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荣辱观,以“仁”为基础、以“义”为标准,闪耀着真理性的理论光芒。“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体现的就是先秦儒家荣辱观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杨光 《政工学刊》2008,(10):44-44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学者倡导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所追求的崇高境界。作为道德修养方法,慎独要求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谨慎地注意自己的内心和行为,防止出现违背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始终保持道德操守;作为道德境界,慎独表现为“诚其意”,不自欺、不欺人,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品德,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觉、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3.
儒家战争观及其历史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对战争的基本态度是把战争置于最高道德原则“仁”的基础之上,因此.先秦儒家的思想里张扬着一种独特的东方伦理主义精神。这一精神滥觞于孔子,经孟子发扬光大,旋由荀子集其大成。其中,在现实政治层面上,儒家战争观分化为孔子所代表的,以“礼制”为核心,以及孟子为代表的以“民本”为核心两条不同的支脉。儒家战争思想在传统文  相似文献   

4.
从孝德的养成看,先秦儒家认为是天经地义;颜之推则认为父母威严而慈爱是前提条件。从事亲的内容看,先秦儒家认为敬亲、顺亲更为重要,强调精神事亲;颜之推认为养亲最重要,强调物质事亲。从事君的内容看,先秦儒家重视以“心”忠君,颜之推更重视以“才”忠君。从事死的规定看,先秦儒家要求厚葬,并祭之以礼;颜之推反对厚葬之风,并且不必拘束于烦琐的祭祀之礼。  相似文献   

5.
儒家历来重视诚信。历史上,儒家诚信在人类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均有重要的价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交友之道,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也是治理国家的依据。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儒家诚信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有助于建设政府诚信,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相似文献   

6.
儒家传统道德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以德为先”、“修身养性”、“慎独自省”、“锻造人格”和“提倡节俭”等。分析探讨儒家传统道德修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对当今我国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怀志 《政工学刊》2005,(10):46-47
战斗精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军人的忠诚品格、爱国主义、尚武意识、英雄主义等优良品质是培育和激发军人战斗精神的道德基础。忠诚品格是战斗精神之魂。军队作为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它是实现阶级及政党意志的工具。军队的职能决定了它必须具备忠于本阶级和政党的忠诚品格,否则便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一支军队必须具备忠诚品格,才能在关键时刻服从命令听指挥,才能勇往直前浴血奋战,才能保持旺盛的战斗精神。忠诚品格是战斗精神的内在神韵,丢失了忠诚品格,战斗精神也就失去了它的灵魂。培育革命军人战斗精神,应当大力开展忠诚观教…  相似文献   

8.
青年官兵信息道德修养是指青年官兵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修养,以社会主义大众道德要求和社会风尚为依据,崇尚真善美,打击假丑恶。当前部队青年官兵在使用军地网、  相似文献   

9.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最早发现和强调了人的价值——理性,这种理性主要指人的道德理性。从价值取向上看,他们承认人的个体价值,但力主群体价值取向这种富有东方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今天也仍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格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内在质量如性格、品质、道德修养和外在表现如尊严、价值等相统一的综合风格或人生形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革命军人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格,现已基本形成共识,一般来说,自主观念、进取精神、创造能力、协调品格、心理素质以及法制意识是基本精神要素。  相似文献   

11.
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既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又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民族文化背景。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蕴含广博的德育资源。“微德育”是“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进行德育工作的创新手段,将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南疆高校“微德育”,对于推进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强化德育的实效性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要认真探索改革方案,以科学定位为前提,以更新教学内容为核心,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孟子是先秦儒家伦理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其伦理教育思想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研究孟子的伦理教育思想对于重新认识新时代伦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充实伦理教育的内容,改进伦理教育的方法,都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公安文化理论是公安工作、公安文化实践的理论阐述,公安文化理论的创造活力与创新精神,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公安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在新的学术背景和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关注度高、研究度高的新课题,提升公安文化软实力,必将对公安队伍建设、对公安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弘扬中华文化包括在国内弘扬和向国外弘扬,二者不能偏废。本文将就后者进行论述。论述内容包括翻译的重要性、”中国文化欠缺型失语症”与译者的素质、文化交流的意义。向外弘扬中国文化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又有利于全人类文化的发展,甚至关系到人类的未来。要向外弘扬中华文化,翻译工作者首先要深谙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中国古代兵学文化的土壤,它的战争观、军事伦理价值观、战争谋略法等思想,与中国古代社会"仁战"、"义战"、"以民为本"、"以奇制胜"、"以礼治军"等战略方法、战略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也是对古代兵学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革命战争实践、马列主义军事思想和古代兵学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先秦时期的兵家军事激励思想以赏罚为核心,以宗法家族为支撑,以情感为纽带,以道德为原则,以礼、仪为形式。这些构成了先秦时期兵家军事激励思想的主体部分,同时以其派生物为补充,构成了整个先秦时期的兵家军事激励内容。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以其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作为特征,凸显出其在反映学校综合实力、推动大学生德育教育、激发其创造精神并规范其行为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展健康、和谐的文化是建设校园文化的灵魂所在。音乐教育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功能,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动力,更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诗文所体现的理想和追求,其生命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体现了他的生命哲学。这种生命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追求道德完善的一种全新的道德范式,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寻找独立的人格进行了一次可贵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