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军现行食物定量标准是80年代制订的。这一标准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形成反差,同时也不适应军事训练强度大的需要。文章在论述了修订我军食物定量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后,提出了修订我军食物定量标准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食物定量标准决定了军队的生活水平。我军现行的食物定量标准是以1988年当年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为参照系制定的,现在已经落后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也已经显示出我军食物定量标准调整的迫切性。文章以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消费预测数据为基础,对目前及今后几年军地生活水平进行了质与量两方面的比较,并提出了调整我军食物定量标准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军事放射性废物的监管与处置是军队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并借鉴外军先进的监管经验和处置技术,对实现我军放射性废物科学监管和合理处置具有重要作用。以美国军事放射性废物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其概念与分类、监管机制、技术与设施保障体系;发现美军在放射性废物监管与处置方面具有严格的管理体制、完备的法律规章、注重开发先进处置技术等特点。为加强我军放射性废物监管与处置水平,应当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加强技术创新,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开发相关固化材料与技术。  相似文献   

4.
经费标准化是以标准确定经费分配量为形式,制订和贯彻经费标准为主要内容,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管理活动。其实质是分配,核心是标准。通过回顾建国以来我军经费分配的各种办法,作者认为标准应分为人员标准、单位标准和补助标准等,并分析了完善经费标准化体系中的标准制订、标准结构、标准层次和标准管理等问题,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伙食供应标准适应部队需要、适应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应市场物价的变动,是我军后勤质量建军的必由之路。建立动态伙食标准增长机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以城镇居民食物消耗质量水平为依据建立起的食物定量标准增长机制,以市场物价变动为依据建立起的伙食费增长机制,必将提高我军伙食保障水平,促进我军后勤法制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绿色食品生产是我军食物生产发展的方向。建设我军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首先要提高官兵对绿色食品生产的认识,建立绿色食品生产的各项操作规程,搞好生产人员技术培训等等。  相似文献   

7.
伙食费是保障军队人员伙食的专项费用,主要用于购买主食、副食、调料和炊事燃料开支。伙食费在军费开支中占有一定的份额。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高技术局部战争军需保障的需要,改革伙食费标准评价方法,按成品、半成品评价伙食费,科学确定伙食费标准,对于满足军队饮食保障需要,提高军费使用效益有重要的意义。一、现行伙食费评价方法分析我军自建国初期开始建立按食物定量与当地物价评价伙食费制度。几十年来,伙食费一直实行划分类区、固定金额的供应办法。即根据各类灶  相似文献   

8.
辐射损伤与抗辐射食谱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远期预后可导致脱发、早衰、诱发细胞遗传学改变,并引起遗传性疾病、血液病、肿瘤发生率上升,而慢性辐射损伤可以通过构建抗辐射食谱,加强饮食调理与膳食营养加以预防。构建抗辐射食谱的军事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当前国际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需要,二是我军二炮及海军核潜艇部队的实际需要。构建抗辐射食谱要掌握三个原则,一是辐射条件下的营养要求;二是膳食构成;三是配在膳原则。  相似文献   

9.
战时食物供应不足时,由食物所提供的营养素不能完全满足军人生理需要,但每人每天应供给能量1600千卡、蛋白质50克、矿物质和维生素正常供给量的1/2时,军人短期内能基本完成中等劳动强度的军事作业。战时最低应供给军人各类食物:粮食300克、动物性食品100克、蔬菜250克、植物油25克,总重不超过725克。按最低食物定量组织供应时,应每天服用一片复合维生素片,并重视解决饥饿对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 食物定量供给标准的历史沿革建军60多年来,我军军人食物定量标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相对完善的发展过程。 1949年初,全军后勤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统一的粮食、副食与燃料供给标准,以后经历了多次修订,直到1958年才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建立非战争军事行动特殊任务津贴制度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是完善我军人员生活待遇制度的重要环节,更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迫切需要。应结合军人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准确界定享受津贴的人员范围,按人员类别合理确定津贴标准,同时还应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严格全程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2.
装备采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以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为主要方式的市场机制,是当前我军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四个机制”中,竞争机制是核心,而为确保武器装备采购竞争的有序、公平、公正,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装备采购全过程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明确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应遵循的原则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装备采购评价指标体系。装备采购绩效评价,就是运用一定的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装备采购机构在一定期间内的采购活动业绩,做出客观…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我军非现役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外军文职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军非现役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建议:建立与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方式;建立机制灵活和相对独立的工资制度体系;合理地确定非现役人员工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4.
构建科学合理的军人津贴补贴制度是新时期改善军人生活福利待遇、提高军人劳动效率的内在要求。针对我军现行津贴补贴制度体系结构不够科学完整、标准普遍偏低、缺少合理的增长机制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军津贴补贴制度是我军津贴制度改革的目标所在。具体来说,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基层伙食保障是我军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伙食保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员的思想稳定和部队的全面建设。搞好伙食保障,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保障体制。因此,分析部队现行伙食保障体制,总结伙食保障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具有我军特色的伙食保障体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军队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我军将不断调整被装供应标准和改善被装品质,提高被装消费水平。由此,应完善我军被装购置费增长机制,研究被装购置费增长模式并合理选择适合我军发展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7.
食谱是组织伙食的重要依据,对军人食谱的评价应从营养素供给、食物消耗和伙食费开支三个方面进行。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食谱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并利用分级线性函数模型计算各项指标的标准得分,进而全面评价军人食谱。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给养经济效益的概念及评价的必要性军队给养工作是部队物资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给养物资、器材的筹措、储备、补给与管理工作。其目的是要根据营养卫生要求,为部队供给富有营养的卫生的食物,组织合理的膳食,以取得保持和增强干部战士体质的有用效果。这种有用效果实质上是膳食的功能价值,主要表现为膳食中食物品种是否齐全;数量是否足够;所提供的营养素数量和质量如何;以及最终产生的有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军公勘人员工资标准按照“属地化”原则制定,存在工资参照系不明确,工资项目设置差别大,经费保障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公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为此,应建立全军统一的公勤人员工资制度,进一步统一工资项目结构、标准水平及增资机制,规范经费保障管理,促进公勤人员工资制度向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与完善我军航海专业岗位津贴标准制度,首先要提高津贴标准,改善津贴结构,使舰艇部队人员待遇与飞行人员待遇相协调;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士官、义务兵等级津贴标准,并建议保留支(大)从机关领导享受的原等级津贴标准和在防台风期间按航行标准的100%计发航海任务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