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峰  赵福臣 《国防》2001,(4):59-60
提高人武干部的素质,对于加强人武部建设,做好人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提高人武干部素质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转变用人观念,建立一种贤者进庸者出的人武干部管理机制 县(市、区)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以来,人武干部队伍建设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部队精简整编,大批作战部队和上级机关干部交流到人武部,导致“老武装”少了,人员结  相似文献   

2.
人武部收归部队后,经过近三年的调整,一批在人武战线上工作多年,年龄偏大,文凭偏低,又为人武部建设作出过贡献的老武装,逐步离开人武战线到地方工作;而一批来自作战部队,有一定专业知识、年龄较轻的干部充实到人武部,为人武系统输入了新鲜血液,也使人武部干部结构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外地干部增多,本地同志减少;二是单身干部增多,家门口同志减少;三是年轻干部增  相似文献   

3.
在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新形势下,随着省军区系统新编制的落实,人武部干部编制数精简了三分之一左右,加之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干部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系统,人武部人员少、成份新与任务重、要求高的矛盾日异突出,对人武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新交流到人武系统的干部能够尽快转换角色,胜任本职。缩短“适应期”,使老武装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不断开拓进取,本刊将陆续刊登“提高人武干部能力素质”系列谈,供大家在工作中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
董智奎  颜凤生 《国防》2008,(5):30-31
根据我军干部工作体制机制,每年都有一批作战部队和其他岗位的干部调整交流到人武部工作。新调入人武干部要针对人武系统的职能、任务、环境特点,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努力适应和不断提高岗位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了加强县(市、区)人武部建设的指示,随后有一大批在野战部队工作的优秀干部被调整补充到县级人武部,而且今后野战部队的干部仍将成为县级人武干部的主要来源。这是人武干部工作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必将对新时期人武部建设产生重大影响。野战部队干部调整补充到人武部,疏通了人武干部进出交流渠道,增强了人武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怛是,野战部队和人武部的工作性质完全不同,人武部是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它的主要任务是征兵和从事民兵工作、开展国防教育、组织民兵参加“两个文明建设”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这就要求人武干部必须具备“一专多能”的本领,既要通军事  相似文献   

6.
以军容严整、军姿端正、军纪严明、举止文明、工作高效为主要内容的人武干部“形象工程”,最近在西安市13个区县人武部蓬勃开展起来。这一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广大人武干部的军人意识,为树立人武部机关良好的自身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县(市)人武部在改归地方建制10年后,又于今年收归部队建制。这是人民武装工作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武干部的共同心愿。然而,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毕竟经历了一段不算长也不算短的时间。这段时间对人武干部来说,隶属关系、领导关系和工作关系都发生了变化。新收归部队的人武部面临着各级关系不顺、工作情况不熟等诸多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8.
人武部移交地方以来,我们在现行体制下设法疏通人武干部进出渠道,5年中,共调整7名县人武部领导干部,提拔235名人武、专武干部担任了乡局领导,有效地调动了人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人武部移交初,我们就依据新情况,提出并实行了“六个同步”。即:地、县组织部门考核干部,同时考核人武干部;调整配备干部,同时考虑人武  相似文献   

9.
“到了人武部,安家又落户。”有人用这句话来形象地刻画当前有的人武干部不求进取的心态。而河南省永城市人武部部长王红旗,一个在人武战线上战斗了20年的“老武装”,怀着对武装事业的无限热爱,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和不懈的追求,专心致志谋打赢,干出了一番骄人的成绩:在军分区从事动员工作期间,成功研制了《预备役管理及快速动员系统》,在担任人武部部长期间,成功开发了《人武部动员指挥自动化系统》,两次荣获济南军区“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所在人武部被军区评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被济南军区评为“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如果把作战部队比作“一线”、人武系统比作“二线”的话,探寻王红旗成功的足迹,我们看到了一个“身在‘二线’阵地,胸怀‘一线’追求”的优秀人武干部形象。在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浪潮中,人武系统那些仍认为“后备军难作为”、对变革“还未深想”、对信息化建设缺乏信心、在变革路上无所事事的同志,在看了王红旗的事迹后,是不是该有些醒悟和启迪呢?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人武干部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骨干队伍,是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直接指挥者。县级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后,一部分野战部队的优秀干部交流到原籍或爱人所在县级人武部,解除了干部许多后顾之忧。然而,由“家门口”人武干部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1.
丁立法 《中国民兵》2013,(11):25-25
现役干部由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系统后,其工作对象和环境发生_r根本性变化,有的进入情况慢。因此,人武系统新交流进来的现役干部应尽早实现“两个转变”,以适应人武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2.
当前,要建设高素质的人武干部队伍,必须从人武部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出发,帮助人武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高7种结合的能力。一是“上情”和“下情”相结合的能力。人武部既是地方部队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前沿阵地;既是做部队工作的,又是做地方工作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对上级的指示照搬照套是不行的;强调特殊性而影响落实上级的指示,  相似文献   

13.
县级人武部改为地方建制后,如何调动人武干部的积极性?青海省海西军分区采取具体措施,做到“培养、提拔、使用、调整”相结合,走活了人武干部这盘棋。一是广开培养渠道。自人武部移交以来,军分区自办或联办经济管理、农牧科学、人武业务等各种培训班8期,将全区人武干部普遍轮训了一次。对于有发展前途的干  相似文献   

14.
童元鸿  谢冬林  姚志刚 《国防》2002,(11):39-39
针对近几年人武部干部本地化比重逐渐增大和两地分居的外地籍干部逐渐增多的情况,河南省淮滨县人武部注重加强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工作。一是加大教育力度。认真落实干部教育计划,进一步加大军人形象、军人职责、军人作风等教育力度,纠正少数干部认为人武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等片面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人武干部是“军”而不是“民”,不管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县(区)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以来,中央(1986)5号文件曾明文规定,县(区)人武部部长、政委为副县级,科长(主任)为正科(局)级。可实际上一些地方党委、政府没有把人武干部和地方干部同等看待,其表现有:一是人武干部调整交流在任职上大都降职使用,武装部改归地方后,当时部队任命地方基木不予承认,出现了“第二次转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人武部移交地方已3年时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武干部逐渐老化,我们在选配人武干部时出现了难题:转业干部年龄普遍偏大,不适宜继续做武装工作;退伍战士中不乏优秀者,但受干部编制限制,也无法调人;想从部队选调年轻、优秀干部补充,但因人武部  相似文献   

17.
咸阳市秦都区马泉乡人武部副部长边长利虽然是一个合同制干部,但他没有因为是“合同干部”而丝毫减弱对人武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1984年被区人武部聘为合同制干部以来,连续4年被上级评为先进人武干部。1988年、1989年被省、市树为基层人武干部典型。今年4月,又受到上级人武部门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们调查了全省42个县级人武部建设的情况,发现当前人武干部缺编多,补充困难。全省人武干部缺绾××名,占编制总数的11%。而且主要是条件艰苦的高原牧区的一些人武部缺编。天峻县和刚察县人武部各应编××名,天峻县人武部缺4名(政委和政工科长都缺编),刚察县人武部缺5名,1人离职学习,只有×人在位。人武干部缺编多、补充困难的原因,一是有些干部不愿在艰苦的牧区工作,不热爱人武工作。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仅玉树、果洛、海南三个自治州的人武部,就有17人调离人武部。二是青海牧区许多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军分区实施”正面激励、奖惩挂钩”考评机制,依靠机制激活了人武部干部内在动力。前几年,该军分区领导调研时发现,有的人武部干部特别是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系统后,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进取意识不强。如何激发干部的内动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完成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工  相似文献   

20.
提起人武干部交流,人们都说难。难在人武干部出去没人要;即使出去了,像军队转业干部一样要降职使用,影响了人武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可是,南京市鼓楼区人武部干部交流渠道畅通,仅1年多的时间,人武干部2进3出,交流出去的人武干部被当作“宝”,不仅职务不降,而且都放到重要岗位。原因是区委书记敢于出面讲话,勇于拍板,善于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