然,普通人能为奥运做的事情并不少。支持奥运表现的是一种爱国精神,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支持奥运就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管理好自己和身边的人,做好本职工作。所以,支持环保是支持奥运,关心社会是支持奥运,爱岗敬业是支持奥运……如果人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绿色奥运、和谐奥运、人文奥运”的目标就指日可待了。  相似文献   

15.
余晶俊 《政工学刊》2008,(12):25-25
前不久,看到湖南卫视有一个主持人问少林寺的方丈说:“什么是禅?”方丈回答说:“平常心。”一位老朋友也经常对我说,“你的心态不错呀”。其实心态是人的内心活动,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心态、不同的理解。我们既然是平凡人,就应有平常心,做什么事情、干什么工作都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一个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16.
经常能听到关于“面子”的话题:“给点面子,多支持一下工作”;“好好干,给我争点面子”;“撕破了面子,谁都不好看”。面子就是人的脸面,它关乎个人形象,所以人们没少在脸面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7.
和谐     
和谐,在词典中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比喻音调优美、色彩柔和、感情融洽、气氛良好等。琴瑟和鸣,黄钟大吕,书画相映,歌舞相伴,“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艺术的和谐;高山流水,风和日丽,草绿花馨,百鸟鸣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自然的和谐;和衷共济,同心同德,风雨同舟,众志成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毫无疑问,琴瑟和谐,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章;家庭和谐,才能享受其乐融融的幸福;社会和谐,才能形成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8.
话说老实人     
这年头,“老实”一词很难说是褒义或贬义了。说某人“太老实”,无异于说他是个“大笨蛋”;说某人“不老实”,又无异于骂他是个“大坏蛋”。因而既没有人想让人家说自己“不老实”,也没有人想让人家说自己“太老实”,那么,实行中庸之道,便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了。实际上,老实总是与“木讷”、“吃亏”、“无能”联系在一起的,在崇尚个性、意气张扬、激烈竞争的今天,老实便是“傻”的一种委婉说法。老实人总是安分守己,从不随便得罪人,即使别人得罪了自己,也不会记恨在心,更不会以牙还牙;对于别人的点滴之恩,总是牢记在心,若有机会,便以涌泉相报…  相似文献   

19.
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从大处讲,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小处说,有家庭的和谐,邻里的和谐,团体的和谐,等等。它们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这些都是外部的和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和谐,即心理和谐,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说其他和谐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互协助,心理和谐则主要靠“自力更生”,自己给自己做工作,自己给自己上课,自己给自己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不”字简单,谁不会说?但有的人在该说“不”时往往没有说,有的人在不该说“不”时却轻率地说了,这大概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敢说“不”。在同事面前说“不”,可能被认为不是好同仁,会招致挨骂;在老板面前说“不”,可能被认为不是好员工,会遭受“炒尤鱼”;在老师面前说“不”,可能不是好学生,会受到批评。难怪那么多人不敢轻言“不”字,凡事唯唯诺诺,察颜观色,见风使舵,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即使面对假、丑、恶现象,也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